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河北地下管道施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预防措施 a、纠偏时,注意纠偏油缸不要对管节形成扭矩。 b、稳定主顶油缸后座。 主顶油缸后座不稳易使主顶油缸在工作时方向变化,产生扭转角。 C、管道内安装的设备应对称布置,避免布置在同一侧。 2)纠扭措施 纠正管节扭转的有效方法为压重纠扭,即在管道单 边压重,使管道在相反方向扭转。 导轨偏移 基坑导轨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产生左右或高低偏移。 防治措施: 1)对导轨进行加固或更换。 2)把偏移的导轨校正过来,并用牢固的支撑把它固定。 3)垫木应用硬木或用型钢、钢板,必要时可焊牢。 4)对工作底板进行加固。 电力工程 (一)、施工要求 本工程电缆沟为覆土式,埋深不小于 米,设在道路西侧据道路中线 18 米处新建一条电力排管,电缆保护管管材为玻璃钢管, BBφ 150 管的内径为 150mm,壁厚 8mm,管的外径 166mm。 孔数为 10孔。 电缆保护管连接处采用橡胶密 封圈连接。 工作井距为 80 米左右,每隔 200~300 米左右电力排管过路一次,电力排管纵向排水坡度不能小于 %。 排管敷设在机动车下时采用 C20 混凝土包封,敷设在非机动车、人行步道下时采用填砂,排管下打 100 毫米 C20 混凝土垫层。 照明低压电缆采用YJV1型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穿玻璃钢管埋地敷设,电缆接线方式采用绝缘电缆穿刺连接器。 机动车道下电缆过管路穿 镀锌钢管埋地敷设 , C20混凝土包封。 局部覆土较深的污水管道和覆土较浅的雨水管道 ,需要砼满包加固 ,管材环刚度 SN4。 其余未包封管段的管材环刚度均为 需素土夯实,换填 20厘米厚砂垫层,密实度不小于 95%,埋深不小于 米。 接地:沿工作井上部井壁明敷设一圈 40 4 镀锌扁钢接地母线,井内所有爬梯 、 电缆支架 、 电缆吊架 、 及其它所有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要和接地母线良好焊接,接地母线井壁上预埋钢板与井外 L50 5镀锌角钢接地极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所有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给水、 煤气施工由相关专业单位施工 . (二) 电力工程 施工方法 1. 施工条件 电缆沟埋深不小于 米,因此原则上在其它管道施工未完成并回填土前进行施工,过机动车道的管线应与道路施工 密切配合,合理安排时间,预先埋设,不得防碍道路施工。 2. 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中线及给定的座标、相对位置和高程准确地测定线路的中线、标高及开挖边线,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 沟槽开挖: 电缆沟埋深 米,计划采用机械开挖,然后预留 20厘米进行人工清底,以防超挖。 沟槽开挖宽度,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加宽 米,以便于模板安装和基槽底排水;边坡放坡系数视现场土质情况而定 1: 或 1: 1的坡比。 必要时应加挡土板作边坡支护。 原则上沟槽开挖土方用机械随挖随运走,如需现场堆土,则采取单侧堆放,按 要求应距沟边 1m 以外,且堆土高度不超过。 4. 基底处理: 基底开挖后应视地下水情况设置排水明沟,如地下水丰富时 即时抽水排出 ,基底应留 10cm用人工修整,必要时在浇筑垫层砼之前,用干砂铺填夯拍密实 后再施工垫层砼。 5. 盖板预制及安装 (1) 构件预制 混凝土构件的预制由工地现场预制场完成,其中对混凝土组成材料和钢筋的要求等均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混凝土的搅拌也应执行有关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构件的尺寸和规格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2) 构件安装 预制盖板必须在构件达到混凝 土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75%时才能进行构件的吊装和运输,运输时应采用木垫或其它弹性材料加以铺垫或用加支架的方法 .用人工配合 8吨吊车轻吊轻放安装到位。 8. 沟壁回填 : 电缆沟及人孔井钢筋混凝土浇注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即进行管沟回填,回填砂垫层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或打夯机两种方式进行夯填,夯填的密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管沟回填原则采取与管道安装、电缆沟混凝土浇注平行作业,分段进行,每分段填土层间预留 30 厘米以上的搭接平台。 道 路 结构 面层施工 级配碎石层施工 铺筑级配碎石垫层之前,将路床上所有浮土、杂物清除干净 ,并严格整型和压实使之符合要求。 恢复中线,进行施工放样,在路基外侧设指示桩。 材料运输与摊铺 :级配碎石为厂拌 ,实验 合格后,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按计算确定的间距均匀卸料。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松铺厚度通过试验确定,采用推土机或装载机均匀摊铺,平地机整型,人工配合。 整型 :集料到达工地后,取样检验,推土机或装载机摊铺。 摊铺 均匀后 进行水准抄 平挂线, 用平地机按规定的 挂线高度 进行整型,在整型过程中,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碾压 : 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进行洒水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一般碾压五遍检测。 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轮迹重叠 1/2,使压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控制在 ~∕ h,以后为 ~∕ h。 路面结构组合 (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 :底基层为 18 厘米厚级配碎石,下基层为 18 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基层为 18 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 ,下封层为 1 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厘米厚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8 厘米厚,粘层(液体沥青)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 6 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厘米厚表面层 ;总厚度 73 厘米。 (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层 :底基层为 18 厘米厚级配碎石,基层为 18 厘米厚水泥稳定基层,下封层 1 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厚 6 厘米,粘层(液体沥青),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 厘米厚表面层;总厚度为 47 厘米。 ( 3)人行道路面结构层 :底基层为 15 厘米厚级配碎石,基层为 15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垫层为 1: 3 水泥砂浆厚 3 厘米,步道砖为 6 厘米厚。 总厚度为 39 厘米。 预先试验 ,否 在水泥碎石基层铺筑前的一个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施工场地内选 400~ 500 ㎡作预先试验场地,并将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拌和机、摊铺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上,当试验结果达到的要 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才可以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 则重新试 验。 主要施工方法 ( 1)拌和运输 本工程采用业主指定商品料源 ,由商品混凝土公司运至施工 地 点。 验收合格级配碎石层 施工放样 摊铺混合料 检测、整平、调整 检测、整平、调整 碾平 检测、整型 养生 ( 2)摊铺 a、稳定层一次摊铺完成。 b、控制稳定层的松铺厚度:水泥碎石稳定层的压实系数约为 ~ (松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 3)碾压 a、混合料松铺大致整平后,立即使用机械压实。 使用 15t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6次,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为 ~ ,以后用 ~。 b、由两侧向 路中碾压,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 纵坡较大的路段,由低处向 高处碾压,随即检测横断面及纵段面高程。 c、碾压过程从稳压至碾压成活,设置施工警示牌,确保不让机动车在上面调头、转弯、刹车,以防表面松动。 d、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密度≥设计要求。 e、若碾压中局部出 现“弹软”现象,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凉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则适量洒水,整平压实。 f、分段进行施工,衔接和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用。 g、稳定层碾压后,根据稳定层标高,对稳 定层表面进行挖高填低,再进行碾压,如此反复,直至水泥稳定层满足验规 要求。 ( 4)接缝施工时,将前一段施工末端的斜口铲除,使稳定层端头面与路床垂直,再进行下一段摊铺;或预留 50cm不碾压,待连接铺筑后一并压实。 ( 5)用 3天强度、 7天强度对稳定层进行压实度及强度试验。 ( 6)养生 碾压合格后及时采用洒水养生。 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土层表面湿润,必要时再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养生期间必须限制车辆通行。 ( 7)按照有关内容对稳定层进行质量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质量验收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本工程施工之关键工序 ( 1)水泥碎石层所用的材料符合规定,并用强制式搅拌机械拌和,每槽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 松铺厚度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稳定层铺上路床后应大致整平,以便滚压,用压路机在松铺 2小时以内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六次,碾压后要求平整密实无明显轮迹。 随后及时洒水养护。 ( 2)采用平地机进行拌和摊铺,摊铺按设计厚度 *压实系数的松铺厚度,检测虚铺厚高程及横断面,使之边线整齐符合设计要求。 全段分段、分块拌和摊铺。 沥青砼 路面 沥青下封层施工 ( 1)采用的沥青标号和品种应满足合同文 件及技术规范要求。 ( 2)采用的集料必须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集料的最大粒径与封层度相等,最大与最小粒径之比不小于 2;符合粒径规格的颗粒含量,不少于 80% ;其它技术指标应满足部颁规范的要求。 ( 3)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在雨季之前半个月结束施工。 ( 4)施工工序应紧密衔接,沥青洒布长度与石料摊铺相配合,避免喷油后等待较长时间才摊铺集料。 ( 5)碾压应在摊铺后立即进行,并在当日完成;用 DD110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每层混合料应在摊铺的全宽范围内初压一遍,并按需要进行补充 碾压以使表面集料均匀嵌入;碾压速度控制在2km/h 以下,碾压 34 遍。 ( 6) 根据实际情况,养护一定天数,并将表面多余的材料清扫干净。 混合料的摊铺 ( 1)下面层沥青砼,采用基准钢丝调平,使标高、纵、横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上面层沥青砼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调平法。 ( 2)沥青砼下面层摊铺: ①下承层的检验与准备,铺筑沥青砼下面层前,基层质量应得到监理认可,并且肖扫洁净,表面无污染、杂物。 经检验合格并得到监理认可方能铺筑沥青砼下面层。 ②分隔带路缘石、填土等已完成。 ③测量放样:放出两侧的支撑杆,间距为 10m,每 200300m 为一段,抗拉力应不小于 150KN,同时正确放出基准钢丝的标高,并固定在横杆上,由专人进行核查。 ④摊铺机就位后,应先预热 1520min,使熨平板的温度在 65℃以上,按试验路段提供的松铺系数(一般为 )计算出松铺厚度,调整熨平板高度,在下面垫木块,厚度与松铺厚度相等,使熨平板牢固放在上面,并调整好熨平板仰角。 ⑤将摊铺机的电子感应器置于基准钢丝上,调整手摇臂升降杆使传杆器升降指示灯全部熄 灭后,打开开关开始铺筑。 ⑥当两台摊铺机梯队摊铺时,调整摊铺机,使纵向接缝迭 35cm,前 一台靠近 中央分隔带先行,中央分隔带一侧走基准钢丝,并同时采用自动横坡仪 控制横坡,后一台摊铺机在纵向接缝附近采用滑靴调平,结合自动横坡控制仪,使其拱坡平顺,前后两台相距 1520m。 ⑦摊铺机接料斗适当涂上防粘液,料车对准摊铺机料斗中心,距摊铺机约 30cm 左右空档,摊铺机迎上推着料车前进,在坡度大的地段,料车挂低速档与摊铺机同步前时,检查沥青混合料的到场温度,摊铺温度不低于 110130℃。 ⑧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与摊铺机摊铺速度相适应,保证摊铺过程的匀速、缓慢、连续不间断,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 摊铺过程中螺 旋布料器应均衡地向两侧供料,并保持一定高度以保证熨平板后的松铺面的平整和混合料初始疏密程度的稳定。 ⑨摊铺过程中熨平板根据铺筑厚度,使振夯频率与振幅相配套,以保证有足够的初始压实度。 ⑩摊铺过程中,由专人检查铺筑厚度及平整度,发现局部离析,拖痕及其他问题应及时处理。 ( 4)上面层沥青砼路面采用滑移式基准梁进行调平,施工方法、程序与下面层基本相同,只是标高控制手段不再用基准钢丝而采用滑移式基准梁。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 1)沥青混合料采用一套设备半幅一次碾压成型方法。 根据试验段提供的资料、配合压实机具,选择压实 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遍数等。 ( 2)沥青混合料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压路机。 碾压应慢速、均匀进行、一般符合下表规定: 各种压路机碾压速度( km/h ) 压路机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钢轮压路机 3 3 5 轮胎压路机 5 46 8 振动压路机 (静 ) 45(静) 4( 振 ) 5(振) 23(静 ) 5(静) ( 3)初压 ①初压主要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 ,起稳定作用,根据实践证明,采用较高温度,碾压能收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②初压采用 DD110 双钢轮压路机,一般碾压二遍。 ③初压的顺序:压路机由肩一侧压向路中心,或由低侧向高侧碾压,后轮应重叠 1/2 轮宽,靠路缘石附近留出 2030cm 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 ④碾压时压路机的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