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0H lim 2 )M P a(600H lim 1  ②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NZ NZS  H limH limHP 3 121 1)HP670( uuKTdd  11 应力循环次数公式为 hnjtN 60 工作寿命每年按 300 天,每天 16小时计算,故 )(3 8 4 0 0163 0 08 hth  故 查图 ,且允许齿表面有一定的点蚀得 NNZZ ③接触疲劳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 HminS 本题目要求有一般的可靠性,查表 ,得 1Hmin S ④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HP 将上述各值代入许用 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得 ⑤宽度系数 由于本题的齿轮传动中齿轮为对称布置,且为软齿面传动,故由表 选取 1d。 ⑥计算小齿轮直径 1d 由于 HP1 HP2 ,故应将 HP1 代入齿面接触疲劳设计公式,于是得到 )( u ( 4) 圆周速度 v )(11 0 7 6 8 )600670(1)HP670(3 23 121mmuuKTdd)M P a(6161 l i m 2HP 2)M P a(60011600HP l i m 1HP 121H m i nH m i nNNZSZS8281 400138460  NN 12 )( 111 mmdnv    由于 1v 6m/s,故该齿轮传动取 8级精度 ( 1) 齿数 该齿面为软齿面,为使重合度较大,取 201z 0  uz 使两齿轮互为质数,最后确定 1012z ( 2)模数 m 初步计算的模数为 )( mmzdm  应使模数大于或等于上式计算出的模数,所以从表 中选取标准模数mmm 3 ( 3) 分度圆直径 d )(6020311 mmmzd  )(303101322 mmmzd  ( 4) 中心距 a )()30360(21)(21 21 mmdda  ( 5) 齿轮宽度 b 大齿轮宽度 )(6060112 mmdb d   小齿轮宽度    )(6510~521 mmbb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为 FP2F F11   Ybm dKT 13 (1)齿形系数 FY 根据 1z 、 2z 由表 得 Y Y (2)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FP 计算公式 NFminFlimFP YS   ①弯曲疲劳极限应力 Flim 根据大小齿轮的材料、热处理方式和硬度,由图 的 ME 取直线得 )M P a(210F lim 2 23 0(M P a )F lim 1  ②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NY 根据 81 N 和 82 N ,查图 得 1N1Y 1N2Y ③弯曲疲劳强度的最小安全系数 FminS 本传动要求一般的可靠性,查表 ,取 S ④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FP 将以上各参数代入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公式得 )M P a( l i m 1F P 1 N1F m in  YS )M P a( l i m 2F P 2 N2F m in  YS (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M P a( F111  Ybm dKT FP1 )M P a( F211  Ybm dKT FP2 14 因此,轮齿齿根的抗弯强度是安全的。 切向力: )(60107 68 622 31 1t1 NdTF  径向力: )( a a n 33t1r1 NFF   法向力: )( o s/ o s/ 33t1n NFF  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可知,作用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各对力的大小 相等,方向相反。 主动轮上的切向力 t1F 是该齿轮所受的工作阻力,其方向与主动轮上作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从动轮所受切向力 t2F 是驱动力,其方向与从动轮上该点的速度方向相同,两轮所受的径向力 r1F 和 r2F 分 别指向各自的轮心。 参数 数值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公式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公式 材料 小齿轮 45 钢 大齿轮 45 钢 热处理方式 小齿轮 调质 大齿轮 调质 硬度 小齿轮 260HBS 大齿轮 220HBS 小(大) 齿轮 分度圆直径 mmdd /)( 21 60(303) 齿宽系数 d 1 3 121 1)HP670( uuKTdd FP2F F11   YbmdKT 15 齿数 )(21zz 20(101) 模数 mmm/ 3 齿轮宽度 mmbb /)( 21 60(65) 小(大) 齿轮受力分析 切向力 NFt/  径向力 NFr/  法向力 NFn/  16 第 五 章 轴的设计与校核 确定轴的材料 由于轴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查资料可得,轴选用 45钢,调质处理。 计算轴的直径 d 根据轴传递的功率 P 、轴的转速 n 、许用扭转切应力  或计算常数 A 计算轴的直径 d ,由材 料力学理论,圆轴的扭转强度条件为    3 d nPWpt 式中  轴的扭转切应力( MPa ) T 轴传递的扭矩( mmN ) Wp 轴的抗扭截面系数( 3mm ) P 轴传递的功率( kW) n 轴的转速( r/min) d 轴的直径( mm)  轴材料许用扭转切应力( MPa ) 由上式可得轴的计算公式为:   33 61 nPAn Pd   式中 A 计算常数,按表 可得 118~106A ,   40~30 代入数据 kWP  , 106A ,  MPa40 , min/384rn . 所以 )( 31 mmd  考虑到大多数轴都是中间粗,两端细的形状,且存在键槽 17 故取 mmd 251 同理可得 )( 332 mmnPAd  所以可取 mmd 452  . 根据计算数据及经验公式,画出草图如下 : 主动轴校核 ①由从前设计结果得,高速轴转矩 mmN1076861 T ,圆周力 )( 3t1 NF  ,径向力 )( 3r1 NF  ②支承在垂直面的分力 0102510)(31BVBVtARRFFM 18 B支承反力 NRBV  001   BVAVt y RRF。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