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饴糖制作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甘薯饴糖制作工艺甘薯加工成饴糖,经济效益可增数倍至 10倍以上,甘薯饴糖的加工的主要技术有:一、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1、主要生产设备。 根据条件可选用切丝机、打浆机、糖化罐、浓缩锅等,如无条件可用大号水缸、大中号铁锅代用。 2、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芽汁催化剂)、加工生产技术(一)生产原料1、鲜甘薯。 选择无黑斑病、无腐烂的鲜甘薯制饴糖最好,贮存时间过长的甘薯制砀饴糖色泽较深、质量较差。 2、甘薯淀粉。 选择质量较好的甘薯淀粉。 (二)糊技术1、鲜甘薯的糊化。 打浆糊化:将鲜甘薯洗干净,放入锅内蒸煮熟后,加 15倍温水,用打浆机打成浆状备用。 切丝糊化。 用切丝机将鲜甘薯切细丝,迅速放入锅内 2、蒸煮,至熟透而不烂时,停止加热,取出用 用。 注意,已切好的甘薯丝不能放置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饴糖的色泽和质量。 2、甘薯淀粉的湖化。 用淀粉配成 8%10%淀粉乳,煮沸 30分钟,不断用木铲搅拌,以防糊底,至淀粉完全糊化为止,备用。 (三)麦芽汁制造技术制备麦芽汁是生产饴糖的关键技术之一,必须严格操作。 1、原料。 选择饱满、发育良好的大麦制芽汁,在缺大麦时,也可用部分小麦代替。 2、浸渍。 将大麦洗干净,除去杂质,加水 1在温度 2023条件下浸渍 34 小时,冬季需相应延长时间。 以麦粒含水量 40%45%为宜。 3、发芽。 浸渍后的大麦放入竹筐中让其自然发芽,夏季室温较高,在2530约需 4天,冬季室温较低 3、,约需 78 天可完成发芽。 要求芽长 2厘米左右,在发芽过程中每天翻动 34 次以散热,同时洒水 34 次,以保持湿度。 4、使用或保存。 制好的麦芽,磨碎成浆状即为麦芽汁。 使用时按鲜甘薯重量的6%8%或按甘薯淀粉乳量的 3%4%加入。 如不立即使用,也可风干后粉碎保存备用。 (四)糖化技术1、糖化方法。 将前述备用的甘薯浆放入糖化缸内,调温度至 5563,然后按比例加入备用的麦芽汁搅拌均匀,保温 812 小时,至糖化完全即可。 在糖化过程中应经常搅拌,测定温度,随时调整至所需要的温度。 2、糖化温度。 控制糖化温度是关键,必须保持糖化缸内温度始终在 5563之间。 3、糖化时间。 糖化时间太短,淀粉不能充分糖化,熬出的饴糖粘性差、产量低。 糖化时间太长,则影响产量和风味。 糖化时间的控制以碘试剂来测定,其方法:碘试剂配制。 称碘片 速加入碘化钾溶液(36100)100 毫升的烧瓶中,溶解后加盐酸 3滴,最后加蒸馏水 1000毫升。 测定方法。 取糖化液1毫升,放入小三解瓶中,加蒸馏水 10毫升摇匀。 加入碘试剂 1毫升摇匀,如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呈黑褐色、紫色、蓝色,则表明糖化尚未完全,应继续保温糖化,如呈淡黄色,表明糖化完全,进行下一步操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