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语文选修第9课觅渡,觅渡,渡何处3内容摘要:

佛,是道,是儒还是一般的革命人生,他都超然其上了。 秋白用他的惊人之举回答了以上的三个问题,这已经够我们思索不尽了,但还有更深一层,或曰更感人的一层,他是用悲剧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的。 这算是第四个 ‚ 如果 ‛ ,没有点出的‚ 如果 ‛。 悲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他的才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党内自己人的斗。 后人悲其生乱世而才不得用,又悲其处困境而志不得逞。 可惜他的才华,又为他生前生后在党内长期蒙冤而不平,这是两个 ‚ 悲结 ‛ ,是秋白这个人物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之一。 鲁迅说: ‚ 中国人先在自己把好人杀完,秋白即是其一。 …… 中俄文都好,像他那样的,我看中国现在少有。 ‛ “中国人向来对活人刻薄诋毁,对死人忠厚宽宏 ……。 越是对有能力、贡献大的,下起手来就更凶狠,株连起来也漫无边际‛。 “他偏偏在临死前抢着写了一篇 《 多余的话 》 ,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 ‛你觉得多余吗。 为什么。 • 我们看他短短的一生斗争何等坚决:他在国共合作中对国民党右派的批驳、在党内对陈独秀右倾路线的批判何等犀利;他主持 ‚ 八七会议 ‛ ,决定武装斗争,永远功彪史册;他在监狱中从容斗敌,最后英勇就义,泣天地动鬼神。 这是一个多么完整的句号。 但是他不肯,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 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这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 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 为了做人,他又将虚名看得很淡。 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熬。 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 •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世上有多少人都在涂脂抹粉,挖空心思地打扮自己的历史,极力隐恶扬善。 特别是一些地位越高的人越爱这样做,别人也帮他们这样做,所谓为尊者讳。 而他却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