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万吨籽色拉油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 毛油 t/a 32500 2 包装物 个 1500 3 其它 二 燃、动力 1 电 kwh/a 1440000 2 水 f/a 24000 3 燃气 t/a 2400 三 技术经济指标 1 精炼率 % 2 单位产品电耗 kwt/t 180 3 单位产品水耗 t/t 3 4 单位产 品煤耗 t/t 25 工程方案 建筑工程 设计依据: A、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xx B、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CECS 102:20xx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xx D、《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xx E、《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xx F、《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xx G、《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xx H、《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xx I、《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xx B:脂肪酸生产工艺 脂肪酸高真空减压精馏是油化生产中的精制步骤,以获得产品要求的纯度、色泽和稳定性。 蒸馏分间歇式和连续式,由于工艺和控制技术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厂家多采用间歇式,在操作中产品品质不稳定,生产过程中能耗和操作费用高。 福建中德公司的中压法为连续式,可大规模生产,工艺参数稳定,蒸馏成份品质稳定, 26 能耗低、效率高, 无三废污染。 油料从塔底部入,软水从塔顶部入,在塔内高温压力下反 应,水解得到的脂肪酸由塔上部排出,甘油形成水溶液(甜水),由塔下部排出。 工艺流程包括四个工段:脱气、轻馏份分离、混合脂肪酸蒸馏及残渣蒸馏回收脂肪酸。 工艺流程示意图 27 棉籽下脚油或废弃植物油 加压无触媒水解 连续多塔减压精馏 硬脂酸 油酸 甜水水水 黑脚 粗脂肪酸 精制、双 效蒸发 86%粗甘油 28 29 30 真空精馏的真空系统由多级蒸汽喷射泵完成。 主要设备有 水解塔、甜水处理器、双效蒸发器、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真空缓冲罐、冷却水塔、板框过滤器、锅炉、导热锅炉、各类泵、备用发电机 等, 所有塔类均采用新型精馏塔,电机采用变频技术,效率高、能耗低。 年运行时 间为 250天,计 20xx小时,运行容量 432KW。 生产锅炉负荷为夏季 75%,冬季 80%。 主要设备详见表 11。 表 11 主要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价 (万元 ) 复价 (万元 ) 1 水解塔 Φ 1300 16000 1 200 200 2 甜水处理器 Φ 1600 20xx 1 20 20 3 双效蒸发器 S= 20M2 6 5 30 4 精馏塔 Φ 6001400 3 40 120 5 再沸器 S= 1587M2 4 30 120 6 冷凝器 S= 2030M2 2 10 20 7 真空缓冲罐 Φ 1400 20xx 2 18 36 8 刺孔波纹填料 Φ 6001400 120 9 各类泵 Q= 10 冷却水塔 Q= 80200M3/H 1 30 30 11 板框过滤器 S= 5100M2 3 25 75 12 管道、闸门、密封垫 各种规格 80 件 100 31 13 仪表、监控器 各种规格 60 件 80 14 分析仪器 各种规格 150 件 80 15 电控装置 各种规格 110 件 50 16 切片机 Φ 1000 200 2 15 30 17 备用发电机 400KW 1 80 80 18 各类中间储槽 V=201000M3 10 10 100 19 燃气锅炉 12T/H、 25KG/CM2 2 150 20 电子称 2 40 80 21 交通车辆 2 30 22 通讯工具 10 1 23 修理器具 2 5 24 配 电 1 25 25 包装机 3 2 26 除尘器 4 3 27 自控系统 1 15 28 排气扇 8 1 29 空 调 8 2 合 计 130 1880 32 第 六 章 总图运输、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 总图运输 厂区总占地面积为 13334m2。 工厂主入口设在北面,主入口与次入口分开,人流、物流分开。 主厂房位于厂区西侧中部。 原料场地在厂区的东部。 根据当地主导风风向,锅炉房和堆场,位于厂区东南面下风向,防止对厂区污染。 办公室、宿舍楼、篮球场等布置在厂区东北面,靠近厂区大门,形成生活区。 围绕主厂房四周设置环形消防通道,路宽 15m。 企业运输以公路为主,收购原料和产品运出全 部利用社会力量。 供电及通讯 概述 A、编制原则 可研编制依据国家有关工矿企业电气标准规程规范。 设计采用节能型新设备,使生产及生活用电更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B、编制范围 本次建设主要配套:色拉油车间和脂肪酸车间动力及照明配电设计。 C、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厂区用电设备电压等级均为 380/220伏,三相四线制供电。 本 33 项目用电设备装机容量为 116 KW,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以及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的有关规定,本项目主要用电设备负荷为三类负荷。 D、电源情况 企 业 用电由园区高压变电站接入 10KV 高压供电线路。 经厂内配电所变电至 ,分配到各用电设备。 变配电方案 厂区内已有配电室,有变压器 500KVA、 160 KVA变压器各一台 , 变电所内设高压配电柜,低压配电柜等,不需增容能够满足项目用电 . 照明配电箱选用 XRM102型,安装在各场所可安全操作的墙上。 在厂房和办公区的主要通道及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照明。 各场所内部动力及照明配电线路均选用 BV— 500型电线,控制线路选用 KVV— 500型控制电缆,全部线路均采用穿保护钢管沿地、沿墙暗敷。 防雷与接地保护 根据国标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 ,设置防雷接地系统。 电力外线及道路照明 厂区 10KV电源采用 YOV22— 10KV型电力电缆直埋引入变配电所高压配电室。 380/220伏动力及照明干线选用 VV22— 1KV型电力电缆 34 直埋敷设至各场所。 所有电力电缆在穿越道路、硬化地面和管沟时均加穿保护钢管敷设。 厂内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路灯控制采用光时控制装置并安装在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内。 路灯配线选用 VV22— 1KV 型电力电缆直埋敷设。 通讯 为 了便于指挥生产和对外联系,企业已选用了一台 15 门程控电话总机一套,安装在厂区办公区内,中继线由当地电信部门提供,由总机至各用话单位的线路选用 HPVV通信电缆穿保护管暗敷。 采暖、通风 采暖 本工程不新增采暖面积,车间采暖利用原有设施。 由厂区锅炉房集中供给。 厂区内已有 2台小时蒸发量为 6吨的蒸汽锅炉,可以满足本项目生产用热和采暖用热。 色拉油车间生产用汽 由锅炉房接入、。 通风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车间设置了屋顶风 机进行排风,及时排走湿气。 给水排水 给水 35 本项目年新增用水量 24000 吨,小时最大用水量 吨,厂区给水水源来自企业自备的 2 眼深水井和自来水,深水井井深 30米,地下水水质良好,供水量为 20立方米 /小时。 厂区内备有自来水高位水箱,储水量 50立方米。 排水 本项目年排水量约 1000 吨,厂区排水采用合流制,生活含粪便污水经室外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排水管网,生产污水汇集后排至厂区污水池,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排水主管为 DN300铸铁管,直埋敷设。 36 第七章 节能、节水 我国的能源状况 能源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不断增大,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20xx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比 20xx年增长%。 单位 GDP 能耗 1. 206 吨标准煤/万元,比 20xx 年下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取得积极进展:全年万元 G DP 能耗下降 %,是 20xx 年以来首次下降,实现节能 3000 万吨标准煤;主要污染 物排放增幅减缓。 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2. 53吨标准煤历元,同比下降 %。 第一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 标准煤历元,比 20xx年分别上升 %和 %。 同时电力消费增长较快,同比增长 %。 其中:工业用电增长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 %。 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上升,由 20xx 年 %提高到 20xx 年的 %,是近 3 年提高幅度最大的,使单位 GDP 电耗比去年上升 %。 省 节能工作的具体措施: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总体达到或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 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 37 平。 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下市场主体自觉节能的新机制。 在节能工作形式紧迫的形式下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水、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世界各国把能源安全作为发展战略的重中 之重,并把提高能效和节能作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大措施。 我国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需求呈持续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能源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节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因此,现在及可预见的未来,节能,将始终伴随我们一路同行。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关于印发节能 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xx]15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 [20xx]2505号)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 40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 20xx年 12月)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 20xx年 65号)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T1558719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xx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185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 GB/T34861998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 GB/T13471199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5018920xx 3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xx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xx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xx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xx 《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新发改投资 [20xx]152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用水定额(试行)》(新水资 [20xx]3号)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