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8气体实验定律(ⅱ)第1课时内容摘要:
三个过程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2- 8- 4 课堂讲义 • A. a→ d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加 • B. b→ d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 • C. c→ d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加 • D. a→ d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 • 答案 AB • 解析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某种状态变化时 , 若体积不变 , 在 p- T图中 , 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 斜率的大小与气体的体积有关 , 斜率越小 , 体积越大;斜率越大 , 体积越小 . 课堂讲义 • 二 、 等压变化与盖 —吕萨克定律 • 1. 盖 —吕萨克定律的表述 ( 1 )V 1T 1=V 2T 2= C ( 恒量 ) ( 2 )VT=Δ VΔ T 课堂讲义 2 . V T 图中的等压线 如图 2 - 8 - 5 所示为 V T 图中的等压线,这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直线斜率 k =VT= C ,斜率越大,常量 C 越大,压强越小.在图中给出的四条等压线的关系为:p 1 p 2 p 3 p 4 . 图 2- 8- 5 课堂讲义 • 例 3 一容器中装有某种气体,且容器上有一小孔跟外界大气相通,原来容器内气体的温度为 27 ℃ ,如果把它加热到 127 ℃ ,从容器中逸出的空气质量是原来质量的多少倍。 答案 14 倍 课堂讲义 解析 设逸出的气体被一个无形的膜所密闭,以容器中原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 V1= V , T1= 3 0 0 K ;末态 V2= V + Δ V ,T2= 4 0 0 K ,。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28气体实验定律(ⅱ)第1课时
相关推荐
号表示空气向外释放热量 , 即空气向外界传递的热量为 5 104 J. 课堂讲义 • 借题发挥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 (1)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者是哪个热力学系统 . • (2)分别列出物体 (或系统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外界对物体 (或系统 )所做的功或物体 (或系统 )对外所做的功 . • (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Q+ W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 •
力学第一定律 ΔU= W+ Q= (- 6 105J)+ ( 105J)=- ,说明气体的内能减少了.所以,气体内能减少了 105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所以气体的体积膨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分子势能增加了. (3)因为气体内能减少,同时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分子平均动能减少. 分类突破 • 二 、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 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 ,
/ m ol = 10-5m3/m ol ,水分子数: N =VNAV0= 103 10- 6 1023 10- 5 个≈ 3 1025个. (2) 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有V0NA=16π d3,可得水分子直径: d = 36 V0π NA= 36 10- 5 1023 m = 4 10- 10 m . 分类突破 针对训练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 M ,密度为 ρ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
外力为零 , 即此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差 Δp= p1-p2= , 两部分气体的压强都增大, 若 Δp1Δp2, 水银柱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 ,应向上移动 , 若 Δp1Δp2, 水银柱向下移动 ,若 Δp1= Δp2, 水银柱不动 . 所以判断水银柱怎样移动 , 就是分析其合力方向 , 即判断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哪一个增大得多 . • 假设水银柱不动 , 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容变化,
粒盐磨成细盐,而细盐仍是形状规则的晶体,在放大镜下能清楚地观察到,故 C错;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故 D对. 课堂讲义 • 针对训练 某一固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 那么它 ( ) • A. 一定是晶体 B. 一定是非晶体 • C. 是多晶体 D. 不一定是非晶体 • 答案 A • 解析 无论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 课堂讲义 • 例 2
解析 由题图可知,将每个二硫化铁分子看做一个立方体,四个小立方体并排边长之和为 4 d ′ = 4 c m ,所以平均每个小立方体的边长 d ′ = 1 c m .又因为题图是将实际大小放大了 3 107倍拍摄的照片,所以二硫化铁分子的小立方体边长为: d =d ′3 107 =1 10- 23 107 m ≈ 10- 10 m . 所以测出的二硫化铁分子的体积为: V = d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