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_e42-20xx资料内容摘要:

0. 3 68. 5 2. 3 99. 7 0. 3 0. 3 1. 18 8. 2 0. 3 100. 0 0. 0 7. 9 0. 3 100. 0 0. 0 0. 0 0. 6 0. 5 0. 0 100. 0 0. 0 0. 2 0. 0 100. 0 0. 0 0. 0 0. 3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15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75 0. 0 0. 0 100. 0 0. 0 0. 0 0. 0 100. 0 0. 0 0. 0 筛底 m底 0. 0 0. 0 100. 0 0. 0 0. 0 100. 0 0. 0 筛分后总量∑ mi(g) 2997. 8 100. 0 2998. 2 100. 0 损耗 m5(g) 2. 2 1. 8 损耗率( %) 0. 07 0. 06 水 筛法筛分结果和计算 按式( T03023)、( T03024) 计算 粗集料中 筛下部分 质量 P0。 075, 记入表 T0302— 3中 , 精确至 %。 当两次试验结果 P0。 075的差值超过 1%时,试验 应重新进行。 =m3m4 = 式中: P0。 075— 粗集料中小于 的含量(通过率)( %) ; — 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 部分的 质量( g); m3— 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 ( g); m4— 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 g)。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 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记入表 T03023 之第( 1)栏, 若损耗率大于 %,应重新进行试验。 m5=m3(∑ mi+ ) 式中: m5— 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 g); m3— 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 g); m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 g); i— 依次为 、 „„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 m 底 — 水洗后得到的 以下部分质量( g),即( m3 m4)。 计算其它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计算方法与 干筛法相同。 当干筛时筛分有损耗时,应按 方法从总质量中扣除损耗部分(见报告示例),将计算结果分别记 03023之第( 2)、( 3)、( 4)栏。 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记入表 T03023 之第( 5)栏。 表 T03023 粗集料 水筛法筛分记 干燥试样总量m3( g) 第 1 组 第 2 组 平均 3000 3000 水洗后筛上总量 m4( g) 2879 2868 水洗后 mm 筛下量 0.075( g) 121 132 通过率 ( %) 筛孔 尺寸 ( mm) 筛上 重 mi ( g) 分计 筛余 ( %) 累计 筛余 ( %) 通过百 分率 ( %) 筛上 重 mi ( g) 分计 筛余 ( %) 累计 筛余 ( %) 通过百 分 率 ( %) 通过 百 分 率 (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5) 19 5. 0 0. 2 0. 2 99. 8 0. 0 0. 0 0. 0 100. 0 99. 9 16 696. 3 23. 2 23. 4 76. 6 680. 3 22. 7 22. 7 77. 3 76. 9 13. 2 882. 3 29. 4 52. 8 47. 2 839. 2 28. 0 50. 7 49. 3 48. 2 9. 5 713. 2 23. 8 76. 6 23. 4 778. 5 26. 0 76. 7 23. 3 23. 4 4. 75 343. 4 11. 5 88. 1 11. 9 348. 7 11. 6 88. 3 11. 7 11. 8 2. 36 70. 1 2. 3 90. 4 9. 6 68. 3 2. 3 90. 6 9. 4 9. 5 1. 18 87. 5 2. 9 93. 3 6. 7 79. 1 2. 6 93. 2 6. 8 6. 7 0. 6 67. 8 2. 3 95. 6 4. 4 59. 3 2. 0 95. 2 4. 8 4. 6 0. 3 4. 6 0. 2 95. 7 4. 3 4. 3 0. 1 95. 3 4. 7 4. 5 0. 15 5. 6 0. 2 95. 9 4. 1 3. 8 0. 1 95. 5 4. 5 4. 3 0. 075 2. 3 0. 1 96. 0 4. 0 4. 0 0. 1 95. 6 4. 4 4. 2 筛底 m 底 0 0 筛分后总量∑mi(g) 2878. 1 96. 0 2865. 5 95. 6 损耗 m5(g) 0. 9 2. 5 损耗率( %) 0. 03 0. 09 扣除损耗后总量( g) 2999. 1 2997. 5 注:如筛底 m 底 的 值不是 0,应将其并入。 7 报告 筛分结果经各筛孔的质量通过 百分率表示,宜记录为表 T03022 或表 T03023 和格式。 对用于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用的集料,宜绘制集料筛分曲线,其横坐标为筛孔尺寸的 0.45 次方(见表 T03024),纵坐标为普通坐标。 (图形见规程 P16 页) 表 T03024 级配曲线的横坐标(按 x=) 筛孔 di(mm) 0. 075 0. 15 0. 3 0. 6 1. 18 2. 36 4. 75 横坐标 x 0. 312 0. 426 0. 582 0. 795 1. 077 1. 472 2. 016 筛孔 di(mm) 9. 5 13. 2 16 19 26. 5 31. 5 37. 5 横坐标 x 2. 745 3. 193 3. 482 3. 762 4. 370 4. 723 5. 109 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每号筛上筛余量的试验结果,报告集料级配组成通过百分率及级配曲线。 条文说明 在国外的集料筛分试验中,用于 公路工程 的粗集料、细集料,一般都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个试验方法,用一份集料进行干筛, 代表性的是美国 ASTMC13 AASHTOT27 适用于干筛, ASTMC117 或 AASHTOT11 适用于水 筛。 然而在我国历来不管水泥混凝土集料或沥青路面集料,都直接采用干筛方法, 筛通过量不经水洗确定,所以是不准确的。 它对水泥混凝土材料来说问题不大,但对沥青混合料来说,集料表面沾附的 矿粉筛不下来,配合比设计时不算进去,对配合比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直接影响添加矿粉的数量,所以仅仅对矿粉用水洗法还不够,对其它粗集料、细集料也必须由水洗法测定小于 的含量。 另外,在施工现场用溶剂抽提法测定油石比及矿料级配时,颗粒上的粉料都经过溶剂冲洗,计入矿粉中,如果材料筛分是不计沾附的粉料含量时,两次筛分就不一 致,必然造成误差。 所以本次修订时,沥青路面集料的筛分试验无论对粗集料、细集料的原材料筛分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或者在沥青厂从拌和机二次筛分后热料仓取样筛分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都要求分别进行水洗法和干筛法,以准确确定 通过率。 干筛法仅适用水泥混凝土用集料,试验时请务必注意。 筛分时,对 1min 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数值要求,国内外的试验方法并不统一,例如美国要求到 %为止,日本要求到 1%为止,也有要求 %的(如我国台湾),实际上也不过是一种经验性的观察,不可能真正去称量, 本次统一为 %。 在国外的水筛试验方法中,也常用一种快速试验方法。 试验时用两份试样,一份集料水洗专门测定 75mm 通过率;另一份集料直接进行干筛,或用火炒烘干后干筛,确定各个粒级的含量或通过百分率,这样可以节省试验时间。 考虑到小于 部分的含量与粗集料总量相比是很少的,在计算粗集料筛 余量时就忽略掉沾附在集料上用干筛法不下去的小于 的部分。 这对于规格化和粗集料往往是可以的, 2000 年版的方法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编写的。 但是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集料中的细粉量较多 ,例如集料混合料的 情况就是这样,计算时不把这部分考虑进去会有大的误差。 也有不少试验人员对此计算 方法提出意见 .本次修订时,为避免这种混乱,不再采用两份试样分别干筛和水筛,也不允炒干,要求直接用水筛后的筛上部分烘干再干筛,然后一起计算,就不会产生混乱了。 这样,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粗集料,实际上也适用集料混合料,如基层集料混合料、沥青拌和楼第二次筛分的集料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等。 集料混合料中不仅含有粗集料、也有细集料、矿粉,甚至还有土。 T03032020 含土粗集料筛分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 的颗粒组成。 注:如天然的砂砾土、碎石土以及中低级路面的材料,粘性土颗粒包覆在砾石 (碎石 )和砂颗粒 上。 T0302 的方法不适用于这类 材料。 2 仪具与材料 ( 1) 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 2) 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 %。 ( 3) 烘箱:能保持温度 105℃ 177。 5℃。 ( 4) 容器:能在此容器内剧烈搅动试样而不会使试样或水损失。 ( 5) 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 试验准备 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 T03031 要求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 T03031 筛分用的 试样质量 公称最大粒径 (mm) 75 63 19 16 试样质量不少于 (kg) 10 8 5 4 2 1 1 4 含土粗集料筛分 试验步骤 将试样放在浅盘内,并一起放到温度保持在 105℃ 177。 5℃ 的烘箱内烘干 24h177。 1h。 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冷却后称重,准确至样品质量的 %,用 m1 (g) 表示。 将试样放到容器内,向容器内注水,淹没试样。 剧烈搅动容器内的试样和水,使粘在粗颗粒上的小于 的颗 粒完全分离下来,并悬浮在水中。 在需要试验细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时,将容器内的悬浮液倒在 筛孔的筛上,筛下放一接受 悬浮液的容器。 将筛上剩余料回收到清洗容器内。 重复上述步骤至清洗容器内的水清洁。 将洗净的集料放在浅盘内,并一起放于温度为 105℃ 177。 5℃ 的烘箱内烘干 8h~12h。 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其质量,准确至原样品质量的 %,用 m2 (g) 表示。 按 T0302 的方法对试样进行筛分 (干筛 )。 将容器内的悬浮液澄清,使细土沉淀。 在沉淀过程中分 数次将上层的清水细心倒出,注意勿倒出沉淀物。 待容器底部的细土风干后,取出粉碎并拌匀,从中取出一部分做液限和塑性试验。 取部分风干细土放在 105℃ 177。 5℃ 的烘箱内烘干 24h177。 1h,冷却后,称量 100g,用 m3 (g) 表示。 将烘干细土放到一容器内,向容器内注水,并剧烈搅动容器内的水和土,使小于 的颗粒与 0.075mm~ 的颗粒分离。 将悬浮液倾倒在 筛孔的筛上,继续清洗筛上的剩余料,直到筛下的洗液清洁为止。 将筛反扣过来用水仔 细冲洗入浅盘中,放在 105℃ 177。 5℃ 的烘箱内烘干 8h~12h,冷却并称质量,用 m4 (g) 表示。 在不需要试验细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时,可直接将悬浮液倾倒在 筛孔的筛上,反复清洗容器内的集料,直至容器内的水洁净。 按 的方法将筛上的清洁料收回,与容器内的清洁料一起烘干,冷却,并称其质量,用 m5 (g) 表示。 按 T0302 的方法将烘干的集料进行筛分。 5. 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步骤 按 T0302 的水洗方法测定 筛分部分的含量(通过率)。 6 计算 按式 (T03031)计算小于 的颗粒含量。 C=(m1m2)/m1 100 式中: C— 小于 的颗粒含量 ( %) ; m1— 烘干试样的质量 ( g) ; m2— 筛孔筛上集料的烘干质量 ( g) ; 按 (T03032)计算细土中小于 的颗粒的含量。 式中: F′ — 细土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 ( %) ; m3— 细土的烘干质量 ( g) ; m4— ~ 颗粒的烘干质量 ( g)。 按式 (T03033)计算整个集料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 F=C F′ 式中: F— 整个集料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 ( %)。 按式 (4)计算集料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 G= m1m5/ m1 100 式中: G— 集料中小于 的颗粒含量 ( %) ; m5— 筛上全部集料的烘干质量 ( g)。 条文说明 必须注意,采用本方法淘洗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