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xx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并对 建设效果 进行了展望。 学院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以广西 XX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为重要平台、以其它合作形式为补充来开展校企合作。 为进一步健全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体制,将下设以下机构,分别负责校企合作多层面工作。 ( 1) 理事会秘书 处(办公室): 理事会日常工作机构,负责学院与各理事单位及理事会各委员会间的工作协调,接收处理各理事单位信息。 ( 2) 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 主要负责学院专业设置、建设、调整;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的校企共管;专业课程(体系)的校企共同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共建共管;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的相互培训与兼职;日常教学的共同管理与监督;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评价等。 ( 3) 经费筹措委员会: 主要负责社会捐赠、产学研合作收入、校企合作成立的“校中厂”开展 咨询和决策服务 创收等方面经费的共同筹措与管理。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 4) 科技合作促进委员 会: 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负责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等。 ( 5) 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委员会: 主要以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内“企业文化园区”为载体,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的文化互动机制。 为了确保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发挥“管理部门主导、行业协会指导、相关企业参与、学校发挥办学主体作用”四方联动的功能,还将从推动机制、合作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 充分依托学院合作发展理 事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重点建设以下五个品牌特色专业群: ( 1)面向大西南区域公路桥梁建设、管理与养护,兼顾广西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及路桥工程专业群。 ( 2)面向广西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市场,兼顾柳州汽车制造业,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带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四个专业协调发展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及汽车专业群。 ( 3)面向广西沿海港口及内河航道建设,以“港口工程技术”、“航道工程技术”等专业为主 的 港口工程技术专业及 港航工程专业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群。 ( 4)面向广西物流产业与公路运输管理,兼顾泛北部湾港口发展,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公路运输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集装箱运输与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共同协调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及 XX物流专业群。 ( 5)面向广西 XX 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兼顾广西 XX行业办公现代化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龙头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 XX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 为努力实现学院提出的“将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生产检测、技术咨询、传承 XX 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高职院校”整体 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将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作用,搭建校企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并在三年建设期内重点建设以下几个平台: ( 1) XX 培训中心:通过为广西 XX 系统各单位“量身打造”培训计划,做好面向广西 XX行业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三年计划完成各类继续教育 6000人次。 ( 2)师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自治区首批中职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和对口帮扶工作,实现师资共享、基地共享、成果共享。 面向对口支援院校和其它职业院校的师资培训,三年计划完成 1000人次。 ( 3)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转业军人、下岗工人、进城务工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员和在校学生提供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工作,三年计划完成 6500人次;完成初学汽车驾驶员、各种运输上岗资格等培训 20xx0 人次。 ( 4)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分别建设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公路水运检测设计中心、物流企业策划咨询中心、数字信息技术研究所等技术服务实体,长期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工作。 ( 5)横向课题研发团队: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组建校企科研团队,增强科研实力,三年计划承担广西 XX科技项目和其他横向课题 20 项以上,申请各种专利 4项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最终形成产业化效益。 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校企共建校园文化委员会的 作用 ,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校企双方 共同开展“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把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引入校园,与校园文化、校园精神交辉相映,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和学院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终形成具有 XX特色、内涵丰富、校企深度融合的校园文化。 ( 1)精神文化建设 借鉴和吸纳企业精神文化 的元素和精髓,进一步凝 练和完善具有学院 XX 特色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视觉形象等,不断完善学院展厅、荣誉室等,使其成为对全院师生进行精神文化熏陶的阵地。 ( 2)行为文化建设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在做好师德师风建设、行政职能部门的作风效能建设、学风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引企文化入校”工程,开展校企文化交流,开设 XX 大讲坛,实施“双百”工程,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密切接轨,营造浓郁的培养职业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 ( 3)环境文化建设 重点 建设 有 XX 行业特色的“ 路桥文化园区 ” 、“ 汽车文化园区 ” 、“ XX 物流文化园区 ” 、 “ XX 文化长廊”、“ XX 文化园林” 等 文化宣传阵地,在校园内打造浓厚的 XX 企业文化,让学生直接接触 XX 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为今后的零距离上岗做好准备。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 ,发挥学院办学主体的 校企合作 机制,与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单位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三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 1)实践教学基础能力建设 为广西公路水运检测勘察设计中心、仓储配送实训中心、港口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两栋实训楼,建筑面积共计 15000 平方米。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行业企业资 金、装备、工程项目等,在改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条件的同时,对外承接工程,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 2)服务基础能力建设 一是建设 一座人行 天 桥 , 连接学生 中二区学生宿舍 与 汽车系 系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部组团 建筑群;二是建设 相应供配电、道路、给排水配套设施。 ( 3)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建设 包括建设 信息计算中心 和信息 数字化 网络平台。 一是 建设建筑面积 为 8000平方米 的四塘校区 信息计算中心,主要 是 信息工程系实训办公用房; 二是建设学院信息数字化网络平台(带宽提升到 500M),三年内完成校园无线网络建设(无线基站达到 30 个),使教 学平台与信息平台功能合一,实现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校内专业课程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资源高度共享。 同时,建设 30台信息查询平台,实现学生在校园内选课、适时查询成绩查询等信息。 (三)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项目经费预算总额为 ,其中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经费预算 ,校园文化建设经费预算为 450万元,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经费预算为 万元,校园基础能力建设预算为3740 万元。 具体情况见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建设经费预算(按重点建设内容汇总) 建设内容 资金总预算及来源 合 计 申请 中央财政 地方 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投入 其他投入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金额 比例 (万元) ( %) (万元) ( %) (万元) ( %) (万元) ( %) (万元) ( %) 合 计 3000 100% 3000 100% 2968 100% 1690 100% 10658 100% 申请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 专业 校企合作平台 65 % 49 % 16 %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88 % 32 % 5 % 师资队伍建设 571 % 159 % 62 % 实训基地建设 1602 % 1219 % 368 % 86 %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574 % 138 % % 申请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 410 % 129 % 539 % 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及专业群 112 % 15 % 127 % 其 他 1. 校园文化建设 100 % 250 % 100 % 450 % 2.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81 % 250 % % % 3. 校园基础能力建设 600 20% 2100 % 1040 % 3740 % 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四、项目建设切实可行 (一)校企合作日益密切,建设基础好发展势头强 学院注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设,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人才培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 工学结合程度日益密切 学院有 50 多年长期依托 XX 行业办学的历史,特别是开办高职教育近 10 年来,与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主要表现形式有: ( 1)功能齐全、运行良好的 17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成为校企合作的基本平台。 ( 2)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合作成立丰田 TTEP学校,实施校企共建、共管校内实训基地的合作模式,将行业企业标准成功引入课程体系。 ( 3)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的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校中厂”,使校企合作从最初的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浅层次合作发展到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层次合作,实现了质 的飞跃。 如与广西正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重组,形成联合办学实体。 ( 4)与广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机电班”等各类订单培养班,校企双方共同完成课程体系开发和学生技能考核,初步形成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 ( 5)被广西军区、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自治区军队士官直招定点培养院校”,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拓宽了校企合作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渠道。 ( 6)与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橡胶粉水泥稳定基层结构及橡胶粉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的应用研究》等横向课题研究,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 7)长期为广西 XX 系统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和技术支 持等社会服务,极大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探索一种更为紧密型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学院于 20xx年11 月,与广西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广西广缘汽车有限公司、广西超大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顶佳计算机信息有限公司等 52家企业成立合作发展理事会,搭建一个校企合作、广泛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共同承担教育与培训任务。 这标志着学院的校企合作实现了“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开设订单培养班→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的三级跳,逐步由当初“松散的个人行为”提升至“稳定的组织行为”,人才共育、成果 共享、责任共担、互惠双赢的合作平台也日益成形。 学院各系、各专业集群根据专业的特点与发展需要,在学院“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与“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具体分析本专业在广西 XX 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地位与影响力,找到了各自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活动:路桥工程系所属的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公路监理、工程造价、公路环境监测与保护专业,汽车工程系所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均在广西 XX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行业和地方经济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两个系在开展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活动中,主动通过与生产企业广泛合作,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或直接参与生产企业的经营活动。 例如:路桥工程系与广西公路管理局等兄弟单位合作进行的“广西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及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完成了广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等 800 多公里各类等级公路的勘测设计;汽车工程系承接的广西 XX 厅科研课题“汽车全自动空调示教台的研制”,派出汽车维修“名师”及利用检测设备经常为众多汽车维修企业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等。 管理工程系所属的物流管理、 XX运输管理专业,信息工程系所属的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 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日益成熟及完善起来,它们在开展产学研活动时,主动为 XX行业或地方经济提供培训服务或直接为生产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服务。 如:管理工程系先后为广西驰程、广西运美等汽车运输公司开办了四期中层干部培训班,为广西高速公路管理局、南宁市金桥客运站等单位提供岗前培训服务;信息工程系先后为自治区 XX运输厅、广西新闻出版局等单位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 20 多次,为广西所有高速公路制作宣传片,为广西公路管理局开发建设全区公路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平台等。 ( 1)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 设覆盖专业面宽广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落脚点。 学院一方面建立了由基础技能训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