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是消费,二是投资,其中从总体上说以消费为主。 这是因为:第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等,都是以实物消费为载体的,不管虚拟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实物经济的基础地位都不会动摇;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第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扩大了居民投资的选择空间,金融资产以其便于储存、便于分割、便于交易等优点已成为居民投资的首要选择对象,但金融资产同样具有其本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如易于受到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等的冲击等,为了避开金融资产的这些弱点,居民选择实物资产进行投资也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如购置不动产、黄金等;第三,有些实物资产,典型的如房地产,人们购置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双重性,既可以作为消费品,又可以作为投资品,而单纯的金融资产和单纯的消费品都不具有这种特征。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二)影响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  影响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如下几点是主要的:  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消费必须以居民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为基础。 一般说来,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支出越大,收入水平越低,消费支出越小 [1]。 从收入因素对居民实物资产选择的影响看,由于无论是购置与建造房屋,还是购置农机具,抑或添置耐用消费品,都需要居民一次性支出较大数额的资金,因而决定居民是否购置实物资产的收入,不仅是当期的收入,而且是较长时期的历史积累。  [1] 这主要是从绝对数额的角度说的,从相对数额看,一般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物价。 物价和收入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在居民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意味着居民实际购买力的下降;物价下降,则意味着实际购买力的上升。 居民意愿购买的实物资产的价格的下降,将刺激居民的购买热情,相反,居民意愿购买的实物资产的价格的上升,则会抑制居民的购买。 因而,在竞争经济中,价格既影响居民对不同价格水平的实物资产的选择,同时也制约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的分配比例。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实物资产的供给。 如同金融资产的供给会制约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一样,实物资产的供给状况同样会影响到居民的实物资产选择行为。 由于实物资产的供给受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因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存在居民的“强制选择”现象。 如改革开放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前的我国,居民不仅很难购买到微机、移动电话等现代高科技产品,连今天看来最普通的彩电、冰箱、自行车等普通消费品也要凭票购买,因而,考察居民实物资产的选择行为,不能离开供给方面的约束。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总之,决定居民是否购置实物资产的因素远不只上述几点,实物资产的自身特点、居民的文化传统、政府的政策导向等都可能对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不过,由于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不是我们分析的重点,因而,以上只是就几个主要的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其他相对不重要的因素在此我们不再展开。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以上我们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出发,概要地阐述了制约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对理解我国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是有益的,但对我国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作出更准确和更深刻的考察,还必须立足于我国“过渡经济”与“二元经济”的现实。 一方面,从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中国的经济逐步由计划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虽然目前市场化成分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旧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许多改革措施尚未配套,“过渡经济”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随着 20余年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虽然城乡隔绝的局面已经打破,但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异依旧很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收入水平、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过渡经济”与“二元经济”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城乡居民的资产选择目的与资产选择行为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居民的特征。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一)影响我国城镇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制度因素  同西方国家居民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居民的资产行为是在一个不断变革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 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的带有 “ 革命 ” 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几乎使所有的中国人无一例外地感受到变革的影响。 因而,研究居民资产选择行为时,制度变量应作为首要的因素纳入分析框架。 由于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分割的 “ 二元经济 ” 国家,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而言,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又是不对等的,城镇居民虽然仅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 30%,但从储蓄存款、收入水平、社会购买力等角度看,他们支配了绝大部分社会资源,所以,研究中国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不仅应采取城乡分开的办法,而且应重点分析城镇居民资产选择行为。 本文以下部分将结合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从制度变迁角度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制度因素进行较为详细的阐释。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从对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来看,可以把我国制度变迁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为建国至 1978年,从制度角度看,这一阶段的中国经济应看作纯粹计划模式;第二阶段是从 1978年到 1991年,在这一阶段中,虽然经济中的计划成分在逐步萎缩,市场成分在逐步扩大,但尚未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1992年以后是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一方面,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看,市场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下面将分别分析这三个阶段中,中国城镇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不同特点: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第一阶段。 该阶段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