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厂区配套工程-树脂车间二扩建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施工测量与有关资料的移交,地下管线的交接和详细复核有关点线,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水管线和其它临时设施。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施 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收集以前施工的各种经验性资料,针对本工程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施工组织方案 17 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建筑总平面图的要求建立现场控制网,设置场区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二、 临时用水、用电平面布置 : 临时用水 施工现场的临时施工用水在甲方所供口子上接出,设专用阀门,在安装 总阀的同时安装 水表计量,场内管材均采用镀锌钢管。 水管沿四周布置, 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排水布置 施工现场排水布置时将采取以下措施,即沿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施工排水经沉淀后排入甲方指定的排水处。 污水的排放是将污水经我方设置的化粪池过滤后排向现场甲方指定的排水处。 ( 3) 施工临时用水计算 a.施工工程用水量计算 83600 21111    KNQKq 式中: q1施工工程用水量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 Q1每班计划完成的工程量 N1施工用水定额 K2现场施工用水不均匀系数取 ∑ =80m3 179。 300L/ m3 (砼及养护 )+ 100m3 179。 180L/ m3 (砌墙 )+ 20m3 179。 20L/ m3 (粉刷 )+ 5m3179。 400L/ m3 (砂浆 )= 44400( L) Q1= 179。 44400179。 179。 3600=(L/S) b. 生活区生活用水量计算 施工组织方案 18 36002 3212   LT KNPq 式中: P1 施工现场高峰昼夜人数,取 60人。 N2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 30L/人班。 K3 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 . T 每天工作班数 ,按 2 班计 . c. 供水管径 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管径的计算 1000400VJV QD  式中: Q 总用水量( L/S) V 水在管内的流速( m/s) 施工及生活用水管径拟选用 D100mm 时取 v=,消防取 =,则施工及生活用水管径为 : mmD    临时用电 为 了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根据 JG1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的要求,特编制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的临时用电线路从供电部门指定的接头处引入,经配电间引到配电房。 地面设总配电箱,设备及照明分开,大型机械均专线供电,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均设置360082  Q施工组织方案 19 漏电保护装置。 配电箱及次干线 a. 在现场各固定用电机械处设置专用配电箱,实行专箱专用,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 b. 所有配电箱均应设置漏电保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c. 施工照明 在施工场地的四角设四只镝灯照明,由 一期厂房外墙架空 ,高 度为 8米二层以上。 设一只碘钨灯照明,以后随楼层向上。 建筑物顶高空照明采取两只镝灯进行照明。 其他流动式作业区采用流动式小型太阳灯进行照明。 在施工期间,项目部将针对本工程建立一套安全用电制度,要求电工定期检查,并建立检修记录。 同时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材,并在施工期间派专职安全员进行巡查,杜绝一切违反操作规程情况的发生。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量计算 : 建筑工程临时供电包括施工及照明两个方面,其用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P计= ( K1∑ Pc+ K2∑ Pa+ ∑ Pb) P计 计算 用电量 KW 用电不均匀系数 ∑ Pc全部施工用电设备额用量之和 ∑ Pa室内照明设备额定用量之和 ∑ Pb室外照明设备额用量之和 K1全部施工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系数,总和 20台以内时 K1= K2室内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 K2= K3室外照明设备同时使用系数 K3= 根据我们多年施工经验,施工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 90%,室内外用电约占 10%,则上式进施工组织方案 20 一步简化。 P计= ( K1∑ Pc+ 计)= K1∑ Pc 施工用电总容量∑ Pc= (见施工机械一览表) 则 P 计 = 179。 179。 =327KW。 按总用电量 70%计取变压器台 220KVA 所以按计算得 315KW 满足现场临时用电需要。 选择导线截面大小 I线 线路工作电流值( A), U线= 380V COSφ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一般取 则 I线=选用 BX 型铜芯橡皮线 95mm2.(用于桩机)其他机械线路用 BX 型钢蕊橡皮线 35 mm2 施工现场用电参见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 三、 施工工序安排 (一) 177。 以下工程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打管桩→桩 测试→土方开挖→凿桩头→浇垫层→绑承台、地梁、钢筋 、柱插筋→浇基础砼→测量放线→ 钢柱预埋、安装 →柱 回填。 (二) 177。 以上工程施工安排如下 本工程上部 主要钢结构, 钢结构制、安装及运输堆放 ,在施工时进行穿插流水作业。 测量放线→ 钢 柱 制作、安装 → 钢梯制作、安装 → 二层钢结构安装 → 二层钢梯制作、安装→ 三层钢结构制作、安装 → 三层钢梯制作、安装 → 屋面檩条制作及安装 → 钢结构运输及堆放。 等工序 (钢墙体安装) 均穿插作业。 (三) 装饰工程、安装工程施工工序 (四) 详细的施工工序安排见附图:《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开 工日期为 20xx 年 月 日,竣工 移交 日期为 20xx 年 12 月 30 日, 工期 150施工组织方案 21 天。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分析,结合本公司的施工能力,以及机械设备的投入和优法施工,工期安排如下: 各工序安排见 《施工进度计划表》。 施工劳动力组织附后 工程所需劳动力配置,以本工程的施工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及工种需要数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 作业层由木工班、钢筋班、砼班、 机械班、钢结构 班、水电安装班等组成。 计划投入的工种及人数:木工 5 人;钢筋工 5 人;砼泥工 5 人;钢结构 工 8人;电焊机械操作工 4人;水 电安装工 4人;油漆工 8人;以上工种施工人员均按项目部的安排,按 施工进度组织进场。 计划施工高峰期总投入劳动力 50 人。 第三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 节:基础及主体工程 测量定位放线→规划单位监理工程师复验→打桩→验桩→人工修土→砼垫层→基础板钢筋→隐蔽验收→支基础模板→基础砼浇捣→养护拆模→基础验收→室内外槽回填土。 1. 本工程管桩选自 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2. 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 以上:为一类 ; 以下:为二 (a)类。 3. 承台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有垫层时为 50mm;无垫层时为 70mm。 4. 基础梁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 40mm。 5. 钢筋接长方式: d≤ 25 时接长方式不限,但应满足相应构造要求; d25mm时,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一、 管桩设计参数: 1. 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管桩摩擦端承桩,桩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施工除应满足图纸中要求的设计桩长外,还应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 设计桩长根据地质资料暂定为桩长为 16~21米,平均桩长为 19 米 ; 采用静压法沉桩 , 管桩型号为: PHCAB 400(95)。 施工组织方案 22 2. 根据地质资料,桩端持力层为 中等风化粗砂岩层或更强岩层,中等风化粗砂岩的桩端端阻力特征值为 qpa=5000KPa. 桩端进入持力层内的深度为 米,局部地段强风化岩层较厚不能穿透时,桩端进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 5m。 对难以达到设计入岩深度的桩,需对岩层先进行钻孔处理。 3. 根据本场地的地质报告计算,本工程管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为: 700KN [( PHCAB 400 (95)]。 二 .、 管桩的施工 1. 正式施工前必须先压试验桩,同一管桩工地的试桩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 1%,且不少于 3 根,以确定其贯入度及桩长并校验 压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 压桩的顺序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桩基的设计布置密集程度以及压桩机移动方便等因素来决定。 建筑面积较大,桩数较多时,可将基桩分为数段,压桩再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 在亚粘土及粘土地基施工,应避免沿单一方向进行,以免地基向一边积压,造成压入深度不一,地基挤密程度不均。 3. 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 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 4. 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 ,以便吊插 预制桩。 5. 起吊预制桩。 先栓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约 500 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恢复门架在桩顶扣好桩帽,可卸去索具。 桩帽与桩周边应有 5~10mm 的间隙,桩帽与桩顶之间应有相适应的衬垫,一般应采用木板,其厚度为 100 左右。 6. 稳桩和压桩。 当桩尖插入桩位,扣好桩帽后,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 500 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向垂直偏差不得超过 %,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速度,一 般不宜超过 2m/min。 7. 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施工组织方案 23 8. 稳压。 当压桩力已达到两倍设计荷载或桩端已到达持力层时,应随即进行稳压。 当桩长小于 15m或粘性土为持力层时,宜取略大于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少于 5 次,每次 5~10s;当桩长大于 15m 或密实砂土为持力层时,宜取 2 倍设计荷载作为最后稳压力,并稳压不少于 3 次,每次 5~10s。 测定其最后各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如设计对上述各项有具体要求时,则按设计要求执行。 9. 压桩施工时,应有专人并配备自动记录 设备做好施工记录,开始压桩时应记录桩每沉下 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桩每沉下 1m油压表压力值,当下沉至设计标高或两倍于设计荷载时,应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贯入度。 10. 送桩。 设计要求送桩时,送桩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 送桩深度一般不宜超过 2m。 11. 本场地具备孤石发育条件,施工中如出现施工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可能为孤石影响所致。 12. 凡桩距 及承台下桩数多于 9 根者,均应采取跳压方式施工。 三 . 管桩的接桩和切割 1. 桩头应与 管桩围焊封闭(如桩接头大样),焊缝厚度 6mm,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锤击施压,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小于 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即打,以免焊缝接口变脆而被打裂。 2. 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 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未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 2)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 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 2mm,桩节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 %,且不得大 于 20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施工组织方案 24 4)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上对称点焊 46 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5)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内外层焊缝接头位置应错开,焊缝应饱满连续。 3. 桩压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