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0万片汽车制动盘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状道路,车间生产运输及消防车出入均方便,通畅。 竖向布置 本工程场地地势平坦,竖向布置为平坡式布置,场地雨水采用混凝土暗管排放,由道路组织排入道路下暗管内,然后排入开发区雨水管网。 总平面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总可 — 1。 绿化布置 厂区围墙、道路两侧均种植树 木、花草,以利于美化环境,厂区绿地率达 20%。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征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6818m2 建筑系数 41% 规划总建筑面积 8441m2 21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13811m2 容积率 道路面积 2500m2 绿地面积 3333m2 绿地率 20% 运输 本项目运输主要是各种原辅材料、产品等,全年新增运输量为22512t/a,其中运入 量 12512t/a,运出量 10000t/a。 本项目厂外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厂内运输以吊车、液压搬运车等来进行。 厂外运输主要委托衢州市社会运力解决,企业不专设运输队。 公用工程设施方案 供电及通讯 项目用电负荷计算 本项目用电包括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用电及供水、照明等公用设施的用电。 据估算,项目装机功率为 500kW。 经计算,本项目经补偿后,设备用电指标为: 视在功率 补偿前 补偿后 无功功率 补偿前 补偿后 有功功率 功率因素 补偿前 补偿后 22 设计选用 250kVA 油浸式节能变压器二台,年用电量约为 200 万 kW h。 供电电源和供电工程 本项 目的供电电源,由距厂区附近的 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 110kV变电所架空线供给,采用单路 10kV 电源供电。 本项目为三级负荷,厂区内从变电所至各负荷用电点为低压配电,配电方式一般为放射式,配电电压为 380/220V。 照明设计 照明电压除有特殊场合要求选用安全电压外,其余均为 ~ 220V。 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光源及灯具选择为:车间选用金属卤素灯,灯具为板块式吊杆灯;库房选用白炽灯,灯具选用密闭型;配电室选用以荧光灯为主,厂区内的道路照明选用庭园灯,光源选用白炽灯,为便于集中管 理,室外道路照明控制箱设在门卫。 建筑物防雷 本工程属三类防雷建筑。 接地体与低压配电接地系统共用。 在建筑高度大于 15 米的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沿建筑物四周设避雷引下线。 防雷系统均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组成。 电讯 各车间及各行政管理部门各设一门虚拟电话,以便于内、外部联系。 给排水 给水工程 (1) 用水量 23 项目建成后,生产用水量较小,约 1m3/d,生活用水按 100 升 /人天计,共有职工 120 人,生活用 水为 12m3/d,绿化及其它不可预计用水约7m3/d,合计项目日用水量 20m3/d,预计年用水量为 6000m3。 (2) 供水设施 厂区用水来自沈家经济开发区自来水厂,厂区进水总管为 DN100,供水压力为 ,给水能力 50m3/h,供水能力可满足本技改需要。 (3) 消防给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本项目生产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按规范要求,在厂区内设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在厂区生产厂房和仓库等建筑物内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一次,一次火 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 消防用水量如下: 室内消火栓: 10 L/S 室外消火栓: 30 L/S 则:一次消防灭火用水量为 288m3。 厂区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合用,厂区给水管的供水能力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建筑物内消火栓系统独立设置,生产车间和仓库内合理布置消火栓,以保证任一着火点都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 排水工程 (1) 排水量 本项目排水量为 20m3/d. (2) 雨水量 24 根据衢州市雨水量公式计算: 910(1+) Q=————————— 式中设计重现 P=1,地面集水时间 T= 5min。 (3) 排水方案 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经雨水管网汇集后排至城市防洪渠,最终排入衢江。 含油废水采用 RHYX 型乳化液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经处理合格后与生活污水合并经生化处理,可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无动力生活污水厌氧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通风 车间以自然 通 风为主,同时加屋顶风机,在各工位加装吊扇。 制动盘浇注 工段要求 全室通风换气,换气次数每小时为 4 次,设一个通风换气系统。 土建工程 建筑工程 建设性质 根据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分类,本项目铸造车间、金加工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平面和空间布置说明 铸造车间长宽为 70 15 米,层高 ,单层排架建筑,轻钢屋面。 金加工车间长宽为 70 12 米,层高 ,单层排架建筑,轻钢 25 屋面。 建构筑物一览表 详见表 63。 表 63 新建建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占地 面积 ( m2) 建筑面积 ( m2) 层数 结构类型 1 铸造车间 70 15=1050 1050 1 排架 2 铸造车间 70 15=1050 1050 1 排架 3 铸造车间 70 15=1050 1050 1 排架 4 金加工车间 70 12=840 840 1 框架 5 金加工车间 70 12=840 840 1 排架 6 清砂抛丸车间 45 12=540 540 1 砖混 7 仓库 39 12=468 468 1 砖混 8 配电房 25 25 1 砖混 9 机修间 16 4=64 64 1 砖混 10 食堂 24 12=288 288 1 砖混 11 宿舍 40 =416 1664 4 砖混 12 办公楼 18 = 562 3 砖混 合计 6818 8441 因生产车间层高大于 8m,计算容积率时面积加倍计算,计算容积率面积为 13811m2。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及自然条件 项目建设地地处浙西山区,地质较好,一般采用天然地基做基础;根据全国地震基本烈度图及设计规范,本地区地震烈度小于 6 度,基本风压为 ,基本雪压为。 结构选型 生产车间均为排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屋盖系统采用 H型钢梁,型钢檩条及夹芯彩钢板屋面。 26 7 改造条件和厂址方案 改造条件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 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 地处衢州市东郊,北依衢江,西临乌溪江,西南接全国十大化工基地巨化集团公司,距衢州民航机场 7 公里, 320国道和浙赣铁路穿境而过,杭衢高速公路衢州东面互通出口接线在开发区与 320国道相接,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地形、地质、地貌 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基本上是利用黄土丘陵和山坡开发而建,园区内地质状况良好。 厂区部份表皮为素填土层、耕土层,结构松散及疏松,大部份为卵石、圆砾层,承载力标准值为 320Kpa,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气象特征 衢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长。 根据衢州市气象台多年气象要素资料统计,衢州主要气候参数如下: 年平均气温 ℃ 年极端最高气温 ℃ 年极端最低气温 ℃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 ℃ 27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日照 年平均雾日 无霜期 254d 年平均降雨量 1843mm 年平均蒸发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平均风速 全年地面主导风向 ENE,占 24% 静风频率 % 全年主要大气稳定度 D (频率 %) 水文特征 衢州市大部分江河属钱塘江流域的衢江水系,流域面积为 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 %,部分属与闽、赣交界的乐安江和信江水系,流域面积为 平方公里。 项目实施地附近主要水体有乌溪江、衢江。 交通运输条件 厂区门 前即为春苑中路。 厂区规划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运输进出方便。 社会条件 《 20xx 年浙江省技术改造重点领域》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 衢州市已将汽配产业列为衢州市重点培育的产业,各级政府部分对本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建设条件 28 优良。 生产 技术条件 (1) 生产工艺先进。 铸造上采用电脑自动配料及冲天炉与电频炉双联熔炼技术,对浇注机实行单板机控制,使用炉前直读光谱仪全程跟踪监控等,较好地保证了缸套内在质量;机械加工方面,在关键 工序如精车、珩磨等实行微电脑控制,应用自动测量技术等,较好地保证了机加工精度要求。 (2) 技术开发能力强。 公司设有研发中心,并与 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 企业 为其提供试验基地和条件,并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技术管理规范有序,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技术档案管理规范。 厂址选择 根据 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 总体发展规划, 衢州市作丰耐磨合金铸造有限公司年产 150万片汽车制动盘技改项目选址于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 29 8 环境保护、消防、 节能、职业安全卫生 项目建设地点及环境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是在 衢州市沈家经济开发区 ,区域内交通、噪声及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基本无污染源,因此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3) 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xx)中Ⅲ类水标准。 (4) 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一级标准。 (5) 冲天炉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 (6) 区 域 环 境噪 声 标 准 执 行 《城 市 区 域 环 境 噪声 标 准 》( GB309693)三类区标准。 (7)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 3类标准。 设计原则 (1) 执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2) 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在设计中积极采用节能型、低噪声的先进高效设备及 自带吸尘装置的设备,把工业污染减 少 30 到最低限度。 (3) 环保工程设计应体现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