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毛峰茶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黄山毛峰茶黄山毛峰茶产于皖南著名风景区的黄山附近,其芽叶细嫩带有苗峰,又多白毫,故称“黄山毛峰”。 早在半个世纪前已闻名国内。 深得国内消费者好评。 制作方法 明、谷雨前后,有 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 23 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 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 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 250500 克(嫩叶量少,考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 34 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 3. 揉捻:将杀青适度的 2、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 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两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毛火(子烘)。 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 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幅度 57),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 57 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 30 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 摊晾厚度 3 厘米左右,经3040 分钟,七成干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 第二步是足火(老火)。 每锅叶量 千克,火温 6570,中间翻拌,由开始每 15 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 20 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 70火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产品特点 冲泡时芽叶竖直悬浮汤中,继之徐徐下沉,芽挺叶嫩,黄绿鲜艳。 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汤色清彻明净,芽叶细嫩多毫,光滑油润,可泡五六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