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4课水与生命ppt课件2内容摘要:

喝水时如此重要,我们每天都在喝水,水分难道还会不够吗。 通常,一个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 1200毫升的饮用水,但是绝大部分人都在口渴的时候才想起喝水。 而事实上,当大脑感觉到身体缺水的信号时,身体已经“ 干旱 ” 好久了。 让我们认识一下人体真正的水调节机制,也就是关于口渴的知识。 人处于不同生命阶段,体内的水调节机制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是胎儿在母亲子宫的阶段。 细胞在子宫里发育时,母亲为胎儿细胞的生长提供必需的水。 水的摄入和传输系统是由胎儿组织完成的,却会体现在母亲的身上 —— 怀孕初期,当胎儿 “ 口渴 ” 时,母亲会有晨吐的感觉。 也就是说,当人体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出口渴的信号。 孕妇往往会比平常人饮用更多的水。 第二阶段是成长阶段,即身高和体重达到成熟的阶段,大约在出生至 25岁之间。 成年之前的孩子总是在嚷嚷着要喝水(有时候这种需求会表现在对饮料的渴求上,但这往往是错误的),因为孩子的身体对缺水的感觉特别敏感,这个时候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而不是饮料。 第三阶段是是从成年到死亡的阶段。 当人体逐渐成长并走向衰老时,对缺水的敏感度也会越来越弱。 进入成年之后,人体对缺水感觉的敏感度日益降低,我们体内的水分也会越来越少,细胞内含水量和细胞外含水量之比从1:1减少到大约 :1。 因此,很多成年人也许一天不饮水都不会觉得口渴。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饮水是为了满足细胞的功能需求,饮水量的减少会影响细胞的活力,也会导致细胞含水量的减少,而细胞含水量的减少则会进一步降低口渴的敏感度。 其结果就会引发慢性脱水的一系列症状。 如果不明白这些症状是人体脱水发出的信号就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其他的疾病,从而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措施。 人体真正的口渴信号 母亲怀孕时的第一次晨吐就是人体生命最早的口渴信号 需要记住的是, “ 口干 ” 其实是缺水的最后征兆。 有时候,即使口腔湿润,身体也会受到缺水的折磨。 更糟糕的是,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口腔明显发干却依旧不能感觉到口渴,因而无法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 正确的饮水方法应当是:少量多饮,不要等口渴才喝水。 饮水时间可分配在每天任何时段。 比如,可以在起床后、上午 9点钟、午饭前 1小时、下午 3点钟、晚饭前 1小时、睡前 2小时,每次喝下约 200毫升( 1杯) 干净、安全的水。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温和运动状况下饮水量需相应增加,每天的饮水量甚至于可以从 1200毫升增加到 6000毫升。 小链接) 人体缺水的信号 体内失水与相应缺水症状 失水导致体重下降( %) 症状 1 开始感到口渴,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并开始对体能产生影响 2 重度口渴,轻度不适,有压抑感,食欲降低 3 口干,血粘度增高,排尿量减少 4 体能较少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