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鲁人版语文选修第2课晋明帝数岁2内容摘要:

连词,表递进“而且”; 16— 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 1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既而儿醒,大啼 19— 20连词,表假设“如果”; 21— 22连词,表因果“因而”; 23代词,通“尔”,“你”“你的”; 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1.而 • (一)用作连词。 •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二)用作代词。 • (三)用作动词,它与“如”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通“如”,好像,如同。 • (四)通“耐”、“能”,今译为:能够、才能。 • (五)复音虚词: • 【 而已 】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 【 而况 】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 【 既而 】 不久,一会儿。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表并列 递进关系 承接关系 转折关系 假设关系 修饰关系 因果关系 目的关系 用作代词,你的 代词,这样 通“如”:好像,如同 《 晋明帝数岁 》 • 潸然流 涕 • 因 问明帝 • 居然 可知 • 元帝 异 之 •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 讨论探究 • 针对“长安何如日远”的问题,晋明帝在不同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