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DN400 污水管,埋深 5m,距基坑边。 本工程用地范围内的施工场地已完成平整,施工用水用电已接至施工现场边缘西南角,其中供水管径大于 DN100mm,用电负荷大于 450KW。 施工范围场外道路可通行施工车辆,供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 2.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 1.气候 本区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富,雨季明显,日照充足,春季温暖潮湿,夏季 炎热一般比较多雨。 春夏半年( 2月至 8月)天气潮湿炎热,降水量大。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 2.地层岩土分层描述 根据现场钻探资料,结合室内试验成果,按成因、岩性、状态划分,自上而下将场地岩层分层描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层( Q4ml,层序号①) 人工填土:以素填土为主,褐黄间褐红色,土性主要为粉质粘土,松散状,局部含碎石等,为新近填积土,个别钻孔揭露为杂填土。 本层位于地表,分布广泛,全部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②、冲积土层( Q4al,层序号②) 按 其土性及稠密度可划分为 6个亚层。 ( 1)、第一亚层:淤泥、淤泥质土(层序号② 1) 淤泥、淤泥质土:灰黑色,饱和,流塑,土质细腻,粘性好,稍具臭味,局部不均匀含薄层粉细砂。 本层取土样 9 件,土工定名为淤泥质土;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为: =%, e =,LI =。 本层分布广泛, 36 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2)、第二亚层:粉质粘土(层序号② 2) 粉质粘土:灰褐、灰黄色,稍湿,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土质均匀,粘性好,局部含少量细砂。 本层取土样 18 件,土工定名为粉质粘土;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为: =%,e =, LI =。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35 次,实测击数 N′ =4~ 15击,平均 击;修正后 N=~ 击, 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较广泛, 36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3)、第三亚层:细砂(层序号② 3) 细砂:灰褐色、灰黄色、灰白色等,饱和,松散~稍密,少部分为中密,颗粒分选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 性差,粘粒含量 15%~ 20%左右,局部含粗砂等。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26 次,实测击数 N′ =6~ 19 击,平均 击;修正后 N=~ 击,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广泛, 32 个钻孔有揭露, 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4)、第四亚层:粉质粘土、粘土(层 序 号② 4) 粉质粘土、粘土:灰褐、棕黄、灰白等色,稍湿,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土质均匀,粘性一般。 本层取土样 16 件,土工定名为粉质粘土;主要物理指标值为: =%, e =,LI =。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38 次 ,实测击数 N′ =6~ 23击,平均 击;修正后N=~ 击,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较广泛, 36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5)、第五亚层:粗砂(层 序 号② 5) 粗砂:灰褐色、灰黄色、灰白色等,饱和,稍密~中密,颗粒分选性差,粘粒含量25%~ 30%左右,局部含砾砂等。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45次,实测击数 N′ =12~ 22击,平均 ;修正后 N=~ 击, 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不广泛,仅 ZK1 ZK12 等 2 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6)、第六亚层:粉质粘土、粘土(层 序 号② 6) 粉质粘土、粘土:灰褐、棕黄、灰白等色,稍湿,可塑状,土质均匀,粘性一般。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8次,实测击数 N′ =7~ 20 击,平均 击;修正后 N=~ 击,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不广泛,仅 9 个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③、风化残积土层( Qel,层 序 号③)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 砾(砂)质粘性土:褐黄色,灰褐色等,稍湿,硬塑,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遇水崩解。 本层取土样 23 件,土工定名 3 件为粘土, 2 件为粉质粘土, 16 件为砂质粘性土, 2件为砾质粘性土;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为: =%, e =, LI =。 本 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67 次,实测击数 N′ =16~ 29 击,平均 击;修正后 N=~ 击,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均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④、基岩( γ 52( 3) ,层序号④) 场区内揭露的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根据钻探揭露,按其不同风化程度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三个风化岩带。 ( 1)、全风化岩带(层序号④ 1):褐黄间褐红色,局 部灰褐色,风化剧烈,岩芯呈坚硬土状为主,结构清晰可辨,遇水崩解。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102 次,实测击数 N′ =31~ 49 击,平均 击;修正后N=~ 击,平均 击,标准值为 击。 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厚度为 ~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2)、强风化岩带(层序号④ 2):褐黄间灰褐色,风化强烈,岩芯呈半岩半土状,以坚硬土状为主,遇水崩解。 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32 次,实测击数 N′﹥ 50击。 本层分布广泛,全部钻孔有揭露,层面埋深 ~ ,揭露厚度为 ~,平均 (层顶标高为 ~ )。 ( 3)、中等风化岩带(层序号④ 3):灰白、灰黄色,块状,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稍硬,局部含微风化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 IV 级。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 、地下水类型及其富水性 地下水位 场区地下水由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组成。 第四系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冲积层中,其它 粘性土结构致密,渗透性、富水性差,基本不含水, 地下水性质属潜水。 场区冲积层一般发育, 砂层 分布 广、厚度大,富水性中等,水量较丰富。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风化裂隙多呈闭合状的细小裂隙,地下水量很小,地下水性质属承压水。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在钻 探期间正值雨季,雨水较多,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 (即广州高程 ~ )。 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略有升降,一般雨季水位抬升,旱季水位降落。 场区冲积层一般发育, 砂层 分布广、厚度大,富水性中等,水量较丰富。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岩中的风化裂隙之中,风化裂隙多呈闭合状的细小裂隙,地下水量很小,地 下水性质属承压水。 2. 4 工程设计特点 该工程基础平面约呈矩形,东西长约 ,南北宽约 ,基坑开挖深度为 米。 本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做止水帷幕,基坑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顶设置冠梁,并设一排预应力锚索,作为基坑的支护。 本工程的支护桩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桩径 800mm, 灌注强度等级为 C30混凝土,桩净长约 17~ 22米,施工垂直度偏差≤ %。 沿基坑周边开挖面设置,钻孔桩长,间距@950mm。 桩顶设置冠梁。 本工程的水泥搅拌桩施工沿基坑开挖面设置 单排Ф 850搅拌桩止水幕墙,桩间距 @600,桩长施工必须入硬塑土层 ,初定桩长为 15~ 17m,具体位置及平面大样见施工方案图。 搅拌桩掺入料采用普硅 ,水泥用量 160kg/m,施工要求两上两下四次均匀慢速喷浆搅拌 ,水灰比为 ~。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 本工程预应力锚索预计锚长 L=25~ 30m。 锚索钻孔孔径ф 150mm,倾角 30186。 ,自由段 610m,外套波纹塑料管,锚芯为 4束φ 15mm高强钢绞线锚索,采用二次注浆技术,第一次注浆压力为 ~ ,第二注浆压力为 ~ , 二次 灌浆在一次灌浆液初凝后终凝前(约 2~ 4小时内)封堵孔口加压进行;注浆体强度为 M25。 本工程在冠梁至基坑边截水沟部分采用喷锚网支护:支护面上部均为二次喷射 C20细石砼,厚 10cm,中间夹有两层双向钢筋网,底层是直径 8@150 150绑扎网,面层是直径 16加强筋焊接网,锚头用直径为 16短筋焊牢。 桩间喷射 C20砼填充。 第三章 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 3. 1 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工程,如我司中标,将选派具有开拓精神、敬业求实、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和管理干部组成“广州御银科技园基础工程及基坑支护工程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对协作单位及自行承担的土建施工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和控制。 本工程的施工将做到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使之顺利地达到既定的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详见下图。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 御银科技园区基坑支护及基础钻孔桩工程 项目管理架构 3. 2 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一览表 姓名 担任本项目职务 职责范围 李杰华 项目经理 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施洪波 技术负责人 负责总体技术管理工作 郭冠廷 安 全 员 负责工程安全检查、监督 吴观强 材 料 员 负责材料供应、验收及保管 聂宏永 施 工 员 负责施工管理 伍世向 资 料 员 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管理 项目经理 李杰华 技术负责人:施洪波 施工员:聂宏永 材料员:吴观强 安全员:郭冠廷 质 量员:雷超恒 资料员:伍世向 支护桩施工班组 梁辉 施工负责人:尤法全 工程桩施工班组 杨登峰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 3. 3 项目组织机构职能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行政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 项目 技术负责人 :协助项目经理监管整个工程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等等。 项目 施工负责人 :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全部技术管理、质量控 制和安全监督工作,分管技术组和质安组。 技术组: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交底卡的编制;负责钢筋翻样、木工放样,构配件加工订货和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负责发放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有关技术文件;办理工程签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本和各项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测量组:负责工程测量。 施工组:负责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施工调度及内部协调;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 质安组: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 QC 小组的活动。 负责做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组织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帮助班组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材料组: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分批组织材料供应:负责材料的发放和物资保管,进行原材的检验、化验、抽检,提供有关材料的技术文件。 资料组:负责本工程施工资料记录及整理归档,施工现场会议记录,公司、甲方、监理各文件的签发及回复。 后勤组:负责政治宣传、职工教育、生活、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文明施工及接待工作。 各项目管理人员职能 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 1)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代表的代 理人,代表企业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 ( 2)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执行局的规章制度和指令。 代表公司履行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与书面承诺。 ( 3)按本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配备人员,制定项目规章制度,明确项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工作。 科研设计楼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 ( 4)主持制定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总体计划和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 ( 5)处理内外较大的矛盾冲突,解决问题。 开发人才,培养下属。 ( 6)搞好安全生产,障职工人身、财产的安全。 2.项目副。基础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