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吨大型压力容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与电石法 PVC 进行竞争,其市场有被电石法 PVC 取代的趋势。 ◆ 炼焦化产品加工工业。 20xx 年 我国 总计焦炭产量 亿吨,同比增 %,占全球焦炭总量的 60%。 由于国际焦炭需求上升,价格高涨,我国焦炭出口增长 %,达到 1530 万吨。 从化工利用的角度看,潜力较大的主要是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三种。 焦炉煤气是化工合成的重要原料; 煤焦 油是提炼加工多种稀缺化工产品的原料;苯是宝贵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现已建成的独立焦炭生产企业中,只有少数焦炉的煤气得到了全部或部分利用,其总体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能源浪费严重,污水处理、脱硫等设施达不到环保要求。 因此,我国“十一五”期间将严把焦炭新增能力准入关,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通过 3 到 5 年的努力,力争使整个行业在淘汰落后、优化结构和提高竞争力上取得明显成效。 ◆ 煤制合成油工业。 石油价格的迅猛增长使煤制油成为煤炭、化工行业 的 热门投资项目。 ◇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由煤炭气化生产合成气、再经费 托合成 生产合成油称之为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煤炭间接液化”法早已在南非实现工业化生产。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进行铁基、钴基两大类催 化剂费 托合成油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开发,完成了 20xx 吨 /年规模的煤基合成油工业实验, 5 吨煤炭可合成 1 吨成品油。 中科院设想近几年建成一个百万吨级的煤基合成油大型企业,在山西大同、朔州地区几个大煤田之间将建成一个大的煤“炼油厂” , 最近,总投资 100 亿美元的朔州连顺能源公司每年 500 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已进入实质性 17 开发阶段。 产品将包括辛烷值不低于 90 号且不含硫氮的合成汽油及合成柴油等近 500 种化工延伸产品。 目前世界上可以通过”煤制油”技术合成高品质柴油的只有南非等少数国家。 山西煤化所优质清洁柴油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开发和提供先进成套产业化自主技术的能力,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可将煤变为高清洁柴油全套技术的国家之一。 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油品短缺约在 2 亿吨左右,除 亿吨需进口外, “ 煤制油”技术可解决 6000 万~ 8000 万吨以上,投资额在 5000 亿元左右,年产值 3000 亿~ 4000亿元,其中间接液化合成油可生产 20xx 万吨以上,投资约 1600 亿元 , 年产值 1000 亿元左右。 ◇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第一代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 直接加氢煤液化工艺在德国实现工业化。 后续开发的有美国的氢 煤法( HCoal)、溶剂精炼煤法( SRCⅠ、 SRCⅡ)、供氢溶剂法( EDS)等,这些工艺已完成大型中试,技术上具备建厂条件,只是由于经济上建设投资大,煤液化油生产成本高,而尚未工业化。 我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自 1980 年重新开展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现已建成煤直接液化、油品改质加工实验室。 但直接液化对煤种要求很高,我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的煤炭适合,间接液化对煤种的适应性要宽泛些。 拟建的云南先锋煤液化厂年处理(液化)褐煤 257 万吨,气化制氢(含发电 17 万 KW)用原煤 253 万吨,合计用原煤 510 万吨。 液化厂建成后,可年产汽油 万吨、柴油 万吨、液化石油气 万吨、合成氨 万吨、硫磺 万吨、苯 万吨。 我国首家大型神华煤直接液化油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 推荐的三个厂址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上湾、马家塔、松定霍洛。 该项 目引进美国碳氢技术公司煤液化核心技术,将储量丰富的神华优质煤炭按照国内的常规工艺直接转化为合格的汽油、柴油和石脑油。 该项目可消 18 化原煤 1500 万吨,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比直接卖原煤可提高 20 倍。 其副属品将延伸至硫磺、尿素、聚乙烯、石蜡、煤气等下游产品。 这项工程的一大特点是装置规模大型化,包括煤液化、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空分等都是世界上同类装置中最大的。 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 60 亿元,税后净利润 亿元, 11 年可收回投资。 神华集团”煤制油”直接液化工业化装置巳正式于 20xx 年 8 月底在内蒙古 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工。 这种把煤直接液化的”煤制油”工业化装置在世界范围内是首次建造。 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总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 500 万吨,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产油品 320 万吨,总投资 245 亿元,建成投产后,每年用煤量 970 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 320 万吨,其中汽油 50 万吨,柴油 215 万吨,液化气 31 万吨,苯、混合二甲苯等 24 万吨。 到 20xx 年,神华集团煤炭生产将超 过 2 亿吨;自营和控股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 20xx 万千瓦;煤炭液化形成油品及煤化工产品能力达 1000 万吨/年;甲醇制烯烃的生产能力达到 1 亿吨/年。 神华集团将努力发展成为一个以煤炭为基础,以煤、电、油(化)为主要产品的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此外, 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煤炭转化中心自主研发的配煤液化试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也将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并积极实施煤液化项目。 将使云南成为继内蒙古后的第二大”煤变油”省份。 云南省先锋煤炭液化项目是我国利用国外基本成熟的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建设的首批项目之一。 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利用正处方兴未艾之势,加大煤炭气化技术、煤间接液化和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和推行力度,并 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将我国洁净煤技术和应用水平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将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煤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及现状 煤化工装备的发展趋势 ( 1) 煤化工的生产规模日趋大型化和特大型化 19 重视经济规模 ,国家产业政策 鼓励企业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 ;煤化工发展生产规模日趋大型化。 煤制油项目规模在 300 万吨以上,甲醇和二甲醚项目规模在 100 万吨以上,煤制烯烃项目规模在 60 万吨以上。 因此煤化工装备也随之向特大型化发展,作为 煤化工装备的制造基地 必须与煤化工生产规模的 日趋大型化和特大型化相适应。 ( 2) 多联产系统己被列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 煤炭气化多联产技术,是以煤炭气化技术为核心,以生产洁净燃料、化工产品、发电、热力供应、制冷等多种产品为目标,通过多种工艺耦合与多联产,实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过程效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工程投资、工艺优化组合与产品结构高度灵活可调的“资源-化工-能源-环境”一体化产业体系的新思路。 国外工业化应用实例为南非 Sasol 产油、供电、供热和燃气等;国内有合成氨联产甲醇,联产城市煤气和甲醇、 二甲醚等。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多联产的概念也在拓展,如增加燃气轮机联合发电、(氢)燃料电池发电 /CO2 捕集和储藏、提供多种其他气体产品等。 多联产系统及相关专属性技术研究己被列为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点。 国内装备制造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煤化工装备制造业通过消化吸收和引进技术、自主研发、技术改造和更新加工设备等多种手段,虽然企业的生产条件,技术、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能够为用户提供质量优良的设备,并已有了相当的业绩,但是能够生产特大型煤化工设备的厂家只有 4~ 5 家,近年来生产 任务趋于饱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综合要求高的特大型加压气化炉、费托合成反应器等设备,各生产厂家在技术、工艺和生产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上不能满足特大型煤制油装备的需要;目前大量的煤化工设备制造依赖进口,制造能力缺口很大。 特大型煤化工的国产设备比重依然较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导致国内用户大量进口国外加压煤气化炉产品的原因,据了解,我国目前已 20 23 经签约引进了 12 台套 Shell 煤气化炉,之所以选择该煤气化炉,原因是该炉采用水冷壁结构、无耐火砖衬里,而且维护量小、运转 周期长及无需备用炉,日处理煤量已经达到 1000~20xx 吨,单套气化设备重量达到 1300t。 这些优势,无疑加大了国外产品对国内用户的吸引力,同时也为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提出了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新课题。 煤化工装备市场预测 据专家估计,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年煤气化用煤约在 1 亿吨左右。 以煤间接液化为例,规模为 500 万吨 /年的生产装置,投资为 50 亿,用煤量为 2200 万 ~2500 万吨 /年。 由此可见,国内在建的甲醇装置、合成氨装置、煤制油装置和处于筹建中的煤制烯烃装置、甲醇装置等,为煤气化设备制造业提 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空间。 相反,煤气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这些装置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国内市场 —— 根据煤化工市场研讨会资料和我国能源需求, 20xx 年煤化工生产代替燃料油 4000 万 t/a,替代石油化工产品 450 万 t/a,新增化工产品 400 万 t/a,共需投入资金 1536 亿元。 其中煤化工设备投资占 40%,约为 614 亿。 20xx2020 年,发动机燃料油、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及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 6000 万 t/a、 20xx 万 t/a、2300 万 t/a;新 增生产能力:发动机燃料油 5000 万 t/a,替代石油化工产品 1550 万 t/a, 其他化工产品 1900 万 t/a,需投入建设资金 7044 亿元。 其中煤化工设备投资占 40%,约为 2817 亿。 国际市场 —— 中亚国家、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在煤气化方面有大的 市场需求,国家鼓励制造业参加国际竞争。 替代进口 —— 目前大型和特大型煤化工行业中,国产设备的比重依 然较低。 XX 制作的同类型大型压力容器,在用户使用中反映良好, 产品性能、质量达到甚至优于国外设备,价格仅相当于国外设备的 60%, 在制造周期、价格、配件和售后 服务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XX 近期煤化工项目 ( 1) 华电集团 40 万吨甲醇项目 21 ( 2) 哈药集团整体搬迁项目 ( 3) 牙克石市 12 万吨电石转 PVC 项目,投资 10 亿元 ( 4) 大唐 18 万吨合成氨转 30 万吨尿素项目,投资 20 亿元 ( 5) 金新 50 万吨合成氨转 80 万吨尿素项目,投资 33 亿元 ( 6) 东能 120 万吨甲醇项目,投资 30 亿元 ; 一期 40 万吨甲醇,投资 16 亿元 ( 7) 满洲里华能 60 万吨烯烃项目 ( 8) 神华 100 万吨 /年煤制油项目 周边地区 煤化工项目 ( 1) 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已有几十个煤 化工项目的建设。 其中山西省 20xx 年有煤化工续建项目 22 个,总投资 114 亿;煤化工新开工项目 33 个,总投资 187 亿;煤化工前期项目 7 个,总投资 2798 亿。 其中煤化工设备投资占 40%,约为 1240 亿。 ( 12)榆林市榆阳区的兖洲煤业能化有限公司 130 万吨甲醇项目,投资 230 亿元; ( 2)宁夏的神华宁煤集团烯烃项目投资 200 亿元;灵武市宁东化工基地 167 万吨 /年甲醇; 50 万吨 /年 MTP; 50 万吨 /年 PP 项目; ( 3)晋城市欣荣合成油有限公司与北京泰杰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的 240 万吨甲醇、 100 万吨合成油项目; 综上所述,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巨大。 22 煤炭气化工艺 流程及主要设备 主要工艺流程 三种煤化工技术介绍 技术之一:煤化工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单元技术 —煤气化技术。 以鲁奇、德士古、 壳牌 等炉型最为常用,我国 先后引进了上述炉型用于生产合成气和化工产品。 技术之二: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及多种化工产品。 目前正在山西交城建设的 60 万吨 /年焦炉气制甲醇示范工程和以高硫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创新工艺都将使煤制甲醇在全国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技术之三:以煤为原料合成烃类。 详见《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及主要配套设备》。 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及主要配套设备 序号 应用技术 主要配套设备 1 煤直接液化 Shell 气化炉、分离器、催化反应器 2 煤间接液化 Lurgi 加压气化炉、废热锅炉、换热器、合成反应器、 3 大型煤气化 Shell、 texco 水煤浆和 Lurgi 加压气化炉等形式 4 甲醇合成 texco 水煤浆和 Lurgi 加压气化炉、换热器、冷凝器、合成器、变换炉、洗涤器 5 二甲醚合成 Shell、 texco 水煤浆、 Lurgi 加压气化炉,换热器、冷凝器、合成器 煤气发生炉 空气或氧 排灰 CO2 H2S 高热值煤气 燃料气或 IGCC 变换 精制 CO2 合成 (氨 .甲醇 .汽油等产品 甲烷化 水蒸气 冷却、洗涤酸性气体脱除 低热值煤 气 原煤 原煤准备 23 6 燃气发电 Shell、 texco 水煤浆、 Lurgi 加压气化炉等 7 IGCC Lurgi 加压气化炉 建设规模 大型煤化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