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考试试验员加工程师复习题精讲大全内容摘要:

境中配制普通水泥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普 通水泥 200. 水泥混凝土路面应选择优先选用普通水泥 201. 根据经验 ,水泥强度等级与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大致有 ~ 的配关系 202.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 选用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同时不得超过钢筋间 最小净距的 3/4 203.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集料的特性 204.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其含义即具有 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205. 抗渗混凝土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 P6 级的混凝土 206.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抗弯拉强度为指标 207. 按现行规范要求水泥混凝土试模应定期进行自检 ,自 检周期宜为三个月 208. 测定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试验方法 ,采用贯入阻力法 209. 一般来说 ,坍落度小于 10mm 的新拌混凝土 ,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210. 当水泥一定时 ,水泥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 ,获得的强度越小 211. 按现行技术规范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集料可分为 I 类 ,II 类和 III 类 ,其中 I 类集料用于强度等级大 于 C60 的混凝土 212. 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指标划分的 213. 沥青 25℃ 条件下针入度试验 ,要求标准针及附件总质量为 100g 214. 沥青环球法软化点试验 ,要求加热起始温度为 5℃ 215. 测定沥青 10℃ 条件下的延度 ,应选择 5cm/min 216. 沥青密度试验温度为 15℃ 217. 某沥青软化点实测结果为 ℃ ,试验结果应记作 ℃ 218. 石油沥青软化点的化学组分中 ,沥青质的对沥青和热定性 ,流变性和粘性有很大的影响 219. 石油沥青软化点的化学组分中 ,蜡在低温能结晶析出 ,降低沥青的低温延展能力 220. 由于沥青没有明确的固化点和液化点 ,通常将规定试验条件下其硬化点和滴落点之间温度间隔的 定义作沥青软化点 221. 软化点可以反映沥青的热稳定性 ,又可以表征沥青和条件粘度 222. 针入度指标可以反映沥青的感温性 ,又可以划分沥青的胶体结构 223. 为兼沥青高 温和低温的要求 ,一般宜选用针入度指数 PI 为 1~+1 沥青作为路用沥青 224. 针入度指数 PI 为 2~+2 的沥青属于溶一凝胶型结构 225. 气候分区为 141 的地区 ,第一个数 1 代表高温气候区 ,132 的地区 ,数字 3 代表低温区 226.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划分中 , 高温气候公区采用工地所处地最近 30 年内最热月份平均日最高气 温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分区一级指标 ,并且划分了 3 个区 227. 针入度指数越大 ,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小 228. 若取来的沥青试样含有水份时 ,首先应放入烘箱 ,在 80℃ 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加热 ,至沥青全 部熔化后 供脱水用 229. 为防止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沥青试样在灌模过程中 ,若试样冷却 ,反复加热不得 2 次 230. 当石油沥青试样中含有水分时 , 沥青试样应在温度不超过 100℃ 的条件下 , 仔细进行脱水至无泡沫为止 231. 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划分的 ,90 号沥青的针入度要求范围为 80~100() 232. 针入度范围在 50~149 之间的沥青 ,同一试样三次针入度平行试验结果极差的允许差值为 4() 233. 同一沥青试样针入度试验要求 3 次平行试验 234. 制备沥青针入度试验试样时 ,应将沥青注入盛样中 ,若采用小盛 样 ,在 15~20℃ 室温中冷却 1~,然 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中 1~ 235. 测定同一试样沥青软化点 ,应平行试验 2 次 ,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要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 ,取 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 ,准确至 ℃ 236. 制备沥青延度试样需要使用甘油滑石粉隔离剂 ,现行试验规程建议的配制比例为甘油与滑石粉的质量 比为 2:1 237. 制备沥青延度试样时 ,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仔细注入 8 字形试模中 ,在室温中冷却 30~40min 后 ,置于 规定试验温度 177。 0 .1℃ 的恒温水槽中保持 30min ,然后取出 刮平试样表面 238. 测定沥青延度 ,应将制备好的沥青试件连同底板移入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槽中怛温 1~ 239. 如沥青延度 3 个测定值结果中 ,有 1 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 100cm 时 ,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 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 , 则取 3 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 , 若平均值大于 100cm,记作 100cm 240. 沥青延度薄膜加热试验后 ,残留物的全部试验必须要加热后 72h 内完成 241. 粘稠石油沥青的密度试验过程中 ,将准备好的热熔沥青试样仔细注入比重瓶中 ,加入高度约至瓶高的 2/3 242. 粘稠石油 沥青的密度试验 ,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要求为 243.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是用于评定沥青与集料的抗水剥离能力 244. 对同一种料源 ,集料最大粒径既有大于又有小于 的集料时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应取大于 集料的水煮法试验为标准 245. 闪点指标表征粘稠沥青的使用安全性 5 246. 目前使用效果比效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类改性沥青 SBS 改性沥青 247.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连续型或间断密级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大致在 3%~6%之间 248. 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空隙率往往大于 18% 249. 工程中常用的沥青混凝土 是典型的密实一悬浮结构 250. 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的区别在于 余空隙率不同 251. 密实 —— 悬浮结构采用连续型密级配 ,这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较差 252. SMA 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断型密级配形成密实 —— 骨架结构 , 减缓了夏季高温车辙的形成和冬季低温开裂 的出现 ,是一种良好的路面结构类型 253. 当低温抗拉强度不足时 ,沥青混合料就会出现裂缝 254.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评价指标为动稳定度 255. 车辙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能 256. 冻融劈裂试验的目的是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57. 动稳定度指将沥青混合料制成 300mm300mm50mm 的标准 试件 , 60℃ 的温度条件下 , 在 以轮压 的轮子 ,在同一轨迹上作一定时间的反复行走 ,形成一定的车辙深度 ,计算试件变形 1mm 所需试验车 轮行走的次数 258. SMA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动稳定度的技术标准要求不小于 3000 次 /mm 259. 测定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试验是残留稳定度试验 26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要求试件加载速度为 50mm/min177。 5mm/min 261.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的试验温度的是 60℃ 262. 制备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 ,大约需要称取 1200g 热拌沥青混合料 263. 沥青混合料标准马歇尔试件 ,大约 需要称取 177。 264. 制备一组马歇尔试件的个数一般为 4~6 个 265. 对于集料吸水率不大于 3%的沥青混合料 ,其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测定 266. 测定吸水率不大于 2%的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可采用表干方法测定 267. 测定马歇尔试件稳定度 ,要求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件至测出最大荷载值时的时间不得超过 30S 268.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制作马歇尔试件时两面应各击 75 次 269. 一组马歇尔试件的个数为 5 个 ,则 5 个测定值中 ,某个数值与其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 倍时 ,该 测定值应予舍弃 270. 计算残留稳定度需要测定试件浸水平 48h 后马歇尔稳定度 271. 采用真空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若抽气不干净或试样不干燥 ,测得的结果将分别偏小 , 偏大 272. 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 ,称取试件水中质量时 ,应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约 3~5min 27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 ,沥青含量指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质量之比 274. 随沥青含量增加 ,沥青混合料试件毛体积密度将呈抛物线变化 275. 随沥青含量增加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稳定度将递减 276. 随沥青含量增加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空隙率递减将递减 277. 沥青单混合料中常用填料大多是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 基性岩石经磨细得到的矿料 278. 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 ,对于最大粒径大于 的集料应采用水煮法 279. 当采用水泥 ,石灰等作沥青填料时 ,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 2% 280. 一般情况下 ,最佳沥青用量 OAC 可以取 OAC1~OAC2 的中值 281. 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碱性填料的原因是可以与沥青形成较为发达的结构沥青 282.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不宜使用粉煤灰作为填料 283. AC—— 13 型细粒式沥青混合料 ,经过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为 %,换算后最佳沥青含量为 % 284. 沥青路面试验路铺筑属于施工准备阶段 285. 确定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