腐竹生产新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腐竹生产新工艺1、选料选择颗粒饱满、色泽黄亮、无虫害、无霉变的新鲜大豆。 辅料和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2、浸泡采用温水加碱调 ,定时浸泡。 水温控制在 3040,加碱量1%,为 ,时间 34 小时,加水量为大豆重量的 2 倍左右,浸好的大豆增重应达到 1 倍左右。 3、磨浆采用二次研磨三次分离的工艺。 磨浆时加水量为干大豆的 8 倍左右。 第一次磨浆加干豆重 的水,第二次加干豆重 的水。 ,得到浆的浓度控制在 右,控制在 78,豆渣分离采用80100 目的滤布。 4、煮浆将上述分离得到的豆浆放入夹层锅内,用蒸汽熏煮。 不要煮得过老,温度要求达到 100。 为防止假沸现象出现,可加入 2、 豆浆消泡剂。 另外,为防止腐竹在干燥时断裂,并保证成品色泽,可加 甘油和适量脱色剂。 5、挑皮豆浆煮熟后,取出倒入平锅内,用蒸汽煮开,切勿使水翻滚。 挑皮温度以 8590为佳。 一般几分钟后豆浆表面自然凝固成一层含油薄膜,此时,用涂油的竹棍挑起,挂在锅上竹竿上即可。 6、烘干挑皮出锅后的湿腐竹,在不滴浆时放入烘房进行烘干。 为保证成品腐竹质量,最初采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即温度 60,相对湿度 50%60%,时间 1小时。 然后采用低温、低湿处理,即温度低于 50,相对湿度在 18%25%,时间 35 小时。 经烘干后,腐竹含水量应由最初的 80%65%降至 8%10%。 烘干的腐竹按照标准分级包装。 利用上述新工艺生产腐竹,出品率可比传统工艺提高 5%10%,并且一级品率明显上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