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2井春无题川江号子内容摘要:

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等九位诗人。 因九位诗人的作品合集《九叶集》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为 “ 中国新诗派 ”。 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 新诗戏剧化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 在这些观念的指引下,他们写出了不少关注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刻画战争灾难后的社会现状,反映复杂的现实生活,表达个人心灵震颤和情感的诗篇。 ( 2 ) 青春之诗 —— 《春》 穆旦写《春》这首诗时,不足 24 岁,正是他写 “ 紧闭的肉体 ” 的年龄。 诗在震荡中完成,在紧张中展开青春的阵痛和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相遇中的感怀。 那巨大的令人眩晕的内心深处的风暴,感染和撼动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诗人的这首青年时期的诗作避开了一般诗人在青春期情感无限泛滥、空前膨胀的滥情易感的危险。 应该说,这是一首节制的、矛盾的、悖论的、知性与直觉相融合的诗。 同是 “ 九叶诗派 ” 的诗人唐祈曾这样评价穆旦的诗: “ 他不仅纯熟地运用现代派技巧和表现手法,并且把艾略特的玄学的思维和奥登的心理探索结合了起来。 ” ( 3 ) 英雄的赞歌 —— 《无题》 诗人写这首诗时,身在香港,而心却向 着人民解放战争。 诗名 “ 无题 ” ,其实是一首英雄赞歌,是一首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 《无题》的取材别具一格。 它描写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大自然;它展现的不是英雄先烈们叱咤疆场的战斗业绩,而是英雄先烈流血牺牲的意义。 而写这意义又不是着眼于如何除旧,而是着眼于怎样育新。 这样的取材本身就脱出了一般 “ 英雄颂 ” 的窠臼,而使人觉得异样的新鲜,从而达到了歌颂英雄先烈的目的。 从诗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歌颂的是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 本诗中,诗人把内心的情绪化为意象之流,表现出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4 ) 震撼 心灵之作 ——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源于作者游历长江的感受,刻画了号子和船夫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震动。 在当时充斥着粉饰、虚夸、歌舞升平的作品的诗坛上,它是一个危险的 “ 异类 ” ,连同诗人一起受到了无情的批判。 诗中 “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 ,既是船夫们悲慨心声的传达,又是诗人放声歌唱的渴望的袒露; “ 但是几千年来 /有谁来倾听你的呼声 ” ,在渲染千年舟子的亘古孤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