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xx煤矿矿井初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地层产状及主要褶曲 区内地层倾角一般 5176。 ~14176。 ,最大为 28176。 ,最小为 2176。 左右;褶曲幅度不大,一般幅差为 100~200m,两翼跨度不大,一般为 1~。 区内主要褶曲有:孙垓向斜、后 XX背斜、黄垓背斜、张官屯向斜。 另外,在黄垓背斜与后 XX背斜之间发育着次一级褶曲,轴向由北北东转向北东东,两翼倾角较平缓,延展较短,幅度较小。 断层 本区断层分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四组。 以北东向断层居多,东西向断层次之,北西向及南北向断层较少。 全井田地震共解释断点 266个,钻探揭露断点 8个,解释断层 39条,其中落差 H≥ 100m的断层 17条, 100m> H≥ 50m的断层有 2条;50m> H≥ 20m的断层有 8条,小于 20m的断层有 12条(详见表 121)。 按走向分为:东西向断层 9条,北东向断层 21条,北西向断层 4条,南北向断层 7条,各断层控制程度见表 122。 井 田 断 层 表 山东省 XX 矿区 XX 矿井 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部 XX 设计研究院 13 20xx 年 12 月 表 121 断层落差 ( m) 100 50~100 20~50 5~20 断层名称 F15支 F21支 F21支 F21支 F F1 F15支 F2 F F FF F1 F1 F1F2 薛店断层 F6断层、 F5断层 F1 F DF1F F F1F1 F16 F1 DF DFDF DF DFDF DF1DF1 DFDF1 DF17 (三)煤层特征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平均地层总厚。 共含煤 24层,其中山西组 3层( 3上 、 3下 );太原组 21层( 8上 、 8中 、 10下 、 1 12上 、 12中 、 12下 、 1 15上 、 15中 、 15下 、 16上 、 16下 、 1 18上 、 18中 、 18下 )。 平均总厚 ,含煤系数 3%,可采煤层有 3下 、 16上 、 17煤层,平均总厚 ,占煤层总厚的 68%,可采煤层中又以 3下 煤层最重要,平均总厚 ,是本井田首采及主采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23。 各主要可采煤层情况分述如下: 3下 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中下部,上距石盒子组 B层铝土岩平均 ,下距太原组 6煤层平均。 厚度 0~,平均 ,可采系数为 83%,可采范围内变异系数。 含夹石 0~3层( P— 6号孔中见 3层夹石),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结构较简 单。 煤层的顶板为中、细砂岩,少数为泥岩或粘土岩,底板为泥岩及粉砂岩,不同程度受到冲刷,在井田西部保存范围较大,受冲刷影响较小,局部有冲刷变薄现象,大部厚度较大且较稳定,可采面积约 21km2,可采范围内平均厚度。 东部大面积冲刷,南部和西北部亦有 3下 煤层冲刷冲薄区。 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6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上距山西组 3下 煤层平均 ,下距三灰平均。 煤层厚度 0~ ,平均 ,可采系数为 77%,可采范围内变异系数。 不含夹石,顶板为粉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中砂岩。 该煤层仅在西部 3下 煤层赋存范围的东部达可采厚度,可采面积约 11km2,可采范围内平均山东省 XX 矿区 XX 矿井 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部 XX 设计研究院 14 20xx 年 12 月 厚 ,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可 采 煤 层 特 征 表 表 123 煤 层 全 区 厚度 (m) 可采范围 厚度 (m) 煤层 间距( m) 结 构 稳定性 可 采 性 夹 石 名 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均(点数) 最小~最大 平 均 层数 主 要 岩 性 3 下 ~ (24) ~ (20) 简 单 较稳定 大部可采 0~ 3 泥岩 粉砂岩 ~ 6 ~ ( 26) ~ (20) (21) ~ 简 单 较稳定 局部可采 0 16 上 ~ (10) ~ (5) (6) ~ 简 单 较稳定 局部 可采 0~ 1 泥岩 17 ~ (11) ~ (7) (9) 简 单 较稳定 局部 可采 0~ 1 泥岩 16上 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十 下 灰为其直接顶板,下距 17煤层 ~ ,平均。 煤层厚度 ~ ,平均 ,可采系数为 50%,可采范围内变异系数。 一般不含夹石,仅 L— 6号孔与 16下 合并后含 1层夹石,岩性为泥岩。 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粉砂岩及泥岩。 该煤层仅在南部达可 采厚度,可采面积约 47km2,可采范围内平均厚 ,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17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 16煤层平均 ,下距太原组底界 ~,平均。 可采系数为 70%,可采范围内变异系数。 一般含一层夹石,岩性为泥岩, P3号孔为泥岩、石灰岩, G5 X X5号孔为泥岩、粉砂岩,该煤层所含夹矸均为与 16下 煤层合并后而成,其厚度变化较大 ~ ,在 P PG— 5 X3四孔中厚度分别达 、 、 、 ,均 超过煤层分层厚度,即山东省 XX 矿区 XX 矿井 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部 XX 设计研究院 15 20xx 年 12 月 与 16下 煤层分列,分层后 16下 煤层仅在 G59号孔可采。 顶板为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炭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及炭质泥岩。 可采面积约 40km2,可采范围内平均厚,属较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四 )煤质 本井田各煤层以气煤为主。 3下 煤层为低灰 ~中灰、低硫、特低磷、中高 ~特高发热量。 6煤层为低灰 ~中灰、中硫、特低磷、中高 ~特高发热量。 16上 、 17煤层属低灰 ~低中灰、高硫、低磷、特高发热量。 各煤层经过洗选加工后,均可用作炼焦配煤、动力燃料、气化、液化等工业用煤。 煤质特征见表 124。 (五 )水文地质 本井田位于梁宝寺煤田西部,全井田均为巨厚新生界松散层覆盖。 东界为 F14断层,落差 940~1000m,东升西降,区内煤系地层与奥灰对接,形成补给边界;北部与西部边界为 F21断层,落差 40~400m,由北向西逐渐变小,区内煤系地层与区外二迭系隔水层组对接,形成隔水边界;南界以 F15断层或奥灰隐伏露头为界, F15断层落差 700m,南升北降,区内煤系地层与区外奥灰对口接触,均形成补给边界。 含水层 井田内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此为 Q+N砂砾层、石盒子组砂岩、山西组 3煤层顶、底板砂岩、太原组三灰、十 下 灰及奥陶系灰岩。 其中 3下 煤层顶、底板砂岩和太原组三灰是开采上组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十 下 灰及奥陶系灰岩为开采 16上 、 17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各含水层分述如下: ( 1) 新生界松散含水层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第四系地层厚 ~ ,平均厚 ,含水的砾层与隔水的粘土、砂质粘土层相间沉积。 砂层以中、细砂为主,局部有粉砂和粗砂,较松散,连续性较好,透水性较强。 据梁宝寺井田 L61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 ,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 — Na型,矿化度 ,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上第三系松散层孔隙含水层:受古地形影响厚度变化较大, X3孔最薄,厚仅,全区平均厚度为 ,由粘土、砂质粘土和砂砾层相间沉积组成。 上第山东省 XX 矿区 XX 矿井 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部 XX 设计研究院 16 20xx 年 12 月 三系可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 N2):厚 ~,平均。 由中、细砂层与杂色粘土、砂质粘土相间沉积而成。 砂层较松散,富水性较强,含松散孔隙承压水。 下段( N1):厚 ~,平均。 以厚层粘土为主,呈现半固结状,常见白色高岭土层或石膏团块。 砂层以灰白、棕黄色的中、细 砂为主。 据梁宝寺井田L163孔抽水试验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 ,水质类型为 SO4 — ,矿化度 ;郭屯井田 J J10号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水质类型为 SO4 — Na型,矿化度 ~,均属水质较差富水性中等的松散 孔隙 承压 含水层。 ( 2) 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据 21个揭露 P21地层的钻孔统计,漏水孔 5个,漏水孔率 %;据 22个揭露 P12地层的钻孔统计,漏水孔 2个,漏水孔率 %。 主要漏 水点岩性为中、粗、细砂岩,并多分布于断层附近或背斜轴部,表明了其含水性多为构造裂隙所致。 据邻区梁宝寺井田 L73孔对 P21砂岩抽水试验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 ,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 SO4— Na型,矿化度。 上石盒子组砂岩漏水点深度为 ~,下距 3下 煤层最小间距为,均位于采煤裂隙带之上,正常情况下对开采上组煤层没有直接充水影响。 ( 3) 山西组 3煤层顶底板砂岩 裂隙含水层 3煤层顶板砂岩厚 ~,平均。 底板砂岩厚 ~,平均。 以中、细砂岩为主,局部为粗砂岩,裂隙局部发育,充填有方解石脉。 井田内共有 20孔揭露,有 3孔漏水,漏水孔率为 %,均分布于断层附近。 该层位 XX8两孔抽水,钻孔单位涌水量 ~,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 SO4— Na水,矿化度 ~,为开采 3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 4) 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三灰:厚 ~,平均。 浅部裂隙较发育, 岩溶裂隙常充填方解石和泥质。 据 22个揭露 三灰钻 孔统计, 2孔漏水, 漏水孔率 %,其中一点在浅部 3煤层露头附近,一点位于断层附近。 据 X X8两抽水试验,钻孔单位涌水量山东省 XX 矿区 XX 矿井 初步设计 煤炭工业部 XX 设计研究院 17 20xx 年 12 月 ~,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 SO4 178。 HCO3— Na型水,矿化度~。 三灰为富水性弱的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其上距 3煤层~,平均 ,上距 6煤 ~,平均 ,是开采上组煤底板进水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十 下 灰:井田内 10孔揭露,厚度 ~,平均。 浅部裂隙发育,局部有溶 蚀现象充填方解石与泥质。 5孔漏水,漏水孔率 50%,漏水点多位于浅部及断层附近。 据 X3号孔漏水抽水,水位标高 ,钻孔单位涌水量 ,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 SO4— Na178。 Ga水,矿化度。 十 下 灰是 16上 煤层直接顶板,为开采 16上 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 5) 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区内有 6孔揭露,揭露厚度 ~,岩性为浅灰至棕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见有裂隙及小溶洞,有 2孔漏水,漏水孔率 %,漏失量 ~,漏水点距奥灰顶界面 ~,并位于浅部及断层附近。 据 X5号孔漏水抽水,水位标高 ,钻孔单位涌水量 ,富水性中等,水质类型为 SO4— Ga型水,矿化度。 据邻区梁宝寺井田进行了两次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山东省xx煤矿矿井初步(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施工 方案 第 12 页 ① 设备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等级,二次灌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达到础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② 设备周围的垃圾杂物已清除干净。 ③ 有关通道平整通畅,照明充足并有必要的通信及消防设施。 ( 3)分部试运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 检查泵及管路各结合处有无松动现象,用手转动泵,试看泵是否灵活。 ② 地脚螺栓 和连接螺栓等不得有松动现象。 ③ 联轴器应加防护罩。 ④
一、 地理位置分析 项目区位于 XX 镇 XX 村,属于山丘地区,草场资源丰富,且环境相 对封闭,外界污染少,适宜于发展养羊生产。 项目地点距市区 10公里,交通便捷,信息畅通,有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二、 自然环境分析 项目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质条件好。 XX 村有山场近 5000亩,牧草资源丰富。 同时,农作物秸杆种类多、数量大,有大豆、玉米、高粱、稻菇等
品不能消化,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不相匹配,这就意味着我旗的山葡萄形不成产业。 企业 因生产规模小,实力弱,无法开拓 更多的市场,无力对经销商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持,致使产品无法大规模进入市场,仍处在市场开发阶段,最终导致利润无法实现,税源大幅流失。 XX 旗旗委、旗人民 政府从全旗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决定将山葡萄产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主导产业来 4 抓,经多方考察论证
程度简单矿体。 Ⅱ 0、 Ⅲ 0、 Ⅳ 0、 Ⅴ 0、 Ⅵ 0矿体特征详见表: Ⅱ 0、 Ⅲ 0、 Ⅳ 0、 Ⅴ 0、 Ⅵ 0矿体 特征统计表 矿体号 见矿钻孔(个) 矿体长度( m) 矿体斜深( m) 赋存标高( m) 矿体产状 矿体平均真厚度( m) 平均品位 % 走向 倾向 倾角 TFe mFe Ⅱ 0 2 890 80 98~ 210 325176。 SW 60176。 Ⅲ 0 1
件十分便利。 该小区占地面积 20 公顷,项目已经 xxxx 县建设委员会规划并批准。 自然条件 1.地理环境 xxxx县地处鲁中山区北部边缘,黄河下游南岸,隶属滨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 36176。 41ˊ — 37176。 08ˊ,东经 117176。 18ˊ —— 117176。 57ˊ。 其东连淄博,西接济南。 国土面积 ,县境南北长 公里,东西长 公里。 县城南距淄博 20 公里
...................................................... 76 销售期费用(经营成本)估算 ............................................................... 76 现金流量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