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采收加工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猴头菌采收加工成熟的子实体,颜色洁白或带淡黄,表面布满菌刺并且下垂,形状如花菜,更似猴子的头。 菌刺表面孢子大量形成即将散出。 子实体直径 815 厘米,鲜重50150 克,甚至更大。 生产上掌握好成熟期,适时采收,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一环。 如果过早采收,子实体未得到充分生长,产量低,收益少;过迟采收,菌刺过长,孢子大量散发,子实体质地疏松,颜色变黄,苦味浓,降低品质和食用价值。 采收方法,瓶栽的用一只手握紧菌瓶,另一只手捏住子实体基部轻轻拔下,基部不宜留在瓶内过长,以免影响下批子实体产生。 塑料袋栽的要用锋利的刀片,经 75的酒精消毒后,沿子实体基部袋面水平割下,避免割破 2、薄膜,以防杂菌感染。 采下的子实体要轻拿轻放,防止挤压损坏,影响外观和品质,降低商品价值。 采下的子实体立即按大小进行分级,然后把一朵朵菌柄朝上,排放于通风透气的竹帘上,在阳光下晒 12 天后,翻转直至晒干为止。 利用阳光晒干的猴头菌色泽好,浸水后能恢复原形。 如遇阴雨天,子实体已成熟不得不采收时,可置铁丝网筛上用电炉或炭炉烘干,有条件的单位还可用烘干灶或烘干机烘干。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烘干,都要注意掌握好火候,开始时由于鲜猴头菌含水分多,温度应控制在 40左右,待水分逐渐散失,子实体变软,再升温到 60左右,直至烘干。 采用烘干的猴头菌,香味浓,颜色变成黄色或黄褐色,浸水后外观也有变化。 但不管晒干或烘干都 3、要保持菌刺完整,以免破碎降低品质。 已干燥的猴头菌要及时装入无毒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存放于通风干燥处,以防霉变腐烂。 此外,也可加工成盐水猴头菌,方法是将新鲜子实体切去带苦味的菌柄,用清水漂洗后,再用 柠檬酸水煮 10 分钟,捞出放入冷水中淋洗,冷却后拧干水,加入鲜猴头菌重量四分之一的精盐,逐层分加,贮藏于瓷缸中。 以后上下翻动 34 次,上压竹木和石头,使猴头菌全部浸于水中;食用时用清水浸泡漂洗脱盐。 猴头菌的菌柄和孢子中含有苦味,食用时若未经处理就会影响其风味。 所以,在烹饪前要先将新鲜的或晒干的猴头菌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或用 柠檬酸水浸泡半小时,除去苦味,挤干切成片状,然后下锅加入其他配料烹调,既能除去苦味,又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 专利查询。猴头菌采收加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