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10601字投稿:秦涩涪内容摘要:

承口壁,手扳葫芦反 力端可用钢丝绳,卡扣等固定于临时方木,合拢时两只手扳葫芦应同步拉 动,使管节合拢。 管子承插就位,应进行下列检查:复核管节的高程(标 高)和中心线。 高程有误差时利用吊车系管点动找准;高时用特别小铲除 去砂层, 低时塞入砂料并用小锺击实。 检查承插口之间的间隙为 9mm~15mm。 接口处采用 O 形橡胶圈密封。 之后对接口进行检查,检查承口插口的位置 是 否符合要求,用钢板尺伸入承插口间隙中检查胶圈位置是否正确到位。 检查井施工 施工前按图纸要求放样,对 照图纸找出井位中心 和正确的砌筑方位,之后要复核基础面高程等系列参数否符合要求。 为保 证检查井不渗水,在底板初凝后,按井位尺寸先砌筑检查井一至二层砖, 等安管后,再进行检查井的砌筑成型。 检查井砌筑时,做到灰缝饱满、平 整、抹面光滑,不空鼓,无裂缝。 禁止用灌浆法砌筑。 闭水试验 管道安装完毕, 还土之前应进行闭水试验, 验收标 准具体做法如下: 胸腔还砂全部完成后即 可进行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 2m,如上游管道内顶 水位由于井室限制< 2m(但不得< 时,其允许渗水量可按:水位< 2m 的允许渗水量 =√H/2允许渗水量, H 为上游管内顶至试验水位的高度 (单 位为 m)。 闭水试验应在管道与检查井灌满水经过 24 小时后再进行, 对渗水量的测量时间 ≮ 30min。 实测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q=W/TL。 q― 实测渗水量( L/ minm) W― 补水量( L) T― 观测时间( min) L― 试验段长度( m) 允许渗水量 D=400, 20m3/dkm、 D=500, 22m3/dkm、 D=700, 26m3/dkm。 沟槽回填 回填前需取有代表性的土样做击实试验, 确定重型击 实指标。 回填时将槽内积水排除干净,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大的块状 物。 回填土的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当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时,根据天气、 现场情况,采用晾晒或掺拌石灰粉的措施,以达到回填土的最佳含水量。 沟槽两侧须同时回填,且两侧高差不得超过 30 ㎝。 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 石块。 分段回填时,相邻段的接茬应呈阶梯状,且不得漏夯。 胸腔土 密实 度为 95%以上,管顶以上 50 ㎝范围内填土密实度为 87%以上。 每层回填完 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检查、试验员检验认可后方准进行下层回填工作。 箱涵施工 基坑开挖 开挖时以机械挖掘为主,人工配合修整,在沟槽底版宽 度范围两侧各 1m 处设置明沟排水,明沟深 50cm 宽 50cm,沟底垫瓜米碎石, 每隔 30m 左右设积水井一个,沟槽内积水通过明沟流入积水井,然后用泵 抽排走。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为:垫层 钢筋混凝土底板 —浇筑墙体 — 吊装顶板 —回填 垫层:清挖基坑至设计标高,报监理确认后,立即按图纸要 求进行垫层的施工。 碎石垫层以人机配合,即石料用吊车吊下,人工摊铺 成型,垫层 C10 素混凝土,人工摊铺震捣成型。 为防止砼浇筑时止水带位 置改变,止水带用专用挡头模固定,砼振捣时在止水带处细心操作,做到 既要振捣,又不改变止水带位置。 钢筋混凝土底板 箱涵沟槽的几何尺寸和标高验收合格后, 才能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延续时间应 使混凝土表 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浇筑完毕后应在 3~5 小时内用麻袋覆盖并及 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14 天。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组织检查,确保 支架牢固,模板严密稳固,钢筋摆放正确、扎牢。 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 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及平板式振动器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超振,混凝土振 捣到密实为止。 墙体浇筑 混凝土底板浇筑后两三天达到一定强度便可以进 行墙体和顶板的施工。 难度较大的部位是墙身的折角部位的浇筑易产生气 泡,其主要原因是斜表面尺寸较大,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气泡垂直上浮 到了斜面模板位置,既不能被吸收又无法排走。 若采用木模板或在钢模板 上钻些小孔,都不失为减少气泡孔较有效的办法。 浇筑中应注意浇筑高度, 混凝土的配比、控制好坍落度值等问题。 顶板吊装 盖板由预制场地运至现场,在运输中保证其干净 无碰撞,用 25T 吊车吊装,第一次吊装完毕,且沟槽土方回填完后,下段 盖板吊装则在已安装盖板的箱涵上做吊装平台,然后进行下段盖板的吊装。 满水试验 待到墙体和顶板达到设计值的 95%时方可拆除墙体的 模板并进行满水试验力争一次合格。 回填 待墙体强度 100%达到设计要求时,盖板安 装完毕,进行回 填施工,回填时对称进行,利用小型振动夯分层夯实,直至达到要求的密 实度为止。 道路工程 路床压实 将土方回填至设计标高后使用自行振动压路机进行碾 压。 碾压速度在 3~4km/小时。 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以 12 吨压路机碾 压无明显轮迹经测试密实度达到 95%重型击实标准时, 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 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幅范围内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 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轮迹要重叠,使每层均匀 的压实到规定 的密实度为止。 碾压成形并验收合格后,应在潮湿状态下养生 7 天。 水泥稳定碎石基础 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比为水泥:碎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