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路20米规划路-邛海路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要求 本路段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设计要求各种粒径的颗粒级配连续设计面层为沥青混合料,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简称沥青砼。 所有沥青混合料按相互嵌挤密实的矿料与沥青拌和而成,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大于 97%。 当以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均应达到 98%的压实度,现将其材料要求分述于下: 1)、沥青 11)、 4cm 聚烯烃类 AC13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 ㈠、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 90 号 A 级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 基质沥青道路石油沥青 90号 A级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176。 C,100g,5s) () 80~ 100 针入度指数 PI ~ + 延度 15176。 C(cm) 不小于 100 延度 10176。 C(cm) 不小于 20 软化点 (176。 C) 不小于 45 60176。 C动力粘度 (Pa178。 s) 不小于 160 密度 (15176。 C) (g/cm ) 实测记录 含蜡量 (蒸馏法 )(%) 不大于 闪点 (coc)(176。 C) 不小于 245 溶解度 (%) 不小于 薄膜烘箱加热试验(163176。 C,5h) 质量损失 (%) 不大于 177。 针入度比 (%) 不大于 65 延度 10176。 C(cm) 不小于 6 ㈡、改性剂:聚烯烃类石油沥青改性剂( Sasobit),加入量为基质沥青用量的 3%(重量比) ㈢、聚烯烃类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聚烯烃类改性 90号 A级沥青技术要求 技 术 指 标 改性沥青 针入度( 25℃, 100g, 5s) ≥ 40 针 入 度 指 数 PI ≥ 软 化 点 (Ramp。 B) ℃ ≥ 65 粘 度 135℃ ≤ 闪 点 ℃ ≥ 230 离析,软化点差 ℃ 无改性剂析出、凝聚 溶 解 度 % ≥ 99 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163℃179。 75min) 质量损失 % ≤ 25℃针入度比 % ≥ 65 5℃延 度 cm 实测记录 12)、 6cmAC16 中粒式普通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 70号 A级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176。 C,100g,5s) () 60~ 80 针入度指数 PI ~ + 延度 15176。 C(cm) 不小于 100 延度 10176。 C(cm) 不小于 15 软化点 (176。 C) 不小于 46 60176。 C 动力粘度 (Pa178。 s) 不小于 180 密度 (15176。 C) (g/cm 3) 实测记录 试验项目 技术要求 含蜡量 (蒸馏法 )(%) 不大于 闪点 (coc)(176。 C) 不小于 260 溶解度 (%) 不小于 薄膜烘箱加热试验 (163176。 C,5h) 质量损失 (%) 不大于 177。 针入度比 (%) 不大于 65 延度 10176。 C(cm) 不小于 6 2)集料 本项目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由卵石及砾石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制成,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施工时宜先在料场开采符合要求的石料,不宜采用酸性材料 (如花岗岩 ),经验收合格后 ,再批 量加工成路面用集料。 所加工成的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碎石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用于轧制破碎的砾石必须采用粒径大于 50mm 的颗粒,用于加工碎石的材料必须做压碎值等试验,并由监理工程师验收。 沥青面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为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 本设计要求上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16mm,下面层的矿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19mm。 粗集料是指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粒径大于 的碎石或破碎砾石;细集料是指天然砂或经机扎加工而成的矿料,粒径为 ~。 细集料如采用天然砂,砂应洁净、坚硬,砂的细 度模数宜为 ~ ,杂质含量不大于 3%。 填料是指在沥青混合料中充作用的粒径小于。 沥青混合料矿料按连续级配。 所有矿料应该洁净、干燥、无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小于 35mm,下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厚度不小于40mm,沥青用量为 ~ %。 21)、粗集料 沥青面层粗集料用本地的卵砾石轧制成碎石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 ,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粗集料应有良好的近正六面体的颗粒形状 ,用于道路沥青面层的碎石不宜采用鄂式破碎机加工 ,要求 采用大型多级联合式碎石机 (反击破或冲击破 ),粗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附性 ,粗集料粘附性指标必须达到 4 级以上 .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 (方孔筛 ) 19 S9 1020 100 90100 015 05S10 1015 100 95100 015 05S11 515 100 95100 4070 015 05S12 510 100 95100 015 05S13 310 100 90100 4070 020 05S14 35 100 90100 015 03规格公称粒径(m m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沥青面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要求不小于42不大于30不大于35不小于4级不大于1不大于12不大于3不大于5不大于201个破碎面(%) 802个破碎面(%) 60软石含量吸水率(%)坚固性 硫酸钠(%)(%)视密度与结合料的粘附性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指标洛杉矶磨耗损失(%)压碎值(%)磨光值(BPN)针片状含量(混合料)(%) 22)、细集料 沥青面层细集料用本地河中优质的天然中、粗砂 ,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 ,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 ,细集料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附性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及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规格 (方孔筛 ) 粗砂 中砂 10 100 100 5 90100 90100 6595 7590 3565 5090 1530 3060 520 830 010 010 05 05 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方孔筛(mm) 圆孔筛(mm) 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表观相对密度 坚固性( ) 硫 酸钠() 不大于12含泥量( 量) 不大于3砂当量() 不小于60棱角性(流动时间)(s) 不小于30 3)、填料 : 沥青面层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原石料中泥土含量应小于 3%,并不得有其他杂质 .矿粉应洁净、干燥不起团 ,能自由流动 .不得使用回收粉尘替代矿粉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 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指标 要求表观密度(t/m)179。 含水量() 不大于1颗粒范围 <() 100<() 90100<() 75100亲水系数 小于1塑性指数 小于4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外观 无团粒结块 4)、沥青混合料 :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严格按照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设计 阶段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 .细粒式混凝土 AC13 的矿料组成及技术指标见下表 细粒式混凝土 AC13 的矿料级配要求及油石比 通过下列筛孔 (方孔筛 ,mm)的质量百分率 (%) 沥青用量 100 95100 7088 4868 3653 2441 1830 1222 816 48 注 :矿粉与沥青之比为 ~ 混凝土 AC13 的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面层 击实次数 (次 ) 双面各击 75 稳定度 (KN) 不小于 流值 () 1540 空隙率 (%) 35 沥青饱和度 (%) 6580 矿料间隙率 (%) 空隙率为 3%时 , 不小于 12 空隙率为 4%时 , 不小于 13 空隙率为 5%时 , 不小于 14 残留稳定度 (48h) (%) 不小于 85 路面现场空隙率 (%) 不大于双面各击 75 7 混凝土 AC16 的矿料级配要求及油石比: 通过下列筛孔 (方孔筛 ,mm)的质量百分率 (%) 沥青用量 100 90100 7692 6080 3462 2048 1336 926 718 514 48 注 : :。 、稳定度、目标空隙率 (或中值 )、沥青饱和度确定一最佳用油量范围。 (试件的成型孔隙控制在 7%+)对马歇尔混合料配合比进行验证 .如验证不合 格 ,应调整结合料用量或调整级配组成。 施工内容 : 1)、沥青路面铺设应在车道基层完成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施工 . 2)、洒布粘层沥青 :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 ,宜选用符合下表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 (PC3),采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 ,喷洒量一般为 ~ ,(以沥青重量计 ),应试洒后确定用量 ,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 ,不得过量 ,不得漏洒 .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 ,应待破乳 ,水分蒸发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 洒布粘层沥青:在基层上应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油采用慢裂 的洒布型阴离子乳化沥青( PA2),基层施工结素表面稍干后即可喷洒,洒布量 (沥青用量),宜分两次喷洒,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 35%的沥青乳液,使其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然后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 在基层表面不得形成游膜,也不得漏洒。 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乳化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阳离子乳化沥青 PC3 透层油沥青 PA2 恩格拉粘度计 E25 1~ 6 沥青标准粘度计 (KN) C25178。 3(s) 8~ 20 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 (%) 50 筛上剩余量 不大于 (%) 储存稳定度 5d 不大于 (%) 5 与矿料的粘附性 ,裹覆面积 不小于 2/3 蒸发残留物性质 针入度 (25176。 C,100g,5s) () 45~ 150 50~ 300 延度 (15176。 C ) 不小于 (%) 40 溶解度 (三氯乙烯 ) 不小于 (%) 3)、沥青层 :沥青混合料在沥青拌和厂生产 ,必须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 31)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 热拌沥青混合料允许偏差 项目 检查频率及单点检验评价方法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矿料级配(筛分 ) 逐盘在线检测 177。 2%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 177。 5% 》 177。 6% 逐盘检查 ,每天汇总 1次取平均值评定 177。 2% JTG F4020xx 附录 F总量检验 《 177。 2% 》 177。 2% 每台拌和机 ,每天 1~ 2 次 ,以 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 177。 2% T0725 抽提筛分与标准级配比较的差 《 177。 5% 》 177。 6% 沥青用量 (用量 ) 逐盘在线检测 177。 % 计算机采集数据计算 逐盘检查 ,每天汇总 1次取平均值评定 177。 % JTG F4020xx 附录 F总量检验 每台拌和机 ,每天 1~ 2 次 ,以 2个式样平均值评定 177。 % T0722 T0721 32)配合比设计 321)细粒式混凝土 AC13 工程级配暂按本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如新的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实施 , 应按新设计规范的精神进行相应修改 . 322)配合比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 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及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 . 323)配合比一经确定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检测 ,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若材料发生变化并检测沥青混合料 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 ,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 ,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 33)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a)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 .插入深度大于 150mm。 b)运料车应有良好的蓬布覆盖,以资保温或避免污染环境。 c)连续摊 铺过程中,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 34)摊铺 :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 10176。 C,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