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鸭湖灌区总干八斗典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由于现有桥梁高程低且为砖拱桥,年久失修,损坏严重,故不准备利用。 排水系统共规划浆砌石砼拱桥 91 座,其中:跨径 米 33 座,跨径 2米 58 座。 硬化渠道:为充分发挥灌区效益, 提高水的利用率,本次规划项目区内斗、农渠全部硬化,共。 第 四 节 工程设计 一、灌溉渠道设计 斗渠有测量资料,按实际设计,农、毛渠无测量资料且数量多,拟按照灌溉面积分档设计,由于总干八斗渠是续灌,而农渠是轮灌,其灌水率不同。 (见下表) 11 渠系断面设计成果表 渠 系 断面形式 设计流量(m3/s) 比降 i 糙率 n 内外边坡m 设计水深 h( m) 设计底宽 b( m) 设计流速 v( m/S) 超高 A( m) 渠深 H( m) 堤顶宽d( m) 总干八斗 梯形 1/8000 1 1. 0 农渠 梯形 1/1000 1 (一 )各级渠道的工作制度 总干八斗采用续灌 ,灌水周期 10天 ,灌水率 /秒 .万亩 ,下属农、毛渠实行轮灌,每条斗渠分两个轮灌组,农渠轮灌期 4天,灌水率 立方米 /秒 .万亩,每条农渠亦分两个轮灌组,则毛渠轮灌期为 2天,灌水率 /秒 .万亩。 (二)设计流量和渠系水利用系数 各渠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 Q 设 =Q 净 /n Q 净 = N=Q 净 /Q 设 =1/(1+σ .ι ) σ =A/Q 净 m 式中 :Q 设 ,Q 净 — 分别为设计流量和灌溉净流量 (立方米 /秒 )。 n— 渠系水利用系数。 q— 灌水率 (立方米 /秒 .万亩 )。 ω — 各渠灌溉面积 (万亩 )。 12 σ — 每公里渠道渗漏损失百分数 (%)。 — 分别与土壤有关的系数和指数,项目区土壤为中等透水性,查“ 84规范” A=, m=。 田间水利用系数假定为 ,按上述公式计算,各级渠道水的利用系数是:毛渠 — ,农渠 — ,八斗渠水利用系数为。 (三)纵横断面设计 渠道纵断面设计 根据项目区总体规划,八斗进水闸前水位为 ; 为保证自流灌溉,斗渠控制水位按下式计算: B 分 =A0+h+Σ Ii+Σφ 式中: B 分 —— 斗渠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米); A0—— 灌溉范围内地面参考点高程(米); h—— 输水垄沟水位与参与点地面高程差(米),取 h=米; I—— 分水口至参考点之间各级渠道长度(米); i—— 农、毛渠和输水垄沟比降,输水垄沟用 1/1000,毛渠为 1/20xx,农渠为 1/3000; φ —— 分水口至参考点各级渠道建筑物局部水头损失(米) ;按上述公式,各斗渠选择并计算几个代表性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结合各渠道进水闸前水位,拟定渠道纵坡,计算水面线,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应等于或低于设计水面,设计成果见各渠道纵断面图。 13 渠道横断面设计 (1)水力要素的确定 根据项目区土质和各渠道设计流量,对照“ 84 规范”选定内外边坡系数为 1,堤顶超高 米,堤顶宽斗渠 米,农渠 米,不淤流速 米 /秒,不冲流速 /秒。 (2)渠道横断面设计 本次设计斗、农渠均采用梯形,下面只以斗渠为例加以说明,由八斗过流量 推算,应采用较深 的水力最佳断面,其计算公式如下: B=b0/h0=2( mm  21 ) R0=h0/2 X0=b0+2h0 21 m h0={ nQ/[( m1m) i ]83 } m1=2 21 m 式中: b0— 渠道底宽(米;) h0水深(米); R0— 水力半径(米) m— 内边坡系数; x0湿周(米) n渠道糙率; Q— 设计流量(立方米 /秒) 14 二、 排水系统设计 (一)主要参数的选定 上下级沟底高差 根据“规范”斗沟出口处沟底,比干沟沟底及农(毛)沟出口 处沟底高 — ,采用 米。 末级排水沟超高和局部水头损失 ,末级排水沟除涝水位低于面,即超高取 米,上下级沟道排涝水位衔接落差采用。 排水沟纵坡 斗沟纵坡由设计确定,末级排水沟选用 1/3000— 1/4000。 排水沟糙率和边坡 排水沟糙率采用 ,斗沟边坡根据流量大小采用 1:— 1:,末级排水沟采用 1:1。 排水沟不冲流速 ,不淤流速 — 米。 (二)排水沟设计流量和水位计算 排水沟流量 ( 1)排水沟设计流量的组合 排水沟流量 包括排涝,排渍和日常流量三种流量。 排涝流量按五年一遇排模, q 涝 = /秒 .平方公里计算,日常流量即保持地下水位在作物生长期的适宜深度所需排除的地下水,参考有关资料, q 地 = /秒 .平方公里。 排渍流量即雨后地下水 4日内由地表降到 15 的流量,根据项目区土壤给水度 , q 渍 = (4 )= 立方米 /秒 .平方公里 为安全计,排水沟设计流量按以上三种组合而成。 ( 2)排水沟设计流量的计算 排水沟流量按下式计算 Q= 式中: Q— 排水沟 流量(立方米 /秒); q— 排水模数(立方米 /秒 .平方公里); A—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末级排水农、毛沟条数多,逐条计算,工作量大,按流域面积分档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流域面积小于 100 亩的,流量 ,排水模数 m/( )。 流域面积 101300 亩的,流量 m/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