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3-1-2认识传感器内容摘要:
阻值大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 温度变化,阻值有明显变化. ( 2) 作用:热敏电阻可以将温度的高低这个热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 3) 分类:热敏电阻一般用人工合成的新型陶瓷材料制成.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热 敏电阻所用材料根据其温度特性可分为三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临界温度热敏电阻. 正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 ( P TC ) ,它的电阻随温度上升而增加. 负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 ( NTC ) ,它的电阻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临界温度系数的热敏材料 ( CTC ) ,它的电阻在很小的温度范围( 临界 ) 内急剧下降. ( 4) 热敏电阻的用途 热敏电阻器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 ① 利用电阻 — 温度特性来测量温度,控制温度和元件、器件、电路的温度补偿; ② 利用非线性特性完成稳压、限幅、开关、过流保护的作用; ③ 利用不同媒质热耗散特性 的差异测量流量、流速、液面、热导、真空度等; ④ 利用热惯性作为时间延迟器. 金属热电阻 有些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样的电阻也可以做成传感器,称为热电阻. 金属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金属热电阻也是将温度的高低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的比较 热敏电阻 金属热电阻 特点 电阻率随温度改变 而改变 电阻率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 制作材料 半导体材料,氧化锰等金属氧化物 金属铂 优点 灵敏度好 化学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大 作用 将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 量 【典例 1 】 关于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非电学量 → 敏感元件 → 转换电路 → 电学量 → 转换元件 B .电学量 → 敏感元件 → 转换电路 → 转换元件 → 非电学量 C .非电学量 → 敏感元件 → 转换元件 → 转换电路 → 电学量 D .非电学量 → 转换电路 → 转换元件 → 敏感元件 → 电学量 传感器的概念 解析 传感器工作的一般流程为:非电学量 敏感元件 , 转换元件 , 转换电路 , 电学量,因此A 、 B 、 D 错, C 对. 答案 C 【变式 1 】 ( 双选 ) 传感器担负着信息采集的任务,其工作过程可能是 ( ) . A .将力学量 ( 如形变量 ) 转变成电学量 B .将热学量转变成电学量 C .将电学量转变成光学量 D .将电学量转变成力学量 解析 传感器是指能将力、热、光、声等非电学量,按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的一类元件,故 A 、 B 选项正确. 答案 AB 【典例 2 】 如 图 3 1 、 2 6 所示, R R2为定值电阻, L 为小灯泡, 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 . 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 . R2中电流减小 C .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 .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思路点拨 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光敏电阻阻值发生变化,然后根据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判断. 光敏电阻的特性 图 3 26 解析 光的强度是被测量,光敏电阻 R3为光敏感元件,同时也是转换器件.当光强度增大时, 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 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A 、 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 R1两端电压增大,可知 R2两端。20xx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3-1-2认识传感器
相关推荐
得到的电功率为 P ′ = P - Δ P = P1 -Pρ lU2S. 答案 BD 借题发挥 输电线功率损耗为纯电阻损耗,为电热损耗,关系式 Δ P = I2线 R 线 成立,而 Δ P =U2R 线不成立;利用 U 线 = I 线 R 线 及 Δ P=U2线R 线成立.计算时要注意区分线损电压和输电电压的区别. 【变式 1 】 ( 单选 ) 某用电器离供电电源的距离为 L
行磁感线时 开始计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 = Emc os ωt ,代入数值得 e = 314c os 100π t 当 t=T6时, e = 314c osπ3 V = 157 V . 答案 ( 1) 314sin 100π t V ( 2) 200 V ( 3) 157 V 【变式 1 】 如 图 2 2 8 所示,一半径为 r = 10 c m 的圆形线圈共100 匝
涡流不是感应电流,而是一种有别于感应电流的特殊电流 C .涡流有热效应,但没有磁效应 D .在硅钢中不能产生涡流 解析 涡流本质上是感应电流,是自身构成回路,在穿过导体的磁通量变化时产生的,所以 A 对 B 错.涡流不仅有热效应,同其他电流一样也有磁效应, C 错.硅钢电阻率大,产生的涡流较小,但仍能产生涡流, D 错. 答案 A 【典例 2 】 弹簧上端固定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结晶葡萄糖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1. 工艺流程图: 调粉液化糖化配料过滤灭酶脱色离交浓缩杀菌精制结晶分蜜干燥包装成品2操作要点: (一)、调粉 商品淀粉加水或是淀粉乳调到 3033%浓度。 加酸或碱调节 至 入高温淀粉酶总量 350ml/t 干基的 55%。 (二)、液化 第一次喷射温度 105108,带压维持时间 15 分钟。 第二次喷射温度 135140
1) 生产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用机器人、自动化小车、自动机床、各种自动生产线或者系统,代替人完成加工、装配、包装、运输、存储等工作.各种传感器使生产的自动运行保持在最佳状态,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产量,节约原材料等. ( 2) 在数控机床中的位移测量装置,就是利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从而实现对零部件的精密加工. 力传感器 【典例 1 】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秸秆微贮饲料制作方法1、秸秆的选择用作微贮饲料的农作物秸秆,应以当年采取的为主,上年的如果未发霉也可适当利用。 因特别注意的是,秸秆必须是牲畜能吃的无毒秸秆。 2、秸秆粉碎用作微贮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收割后必须晒干贮藏,无霉变。 微贮发酵前,所有的原料必须粉碎,其粉碎程度因饲养的畜禽种类而不同。 3、混合发酵菌剂与秸秆粉的比例为 250 克菌剂发酵 1000 千克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