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某省地节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规划 建筑 方案 和建设规模 规划设计 依据 《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1620xx); 《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xx) ;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 商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 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建筑 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思想 ( 1) 合理利用土地,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 2)以人为本, 结构清晰,力求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具有较高生活品位的现代化 商业及 居住社区。 总平面布置 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长边为东西向,且平面功能较多,一、二层为商铺,三、四层为酒楼, 四层以上 南北 为住宅,中间为办公。 为了解决复杂的人车流线,避免人流的相互干扰,在地块的西北角和西南角分别设置酒楼入口和办公入口,同时在东侧沿基地边缘设置一条消防车道,在满足了消防需要的同时,为住宅部分提供了相对隐蔽的入口,很好的解决了交通问题。 建筑根据道路走向进行总平面布置,不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为城市沿街面提供了良好的 景观。 单体设计 整个商厦功能较为复杂,一、二层为商铺,通过沿街入口进入;三、四层为酒楼,通过西北角的街道厅进入,由于两条主干道在基地西北角交汇,因此,在此方向设置酒楼入口有助于提高酒楼的商业价值;四层以上为办公及住宅。 办公楼位于住宅楼中间。 由于面积和高度不同,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感,在办公楼上方将住宅连接起来,对其形成一个包围的趋势 ,使建筑作为安庆 X 大门的概念在体量上表现出来。 立面处理上手法简洁、大气,主要强调横向线条的运用,加强建筑的整体感。 住宅部分重要采用白色墙面,办公部门则蚕采用铝 板和玻璃幕墙的交错使之成为视觉中心。 住宅和办公采用空中花园进行连接,在立面上形成过度和层次感,使建筑显得空透、活泼,同时还能提高建筑的档次,必然形成建筑的亮点。 商业部门采用空透的玻璃和横向百玻幕墙的交错使之成为视觉中心,商业部门采用空透的玻璃和横向百叶活跃商业气氛,通过体量和线条的穿插,表达了现代建筑的个性。 户型采用一梯两户错层形式,面积为 138 平方米,空间变化丰富,户型合理实用,且利用屋顶做绿化,为住户提供了很好的景观。 竖向设计 本工程 + 相当于黄海高程 米,室内外高差 米,一、二层层高 米,三、四层层高 米。 四层以上为办公和住宅。 办公部门为五层,每层层高 米;住宅部分为十层,每层层高为 米,建筑总高度为 米。 消防 设计 本工程地上十 五 层,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在建筑四周设环行消防通道,宽度 米。 消防控制室设在地上一层,其他防火构造按照规范设置。 结构设计 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 框架 剪力墙结构,结构使用年为 50 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电气、给排水设计 在地下设计变 电室、消防水池、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其线路通过管井通向各层。 建设内容 项目概述 项目规划总用 地 5839 平方米。 规 划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 平方米,商 铺 建筑面积 平方米, 酒楼建筑面积 平方米,办公面积 平方米,地下室面积 平方米,架空层 (公建) 面积 平方米。 主要 技术经济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 详见表 51。 序号 项目名称 指标 备注 1 规划用地总面积 5839 ㎡ 2 规划总建筑面积 ㎡ 其 中 规划住宅建筑面积 ㎡ 商铺面积 ㎡ 办公面积 ㎡ 酒楼面积 ㎡ 地下室 ㎡ 车库 公建面积 ㎡ 架空层 3 容积率 4 绿地率 31% 5 规划总居住人口 350 每户按 人计算 6 规划总住户数 100 第 六 章 环保 与节 地、节能、节水、节材 环境保护 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染防治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86)国环字第 003 号 ( 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66)二级标准 ( 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xx)Ⅲ类标准 ( 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Ⅰ类标准 ( 8)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J3082—— 1999) ( 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 10)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 20xx) ( 11)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 ( 1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治理措施 ( 1)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590),遵守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环境管理规定,强化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高噪声源施工机械,尽可能安排在昼间作业,减少夜间施工频次,夜间施工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征求同意后方可施工。 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同时作业的高噪声施工机械数量,最大限度地减轻声源叠加的影响; :合理调整施工现场的布局,尽量将高噪声源设备远离居民楼等敏感点,切实减缓施工期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 2)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对裸露地面、施工现场道路、堆料场地、作业场所等易起尘点适量进行洒水抑尘,减少扬尘产生量。 根据类比调研,在施工时适量洒水可减少约 70%的扬尘产生量,施工期洒水抑尘作用类比监测数据。 :对较易起尘的散装物料(尤其是散装水泥、黄砂 等)堆置应设置专用库区,避免风蚀扬尘影响大气环境;施工阶段,废土石应集中堆放,并及时运往及置场。 ( 3) 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在拟建项目场地,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性废水及地表径流,废水经沉淀后,补充施工用水或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 、设临时排水沟渠:施工场地四周修建挡土墙,并设临时排水沟渠导排废水,注重节约用水,减少水土流失产生量。 :施工人员集中宿营,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宿营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 ( 4) 施工 垃圾 :拆迁及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砂石等建筑垃圾要分类回收处置,不宜回收的无害固废可回填平整场地;少量多余施工弃土要及时运往由环卫部门指定的处置场堆荐。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由环卫单位清运或定期送往城市垃圾中转站,最终由环卫部门集中处置。 建成后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 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区内排水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由于生活污水污染物成分较为简单,因此各部分产生的生活污水,可由各建筑物内的排水管网统一收集。 经三格化粪池处理后再排入市政排 水管道 进入长江安庆段。 ( 2)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生活垃圾和商铺、办公垃圾,包括塑料、废纸、金属、玻璃和织物等,以及餐厨垃圾等。 设计一定数量的垃圾收存堆放点,要做到分类堆放,并要求及时清运,避免造成垃圾二次污染。 要防止冬季由于风力较大而形成垃圾飞散,夏季由于气候炎热容易导致有机餐厨垃圾腐败变质,滋生蚊蝇,因此,对于不同季节的垃圾要做到妥善处置,做好灭杀蚊蝇和消毒工作,并要求及时清运。 为消除垃圾污染,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减轻对环境的影响,采取如下措施:实现垃圾带装化,要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 区域 内公共场地要及时清扫、全日保洁、定期消毒 ; 在每层楼设立立即收集间,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将其运送到垃圾转运站,并最终由环卫部门负责集中处置。 ( 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交噪声标准的设备。 采用吸声、消音技术:对生产噪声大的设备应放置在单独的构筑内,周围可附吸声材料,通过隔声、吸声减少噪声强度。 : 空调 支架作弹性支撑连接。 :避免放置在邻近居民住宅的一侧。 :采用双层窗 , 室内噪声可降低 20— 25dB( A)。 改进窗的隔声措施如增加玻 璃及空气层厚度或采用真空层还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