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万只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对 县 的产业结构调整,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地区经济整体竞争能力,改变资源依托型城市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现状,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6- 社会效益 本项目全部项目达产后,年均可 上缴税金 万元, 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 170 个。 一只 11 瓦的节能灯和一只 60 瓦的白炽灯照明效果相差不大。 按照一天照明 4 个小时、每月 30 天 计算,一个月一只节能灯可节省 6 度电 ,每年可节省 72 度电。 可见 ,本项目生产 的6000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每年可节 电 亿度电,按照每度电 元计算,每年可节约电费 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积极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该项目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分析上来看均是可行的。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1 所示。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数 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万只 6000 2 占地面积 亩 85 建(构)筑物面积 m2 62200 投资强度 万元 /公顷 容积率 3 总投资 万元 9600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8600 其中:建设投资 万元 建设期利息 万元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000 4 资金筹措 万元 自有资金 万元 9600 银行贷款 万元 0 5 定 员 人 170 其中:工人 人 127 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7-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数 量 备注 技术及管理人员 人 43 全年生产天数 天 300 三 班 二 运转 6 主要原材料动力消 耗 三基色荧光粉 吨 600 水 104m3 电 104kwh 700 7 财务评价 总成本 万元 /年 达产年 销售收入 万元 /年 30000 达产年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年 2400 达产年 所得税 万元 /年 达产年 税后利润 万元 /年 达产年 利税总额 万元 /年 达产年 投资利税率 % 达产年 利润总额 万元 /年 达产年 投资利润率 % 达产年 财务净现值( 10%) 万元 /年 税后 静态投资回收期 年 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 税后 盈亏平衡点( BEP) % 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8-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产业现状 项目建设背景 节约能源的大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电力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前列。 目前,已初步实现了电气化。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用电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3,发达国家的 1/10。 本世纪前 20 年,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电力发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能源问题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进程中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 作为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电力资源仍相对匮乏。 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不断提高电力效率,为我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是促进节电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是原国家经贸委会原国家计委、科技委、建设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 13 个部门,在 “九五 ”期间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旨在节约电能、保护环境、改善照明质量和水平的重点节能示范工程。 1996 年 8 月,原国家经贸委印发了《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该项工程的全面启动。 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总结已取得的经验和充分借鉴国外开展绿色照明活动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原国家经贸委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又合作开发了 “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 ”。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境与资源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9- 综合利用司负责组织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具体实施工作。 在 “十五 ”节能规划中,已明确将绿色照明工程纳入“十五 ”期间组织实施的重大节能示范工程。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 ”主要通过制定高效照明产品能效标准,建筑照明节能标准,开展高效照明产品节能认证,规范高效照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采用媒体宣传和教育培训的方式,扩大高效照明产品的认知度,此外还通过大宗采购,质量承诺,需求侧管理等形式,拓展高效照明产品的市场。 通过这些活动在扩大高效照明电器的生产和使用,用优质高效的照明产品逐步替代落后的低效的照明电器产品,改善照明质量,节约照明用电,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经 济舒适、安全可靠、有益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照明环境。 “中国绿色照明工程 ”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在各地区、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公众的 “绿色照明 ”意识逐步增强,高效照明电器得到广泛应用;照明电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还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效照明电器产品品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照明用电在电力消费中占的比例逐年提高。 据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的专项调查,目前我国照明用电量约占全社会总量的 12%左右,在终端用电中仅次 于电机居第二位。 节约照明用电,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 在 节能灯生产 中的广泛运用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 气候变暖 , 生态日益恶化 , 如果全球气温升高 2 摄氏度 , 缺水人口将达到 20 亿 , 世界上 20%~ 30%物种 ( 约100 多万类 ) 将濒临灭绝。 为此 , 世界发达国家纷纷进行 “绿色行动 ”、“蓝天行动 ”等 , 减少工业生产带来的二氧化碳 ( 现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 化碳含量从 % 提高到 %) 、二氧化硫等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祸根。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爱护地球、拯救地球已成为现代人的责任和人类生存的希望。 能源问题和节能减排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地降低能耗,解决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 20xx年,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使用紧凑型荧光灯 ( CFL),作为全球重要的紧凑型荧光灯产品生产基地。 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制造产业是作为稀土分离厂的延伸产业,同时也是作为紧凑型荧光灯 ( CFL)的重要原料之一,当今世界上流行的节能型照明光源几乎都与稀土三基色荧光粉有关,其中用量最大的是稀土三基色荧光灯。 这里所谓三基色是指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在经过不同比 例混合后,可成为照明用的暖白色光。 CFL 荧光灯用的红绿蓝三种基色荧光粉,都以稀土元素作为主要成分。 据统计 , 20xx 年我国白炽灯与 CFL 的比例为 :1, 全球有 亿支白炽灯 ( 其中美国约 30 亿支 ), 以 CFL 取代白炽灯的市场空间很大。 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了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研制生产。 产量从 1986 年的 吨增加到 20xx 年的 3800 吨 , 占世界产量的 60%~ 70%。 20xx 年国内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在产量突破 5000吨。 但纵观各类荧光粉 ( 稀土与非稀土 ) 生产 , 无论产量和质量 , 还得首推日本。 提高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的品质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其中包括稀土原材料的品质改进和提高,以及我们荧光粉制造厂家自身能够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不断地寻找与国外产品的差距所在,这里主要体现在生产设备改造和生产工艺优化,要求尽可能使设备的自动化程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1- 度高,控制温度的元器件的精密程度高,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生产设备性能的稳定性,生产工艺不能像初期制造荧光粉那样简单,尤其是要重新考虑对一些工艺环节上进行优化改进和有必要的工序增加,虽然这些增加的工序看似简单,其实对荧光粉一次、二次特性提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 们也还要对荧光粉使用的原辅材料生产厂家对其材料做改进提高工作,这也是荧光粉品质整体水平的前期基础。 我国稀土矿产的年生产能力达 万吨( REO),实际年产量为 万吨( REO),比美国的 万吨 /年高 210%;全国稀土年分离能力为 28000 吨,单一稀土年产量为 2 万多吨。 紧凑型三基色节能灯的出现及推广普及,使三基色荧光粉的用量逐年增加。 目前西方国家的稀土紧凑型节能灯使用率正以 20%左右的速度递增,国内稀土节能灯管也是逐年翻番,成倍增长。 20xx 年,国内灯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粉用量为 400 吨。 到 20xx 年,国 内用量达到 1500 吨, 20xx 年国内用量达到 1900 吨, 20xx 年国内用量可达到 2500 吨。 20xx 年世界灯用三基色荧光粉用量为 1800 吨以上, 20xx 年达到 20xx 吨以上。 20xx年预计需求 6000 吨左右。 赣南离子型稀土矿产品销量占全国同类矿产品 70%以上。 赣南的稀土是以罕见的离子状态贮存在风化壳层中,稀土十五种元素齐全。 据有关报道,此类矿在世界其他地方尚未发现。 寻乌县是赣南稀土的主产县之一,本项目建设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的快速发展 20xx 年我国照明用电 约 2905 亿度,如装置有 50%采用节能灯具(按使用节电 50%的中低端产品计算),每年至少可节电 726 亿度,相当于新建 2 个三峡电站,可节约建设经费近 1000 亿元,每年节约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2- 原电煤近 1252 万吨,每年还可减少 4632 万吨 CO2 排放。 20xx 年 11 月 23 日国家批准了新的节能减排政策,环保节能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20xx 年 12 月 13 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新 的 “首批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清单 ”,这也标志着我国正式实施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开始。 20xx 年 1 月 22 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 发布《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将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每年推广 5000 万只节能灯,以引导更多消费者使用节能灯。 20xx 年 7 月 30日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 20xx 年中央政府加大高效照明推广力度,将节能灯推广 列入 “十一五 ”中国十大节能重 点工程之一。 确定推广节能灯 1 亿只,比 20xx年扩大 1 倍,节能灯的推广将适度向农村倾斜,使更多农村家庭用上高质量的节能灯,尽快改善照明条件。 节能灯生产在未来的发展期间是一个极具广阔前景的项目,在这个黄金成熟期内, 节能灯将不断创新研发、生产更多、更节能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提倡科学的用电方式,创造低碳生活。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 )》列出了国家鼓励发展的二十六大类,本项目符合第 19 条 “轻工 ”第 21 款 “高效节能电光源(高、低气压放电灯和固态照明产品)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及固汞生产工艺应用;废旧灯管回收再利用 ”以 及第 22 条 “城市基础设施 ”第 18款 “城市照明智能化、绿色照明产品及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 ”。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六篇第四章(加强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明确指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年产 6000 万只三基色高效节能灯生产线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3- 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推进全社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大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该项目属于资源集约利用及循环利用工程。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 2)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家现已启动包括绿色照明在内的七项节 能工程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重点。 这充分表明,高效照明工作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将其纳入国家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的发展观规划,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成为全社会工作中的中心任务之一。 ( 3)有利于节约电力资源,保护环境 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