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拔鹅毛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活拔鹅毛技术活拔鹅毛就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从活鹅身上拔取羽绒。 活鹅的羽绒被拔下后,经过一段时间又重新长出新的羽绒,可再拔取。 活拔的鹅毛弹性好,更纯净,柔软,光泽度也好,质高价优。 欧洲自古就有活拔鹅毛的传统。 在我国却是养鹅致富的新路。 活拔鹅毛的实质就是指活拔羽绒,否则没有意义了。 (1)可供活拔鹅毛的鹅 并不是所有的鹅一年四季可以活拔羽绒的,要根据群众的饲养习惯和鹅品种的生产习性来决定。 就是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季节相结合,做到既不影响种鹅产蛋、繁殖,又有利鹅肉、鹅肥肝的生产,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青草资源。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活拔羽绒,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目的。 现介绍几种类型比较 2、适宜活拔羽绒的鹅,供参考选择。 1)肉用鹅。 广东、江浙习惯刚达到毛齐肉足即上市,生长期仅 7090 日龄,这类地区不宜开展活拔鹅毛,即使拔毛,饲养期需延长 40 多天,工费,饲料帐一算,就不合算了。 只有在饲养周期长的地区利于开展,当饲养到 90100 日龄时可开始第一次拔毛,每 40 天左右拔一次,直至上市前 40 天左右为最后一次拔绒。 2)后备种鹅。 与肉用鹅一样,90100 日龄时开始拔绒,间隔 40 天左右再拔绒,直至后备种鹅开始产蛋为止。 3)种鹅。 产蛋期结束就可开始拔绒,直至种鹅又开始产蛋为止。 4)肥肝鹅。 选填饲的肥肝鹅可拔绒一次,如遇到气候不适宜进行填饲,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再连拔 3、 12 次羽绒。 (2)活拔鹅毛绒的操作 活拔鹅毛绒国内外均是手工操作进行的。 拔毛的准备工作,拔毛技术以及拔毛后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羽绒的产量和质量以及鹅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1)准备工作。 检查鹅体的羽毛是否长足成熟,看大多数的羽毛根是否已干枯,用手试拔是否容易脱落。 如多数羽根干枯,试拔时易脱落,说明正适合拔绒。 拔毛要选天气晴朗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给鹅群停止喂料、饮水,鹅羽毛脏时在清晨赶下河洗澡,待鹅理干羽毛后再进行拔毛。 将拔毛场地打扫干净,室外选避风朝阳处。 围鹅要栅栏,准备好放羽绒的容器,要求大一些,深一些。 操作时最好穿上工作裤。 2)操作技术。 固定鹅只,将鹅胸腹朝上,平放在坐橙子的操作人员腿上 4、,将鹅头、颈、翅膀接在腿下后用两腿轻轻夹住即可。 拔毛次序:首先是顺着羽毛的着生方向拔,如毛的色泽不同应先黑后灰,再拔白绒。 拔毛时先从胸部开始,后腹部,自右向左,一排排地拔背部的羽绒。 先拔外层毛片,再拔里层的绒毛,血管毛避开不拔。 色泽不同的毛、毛片与绒毛要分开放,活拔手法:人员要精,取毛要少,捏位要低,方向要顺,用力要适,动作要快,拔毛不能图多,用力不宜过大,一是易断伤毛,二是损伤鹅皮。 临时分圈:拔过毛的鹅千万不可急于放进鹅群,待拔毛结束后将拔过毛的鹅集中饲养一段时间再和未拔毛的混养,以免欺生造成伤害。 (3)活拔羽绒后的饲养管理 活拔羽绒后的鹅,因受了较大的刺激,其精神状态和生理机能会发生一定 5、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多见活动减少,行走摇晃,精神萎靡,两翅下重,严重的体温升高,脱肛等,但 23 天即恢复正常,不会引起发病或死亡。 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促进早日恢复正常,以防感染发病。 拔羽绒后要注意以下几点: 1)35 天不在强阳光下放养,78 天内不下水或雨淋。 2)圈舍铺些柔软干净的垫草,保持光暗,背风、安静。 3)饲料增加蛋白质含量,并补充微量元素和精饲料。 4)拔毛和未拔毛的,公鹅和母鹅分圈饲养。 5)拔毛后可放牧吃草,饮水,但不能下水,必须一周后方可下水。 通常拔毛 4 天后,鹅体出现新的小毛绒,至 30 天背部最后毛绒可长齐,35 天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可全部复原,因而一般以 40 天为拔毛的一个周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