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61动人的北平内容摘要:
1. 走近作者 简介:林语堂 ( 1 8 9 5 ~ 1 9 7 6 )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原名和乐,后改名玉堂、语堂,福建龙溪人。 成就:以 “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 为己任,提倡 “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 的小品文,“ 论语派 ” 主要人物。 读者遍布全球,影响极为广泛,在国际上享有“ 文化使者 ” 的美誉,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红牡丹》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锦秀集》等。 2 . 相关知识 刻骨铭心的爱恋 1923 年,林语堂结束了他在欧美的留学生活,在北大任教。 那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复古势力和从新文化运动中分化出的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合流。 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本文所描绘的古老的北平五方杂处,兼容并蓄,在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变革的思想暗流涌动。 作者为当时 “ 语丝社 ” 的急先锋,指斥过所谓 “ 中华民国 ” 实为“ 中华官国 ”。 但在本文中,他却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怀念与留恋。 虽然北平有过辛酸的往事, 但是北平更代表着辉煌,代表着大气,代表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性格。 那个让老舍魂牵梦萦的北平,那个让郁达夫流连伤感的 “ 故都的秋 ” ,那个让林语堂如数家珍的 “ 动人的北平 ” ,在无数文人骚客心中,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爱的代名词。 问题导学 1. 文章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特点是老成、豪爽、宽大、包容 、守旧融新。 作用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 2 .第二、三段写了北平什么特点。 又是如何写。 提示: 写出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 体现了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 写法:用对比手法,呈现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 ( 分析:“ 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 ”“ 在高耸的背景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 ”“ 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 ) 3 .怎样理解第四段结尾 “ 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 提示: 作者将北平比喻成 “ 一株古木老树 ”。 它 “ 根脉深入地中 ” ,树干枝叶 “ 藉之得畅茂 ”。 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 “ 在它的树荫下与肢躯上寄生的 ”“ 数百万的昆虫 ”。 昆虫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 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20xx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61动人的北平
相关推荐
) 没有一点破绽。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决绝:非常坚决。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整个天地之间。 资料助读 1. 走近作者 简介:张承志,作家、学者, 1 9 4 8 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回族。 成就: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 “ 理想主义气质 ” 著称。 1991 年出版的《心灵史》,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 “ 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 ”。 代表作
作家之一,是极少数能够超越自身,具 有现代意识的作家。 成就: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 2 . 相关知识 苦难的代言人 —— 史铁生 “ 我的经历是十八岁插队,二十岁瘫痪。 ” 史铁生说,曾经有十年他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一场冤案,要为这场冤案翻案 —— 他也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抗议,但后来悟出这是最无聊的方式
资料助读 1. 走近作者 简介:昌耀 ( 1 9 3 6 ~ 2 0 0 0 ) ,原名王昌耀,湖南桃 源人。 风格: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 其新边塞诗歌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主要作品: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 —— 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 》《河床》等。 2 . 相关知识 命运的行迹
心灵里流出的真纯的清泉,它倾吐了 “ 幼稚的欢欣,幼稚的苦闷 ”。 这首诗在构思上十分精致,一个序曲,一个尾声与中间的四个乐章组合成一首优美的梦幻交响曲。 中间的四个乐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首尾两章有着内在的联系,开头意外的惊喜和末尾无尽的惆怅自然呼应,余韵无穷。 ( 2 ) 忧郁凄苦的悲歌 —— 《窗》 本诗写于 1 9 3 9 年 4 月,那时作者居于成都,虽为一介书生,却关心时代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