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手册word可编辑内容摘要:

久性好等优点。 但一旦开始破坏,破损会迅速发展,且修补较其他路面困 难。 因此,必须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经常性认真检查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病害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好预防性、经常性养护,保证路面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及要求 ⑴经常清扫行车道与硬路肩上的泥土和杂物;当设有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应急停车带时,其上的泥土和杂物亦应清扫干净;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它粒料路面连接的地方以及路肩未加固的路段上,更容易把土、砂、石块带到 路面上,应经常保持路面的清洁。 ⑵及时填补或清除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接缝的填缝料出现缺损或溢出,并防止泥土、砂石及其他杂物挤压进入接缝内,影响混凝土路面板的正常伸缩。 ⑶经常检查和疏通路基路面 (包括路肩、中央分隔带 )排水设施,防止积水,以保护路面不受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损害。 ⑷冬季降雪时,应注意把路面和路肩上的积雪及时清除,特别是在融雪期间,更应注意把雪水和薄冰清除干净,防止水分渗进基层和造成滑车现象。 ⑸对路面、路肩和路缘石等的局部损坏,应查清原因,采取合适的材 料和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持路面具有各 级公路所要求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 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质量标准 ⑴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表 — 1 的规定 : 表 — 1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 平整度 (mm) 平整度 (σ ) 三米直尺 (h) 5 8 国际平整度指数 IRI(m/km) 抗滑 抗滑构造深度 TD(mm) 抗滑值 SRV(BPN) 45 35 横向力系数 SFC 相邻板高差 (mm) 3 5 接缝填缝料凹凸 (mm) 3 5 路面状况指数 (PCI) ≥ 70 ≥ 55 ⑵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应对其使用质量进行检查。 凡不符合养护质量标准的,应及时维修,或有计划地安排大、中修或专项工程,予以改善和提高。 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必须按照养护技术规范的养护内容和标准做好日常养护,同时要做好预防性养护,这是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寿命的最有 效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有路面裂缝与接缝灌缝 和压浆。 具体方法详见附件《常见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法》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处治方法。 桥涵、隧道预防性养护 桥涵预防性养护 桥涵的预防性养护是指通过经常、定期和特殊检查,随时对桥涵现状进行正确评定,在桥涵使用期内通过对桥涵进行养护,只进行局部修整,就能确保桥涵始终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进而延长桥涵的使用年限。 桥涵预防性养护内容 桥面铺装、排水系统、人行道、栏杆、护栏、防撞墙、伸缩缝、桥涵结构、墩台基础、锥坡、翼墙等设施的检查、保养、维修。 桥涵预防性养护要 求 ⑴桥涵外观整洁,桥面铺装坚实平整、横坡适度,桥头连接顺适,排水畅通,结构完好无损,标志、标线等附属设施齐全完好。 ⑵应有对付洪水、流冰、泥石流和地震等灾害的防护措施,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⑶养护作业和工程实施应注意保障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及环境保护。 桥涵预防性养护质量标准 桥涵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H112020)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202020)表 — 1 的规定,技术状况 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 (BCI)评价。 桥 涵预防性养护措施 ⑴建立桥梁管理系统和桥梁数据库。 加强对桥涵技术状况的检测,实施桥涵病害监控,对桥涵技术状况作出正确评价,全面掌握桥涵技术状况、病害发展过程。 科学决策桥涵的维修养护对策,使有限的养护经费得到最优化使用。 ⑵建立健全桥涵的检查、评定制度。 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定期对桥涵进行全面的检查,评定桥涵使用功能;对出现病害或有可能出现病害的桥涵进行特殊检查,以确定发生病害的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 ⑶做好桥涵构造物的养护维修工作。 根据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结果,对桥涵进行全面的评定,依据评定结果安排是否需要进行特殊检查。 最后依据评定结果,确定桥涵是做预防性维修、病害防治,还是进行大中修。 ⑷建立长期有效的桥涵管养责任制。 安排专人负责桥涵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桥涵的巡视与检测制度,并做好桥涵经常检查记录。 建立养护档案,掌握桥涵技术状况,较早发现缺损和异常情况,提出养护措施,保证行车安全,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不发生突然塌桥事故,避免灾难性事件发生。 隧道预防性养护 隧 道预防性养护的内容 洞身、洞门、路面和两端路堑、防护设施、排水系统、洞口减光设施以及通风、照明、标志、标线、监控、消防、防冻、消音等设施的检查、保养、维修和加固。 隧道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⑴及时扫除隧道内垃圾,清除结构物脏污,清理 (疏通 )排水设施,保持结构物外观的干净整洁。 ⑵定期结构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掌握结构技术状况,判定结构物功能状态,确定相应的养护对策和措施。 ⑶及时预防性的对结构物进行保养、维修,修复结构物轻微破损,经常保持结构物完 好状态。 ⑷及时清洗隧道内的标志、标线,对破损严重的标线及时补划,保持其清晰、醒目。 ⑸机电设施以及其他有关设施要经常保持完好,发现损坏或丢失,及时修复或补换。 隧道预防性养护的质量标准 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H122020)及《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H202020)表 — 1 的规定,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 (BCI)评价。 表 — 1 桥涵、隧道分级标准 项目 技术状况评定等级 计量单 位 单位扣分备注 桥梁 一、二 座 0 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H112020)的评定方法,五类桥梁所属路段的 MQI=0 三 40 四 70 五 100 隧道 S:无异常 座 0 采用《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H122020)的评定方法,危险隧道所属路段的 MQI=0 B:有异常 50 A:有危险 100 采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H112020)的评定方法,危险涵洞所属路段的 MQI=0 较差 40 差 70 危险 100 隧道预防性养护措施 ⑴建立健全隧道各类结构经常检查 、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制度,采取先进的检测和评价手段,保证检测与评定结果准确可靠。 ⑵根据结构检查结果,针对病害产生的原因,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方案。 ⑶维修完成后,要适时进行跟踪观察和监测,了解处治效果。 沿线设施预防性养护 公路沿线设施是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环保设施等的总称。 它对提高公路服务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交通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沿线设施应经常保持完整、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沿线设施预防性养护内容 沿线设施包括 :交通 安全设施、公路标志、路面标线、监控和通讯设施、收费设施、养护房屋、防护设施、绿化以及其他设施等。 沿线设施预防性养护要求 路面各种标线、导向箭头及文字标记,应及时清洗和恢复,经常保持各种标线、标志完整无缺,清晰醒目。 辅助和加强标线作用的突起路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