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源源矿业矿山初步设计——开拓专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度简单矿体。 Ⅱ 0、 Ⅲ 0、 Ⅳ 0、 Ⅴ 0、 Ⅵ 0矿体特征详见表: Ⅱ 0、 Ⅲ 0、 Ⅳ 0、 Ⅴ 0、 Ⅵ 0矿体 特征统计表 矿体号 见矿钻孔(个) 矿体长度( m) 矿体斜深( m) 赋存标高( m) 矿体产状 矿体平均真厚度( m) 平均品位 % 走向 倾向 倾角 TFe mFe Ⅱ 0 2 890 80 98~ 210 325176。 SW 60176。 Ⅲ 0 1 200 100 154~ 254 325176。 SW 60176。 ~70176。 Ⅳ 0 1 200 110 97~ 207 325176。 SW 60176。 ~70176。 Ⅴ 0 1 200 75 124~ 199 325176。 SW 58176。 Ⅵ 0 2 200 235 54~ 181 325176。 SW 60176。 矿石的物质成分及结构构造 矿石矿物 成 分: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 为自形 ~ 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为 ~ ; 次为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及微量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榴子石、透 14 辉石、斜长石、绿泥石等。 铁矿石主要 由 磁铁矿、石英、普通角闪石组成,彼此相间排列 ,形成明显的条纹,条带状构造,条带宽度一般 1mm~ 4mm,根据磁铁矿的条纹形状及分布特征又可分为平行条纹构造、不平行条纹状构造及褶皱条纹状构造。 矿石常具 自形半自形 粒状变晶结构,组成矿物颗粒细小,磁铁矿在~ 之间。 各矿体矿石 TFe 品位在 %~ %之间, %~ %之间,从品位变化规律看,随矿体规模增大时品位逐渐增高。 沿走向矿体厚大处品位相对较高,反之较低。 总体矿化比较均匀。 矿石 主要 化学成分见附表。 矿石中 主要有害 元素为 SiO S、 P,其中 SiO2含量较高, 在 %~%, 平均 %; S 含量 %~ %,平均含量为 %; P 含量甚低且变化小,一般在 %~ %,平均含量为 %。 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见表 43),元素 Co 呈混融状态 赋 存于黄铁矿中, Co 一般含量为 %~ %。 Cu、 Pb、 Zn、 Sn、 As 等有害物质 含量 均 低 于一般工业指标。 15 表 矿石化学成分一览表 样 品 编 号 矿体编号 分析结果 102 SFe FeO S Cu Co P MnO K2O Na2O CaO MgO SiO2 Al2O 23CaO+MgOSiO +AlO H030032 Ⅲ H001002 Ⅱ H004008 Ⅲ H011012 Ⅵ H014018 Ⅲ H041042 Ⅰ H033038 Ⅲ .0053 表 43 矿石微量元素含量表 工程号 矿体号 样品 编号 分析结果 106 V2O5 TiO2 Ni Pb Zn Sn Mo Au Ca Ge B ZK341 Ⅳ HQ1 ZK301 Ⅲ HQ2 ZK303 Ⅲ HQ3 ZK241 Ⅲ HQ4 第三章 矿山地质 14 矿 石 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 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 ,为自形 ~ 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为 ~。 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的种类,矿石均为 磁铁角闪石英型。 按结构构造划分。 以条带~条纹状矿石为主,矿体发育地段以致密 块状矿石为主,少量碎裂状矿石。 矿石工业类型 矿体 TFe 平均品位 % , %,矿体 mFe/TFe 的比值为 68%。 另外矿 石 物相分析结果显示矿物成分 组合 较复杂,矿石中硅酸铁( SiFe) 平均 %、 硫化铁( SFe) 平均 %和碳酸铁( CFe)平均 %的质量分数值之和大于 3%, ω mFe/ω (TFe SiFe Sfe CFe)比值为 88%,大于 85%, 总体属于磁性需选铁矿石 (见附表 7)。 按造渣组分 CaO+MgO/SiO2+Al2O3 之比值,矿 床 矿 石 比值为%~ %,平均为 %, 可见矿 石 均为酸性矿石。 矿体 夹 石与围岩 矿体顶、底板围岩 矿体围岩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条带状含磁铁石榴角闪 片 岩,及含角闪 黑云变粒岩和 黑云 片岩等。 围岩在走向上,倾向上矿物成分及化学成份 上 都有变化,角闪石等矿物在黑云变粒岩中因出现角闪石而形成角闪黑云变粒岩等不同岩性。 第三章 矿山地质 15 矿体夹石 矿体内的夹石主要为条带状含磁铁石榴角闪 片 岩, 黑云 片岩、 角闪 黑云变粒岩等。 根据对主要矿体夹石的统计,矿石形态简单。 矿体内夹石较少,主要有两层, TFe 品位 ~ %, ~ %,厚度一般 ~ ,分布于 Ⅲ 矿体中,一般呈小透镜体形态,延伸较小,往往成为矿体的包体,对矿体完整性影响甚微。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矿床成因 根据山草峪组含铁岩系的矿物共生组合,岩石 组 构特征以及岩石化学 成分 等特征,矿区含矿岩系为含铁碎屑岩~变粒岩建造,属于低级铁铝榴石角闪岩相,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角闪石英型。 铁质组分与海底基性、中酸性 火山喷溢活动关系密切,幔源物质中的铁质经火山喷发喷溢形成带入水体中,经分解形成硅铁胶体而沉积,再经以后的区域变质作用而形 成变质铁矿。 故矿床应属于沉积变质成因铁矿床。 成矿控制因素 矿区矿床分布于鲁西隆起区,泰沂隆起沂山凸起的中部。 该成矿带呈北西 308176。 ~ 328176。 展布,带内不同的规模高磁异常众多 , 中、小型铁矿分布范围广。 矿床赋存于泰山 岩 群山草峪组上部含铁岩系中,赋存层位具有专属性。 从区域上分析,矿体往往赋存在紧密褶皱的核部,这与区域上鲁西地块泰山隆起中泰山岩群的变形特征吻合。 第三章 矿山地质 16 矿体赋 集 规律 矿 床 内矿化富集特征 及 构造 与 后期岩浆热液以及变质程度有关。 矿 床 位于区域上褶皱构造的核部,矿体往往富集增厚,品位 变 高。 但远离 褶皱轴 规模较小,品位下降,如 24~ 34 线地段是主要矿体分布区,而两侧矿体规模逐渐变小品位变低;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但岩石中见少许 花岗细 晶岩脉并远离矿体, 对矿体无破坏作用。 矿区岩石属沉积变质型,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矿体厚度,矿石品位以及矿物结晶颗粒大小均呈增大趋势。 3..6 矿区储量及勘探方法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采用《铁、锰、铬矿地质勘探规范》( DZ/T0200— 20xx)结合矿床特征,本区矿体 TFe 平均品位 %, mFe 平均品位 %,矿体 mFe占有率为 88%,因 SiFe 含量大于 3%,故本次详查采用 mFe一般工业指标 作为圈矿指标: 边界品位: mFe≥ 15%; 最低工业品位: mFe≥ 20%; 最低可采厚度: 1m; 夹石剔除厚度: 1m。 1. 资源 /储量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于 20xx 年 7 月提交《山东省沂水县赵高峪矿区铁矿详查报告》共求得铁矿石储量 /资源量 万 t,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储量评审办公室于 20xx 年 7 月 30日下发《 山东省沂水县赵高峪矿区铁矿详查报告 评审意见书》 (鲁矿勘审金字 [20xx]24 号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 20xx 年 8 月 9日下发《 山东省沂水县赵高峪矿区铁矿详查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鲁资金备字 [20xx]36 号 ),批复批准登记铁矿石储量 /资源第三章 矿山地质 17 量是 万 t,其赋存位置在赵高峪矿区 18~34勘探线间,本次开发利用方案设计范围 18~34勘探线间 60m 标高以上矿体,其保有资源量为 万 t,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万 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万 t。 2. 确定开采储量 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及本次设计确定的井下开采工艺,矿山开采储量为矿权范围内的全部地质 资源量 万吨。 +300m 回风水平以上矿体直接在该水平设置凿岩分段在 +240 米平回采。 矿体储量级别较低,矿体可利用储量为 860 万吨。 考虑矿体赋存形式、状态以及开采方式,矿体回采率为 85%,可开采储量为 831万吨。 赵高峪铁矿 详 查于 20xx年 9月开始实施,至 20xx 年 5 月 结束 野外 施工。 其间对地质及物探资料及时整理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于 20xx 年3 月起开展了 以 地质钻探为主要手段的地质 详 查工作,共施工钻孔 11 个,钻探工程量 (其中:机械岩心钻探孔 9 个,工程 量 ;水文、地质钻探孔 2 个,工程量 ), 取得了良好的找效果。 本次 详 查工作完成的 主要 实物工作量见表 32。 通过本次 详 查工作,发现并 基本 查明中型铁矿一处,矿床成因类型属 区域变质火山沉积型磁铁矿床。 本矿床圈定 8 个矿体, 新增 铁 矿 资源量 ( 332+333) 万 t, TFe 平均品位 %, %(其中 mFe≥ 20%的资源量 万 t, mFe20%的 万 t)。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2) 万 t, TFe平均 品位 %, %,占 矿床 总资源量的 31%。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万 t, TFe 平均品位 %, mFe 平均品位 %,占矿床总资源量的 69%(其中 mFe≥ 20%的资源量 t, mFe20%的 万 t)。 本次 详 查工作 自 20xx 年 3 月采用钻探手段重点对矿区内的 A A A4号异常进行钻探验证。 工程布置采用平行勘探法进行勘查,勘探基线大致与磁异常走向平行,垂直基线布置勘探线 ,勘探线方位 NE55176。 ,并按一定间距在勘探线上布第三章 矿山地质 18 置钻探工程,对各物探异常进行系统控制,配合各类样品测试等手 段对矿床进行 详 查,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 32 完成 主要 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1: 20xx 地形测量 km2 1: 20xx 地质测量 km2 1: 1000 剖面测量 m 2780 精测钻孔坐标 孔 11 机械岩心钻探孔 m/孔 水文、地质钻探 m/孔 基本分析 样 138 组合分析 样 7 化学全分析 样 4 物相分析 样 3 基本分析内验 个 20 基本分析外验 个 10 小块体重 件 42 抗压强度 试验 件 20 选矿试验样 件 1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磁异常的分布情况,重点对矿区主矿 体进行控 制,并兼顾 小 矿体。 Ⅲ 矿 体 (主矿 体 )、 Ⅱ 号矿体按 第 Ⅰ ~ Ⅱ 勘查类型相应的勘查工程间距布置 探矿工程 ,原则上 沿矿体走向 400m, 矿体斜深 100~ 200m 布设探矿工程 ,以达到400 180m(走向 斜深),工程间距 控制的 求 332类资源量,未达到 该 控制网度均求 333 类资源量。 Ⅰ 、 Ⅱ 0、 Ⅲ 0、 Ⅳ 0、 Ⅴ 0、 Ⅵ 0 矿体,规模较小,矿体控制程度较低均求取了333 类资源量。 第四章 采矿方法设计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 件 该矿山为新建矿山,矿体埋深于地下,地表无出露点,且因矿石较贫,地表无开采行为,在矿区的北侧地表有一采石场,开采石灰岩加工石子。 1.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沂水县赵高峪铁矿区 18 线以南~ 34 线以北 60m 标高以上矿体。 矿区拐点及坐标 : 1 4079617 2 4078589 3 4077319 4 4077086 5 4077953 6 4078886 2. 开采崩落范围的确定 根据矿体产状、矿岩物理机械性质以及选择的开采方式和采矿工艺,类比同类矿山的实际经验,并充分考虑矿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上下盘围岩的岩石移动角65176。 第四系移动角为 45176。 , 端部为 700, 据此圈定地表岩石移动界线。 (围岩的地表错动范围见 +180m水平断面图) 设计的井筒位置及地表工业场地均布置在岩石移动界线之外 赵高峪矿区的 Ⅲ 主 矿体,呈似层状分布于 18~ 34 线之间,赋存标高 20~335m,矿体最小埋深 60m,最大埋深 480m。 矿体走向 308176。 ~ 328176。 ,倾 向南西,倾角 58176。 ~ 66176。 , 走向延长 1790m,倾斜延深 350m。 矿体最大真厚度 ,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