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变更应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和监理单位会签。 审查 施工单位 的质量保证体系 监理机构应督促 施工单位 按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规定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完成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编制, 完成质量管理组织、质量检测机构的组建, 完成施工质量检查员、施工质量检测作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业务考核。 其质量目标是保证 承包 工程质量满足合同技术条款、技术规范以及设计各项技术要求。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 监理机构应督促 施工单位 按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规定,在合同工程开工前或合同文件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合同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并报送监理机构批准。 审查的程序 a)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 施工单位 应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自审工作,然后报送项目 监理机构 审核 ; b)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后,由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批准。 需要修改时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书面意见,退回 施工单位 修改后再报审,总监理工程师 重新审定 ; c) 对规模大、工艺复杂及 技术 要求高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 项目 ,项目 监理机构 应将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其审查意见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 ; d) 已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 监理机构 报送建设单位 ; e) 施工单位 应按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 在实施中如需变动,仍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a) 审查 施工单位 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 ; b) 项目经理部人员是否健全,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是否到位 ; c) 施工单位 对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 设计意图、工艺要求及工程特点的理解和表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d)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要求,以及施工布署的合理性、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 15 e)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 ; f) 工程进度总体是否符合施工合同要求,进度计划是否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以及人力、材料、设备等的组织供应与进度计划的协调性 ; g) 安全、文明、环保的施工管理措施是否符合规定 ; h) 监理工程师认为应审核的其它内容。 核验施工控制测量成果 a)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 施工单位 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 的 鉴 定证书 ; b)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工程 施工单位 按合同文件规定,在业主提供的基准控制 点的基础上,完成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与必须的开工前原状地形图测绘; c) 控制网或加密控制网布设与地形图测绘的施测方案,必须事先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监理机构应派出测量监理工程师对施测过程进行监督,或通过监理校测完成对控制测量成果的审查和验收。 进场材料的质量检验 监理机构应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进场材料满足工程开工及施工所必须的储存量,并符合规定的技术品质和质量标准要求。 进场施工设备的检查 进场施工设备应满足工程开工及施工所必须的数量、规格、生产能力、完好率、适应性及设备配套要求。 经监理机构检查不合格的施工设备,应督促 施工单位 检修、维护或撤离工地更换。 经查验合格的施工设备,应为工程施工所专用。 未征得监理机构同意,这些施工设备不得中途撤离工地。 对 业主提供条件 的 检查 监理机构应提请业主按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规定,做好 费用支付 资金筹措、工程预付款支付、工程用地提供、施工图纸供应,以及其他应由业主提供条件的落实。 业主提供的条件应能满足初期工程开工的基本要求。 第一次工地 会议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监理人员参加由建设单位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工地会议。 监理单位负责整理会议纪要,经有关各方签认后,下发有关各方。 参加会议的人员主要有 a) 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及有关人员; 16 b) 施工单位 项目部有关人员; c) 项目 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及有关人员。 会议主要内容: a)建设单位负责人任命建设单位工程代表,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介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 b)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的驻现场组织机构、人员 及分工; c) 建设单 位代表介绍工程概况; d)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e) 建设单位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 f) 会议商定监理例会召开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各方参加例会的主要人员。 工程监理交底会 总监理工程师主持施工监理交底会,参加的人员主要有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 、 建设单位代表 、 项目 监理机构 有关人员。 会议主要内容 : a) 明确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法律、法规,阐明有关合同中约定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 施工单位 的权利和义务 ; b) 介绍监理工作内容 ; c) 介绍监理工作 的机构 设置和工作 程序 ; e) 介绍监理工作制度 ; f) 对有关工程质量验收报验的要求以及 对工程资料管理要求。 发布工程开工令 工程开工令是工程起算合同工期的依据。 在施工准备查验合格后,监理工程师应依据施工合同具体规定的日期,按时向 施工单位 发出开工令并报业主备案。 如无特殊原因,开工令发出的日期不应提前或推后。 施工阶段的监理 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17 a) 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 规定的质量要求 ; b) 国家或部门颁发的法律与行政法规; c) 工程 设计图纸与设计技术要求; d) 国家 、 河北省 或部门颁发的技术规程、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及质量检验办法。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a) 实施质量监理全过程中,以预控为重点,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 使工程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验收的要求; b) 材料、构配件、设备不报验签认合格,不得使用于工程 ; c) 本工序质量不合格或未经验收,监理工程师不予签认,下一道工序不得施工。 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a) 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国家或部门颁发新的技术标准替代了原 技术标准,从新标准生效之日起,依据新标准执行; b) 当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低于国家或部门颁发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时,应按国家或部门颁发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执行; c) 当国家或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 (包括推荐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低于合同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时,按合同技术标准执行; d) 监理机构可以依照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规定,在征得业主批准后,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a) 由现场监理工程师针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特点,结合监理规划要求,制定质量控 制的实施细则,对施工阶段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巡视、平行检验、旁站等控制手段及方法。 b) 对于工程材料、设备、构配件按程序审检,必要时采用检查、量测及试验 (化验 )等手段,严格执行现场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 c) 根据工程施工出现质量事故等情况,及时建议撤换 承包 方不称职的人员及不合格的分包单位。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 a) 核查 施工单位 的质量管理体系,核查 施工单位 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与分工 18 的落实情况。 查验各级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的持证情况 ; b) 查验 施工单位 测量放线,并填写《施工测量放 线报验表》,报项目 监理机构 签认 ; c) 审查 施工单位 对某些主要分部 (分项 )工程或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在施工前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方案,报项目 监理机构 ; d) 要求 施工单位 将冬季施工、雨季施工及特殊工艺等方案,在施工前报项目 监理机构。 上述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审核结论,未经批准的方案,该分部 (分项 )工程不得施工。 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事中控制 a) 对施工现场有目的地进行巡视和旁站 ; b) 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要求 施工单位 予以纠正,并记入监理日志 ; c) 对施工过程的某些 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进行旁站,并应做旁站记录 ; d) 对施工中所发现的问题可先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改正,如所发现的问题较严重或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改正效果不彰,则应立即签发《监理通知》 , 施工单位 应 立即整改,并 将整改结果填写《监理通知回复单》,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查。 监理机构的现场监督 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理机构有权按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规定作出指示: a) 对全部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任何一项工艺 、材料和工程设备进行检查和检验,包括进入现场、制造加工地点察看,查阅施工记录,进行现场取样试验、 工程复核测量和设备性能检测,并要求 施工单位 提供试验和检测成果; b) 指示 施工单位 停止不正当的或可能对工程质量、安全造成损害的施工 (包括试验、检测 ) 工艺、措施、工序、作业方式,以及其他各种违章作业行为; c) 指示 施工单位 停止不合格材料、设备、设施的安装与使用,并予以更换; d) 指示 施工单位 对不合格工序采取补工或返工处理; e) 对 施工单位 施工质量管理中严重失察、失职、玩忽职守、伪造记录和检测资料,或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处罚、撤换、直至责令退场; f) 指令多次严重违反作业规程,经指 出后仍无明显改进的作业班、组、队停工整顿、撤换、直至责令退场; h) 指示 施工单位 按合同要求对完建工程继续予以养护、维护、照管和进行缺陷修复; 19 i) 行使工程 承包 合同文件授予的其他指令权。 验收隐蔽工程 a) 要求 施工单位 按有关规定对隐蔽工程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将《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报送项目 监理机构 ; b) 对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内容应到现场进行检测、核查 ; c) 对隐检不合格的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质量整改通知》要求 施工单位 及时整改,经验收合格后再予以复工 ; d) 对隐检合格的工程应签 认《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并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 分项工程验收 a) 要求 施工单位 在一个分项工程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项 / 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附《分项工程质量报验收记录》报项目 监理机构 ; b) 对报验的资料进行审查,并到施工现场进行抽检、核查 ; c) 签认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 ; d) 对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质量整改通知》 ,要求 施工单位 整改,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进行验收。 分部工程验收 要求 施工单位 在分部工程完成后,填报《分项 /分部工程施 工报验表》,并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已签认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结果签署验收意见。 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a) 监理工程师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除在日常巡视、重点旁站、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过程中解决外,还应针对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进行处理 ; b) 对可以通过返修或返工弥补的质量缺陷,应责成 施工单位 先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方案;监理工程师审核后 (必要时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认可 ),批复 施工单位 实施。 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 c) 对需要加固补强的质量问题,总监理工程师应签发 《工程暂停令》,责成 施工单位 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由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方案,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批复 施工单位 实施。 处理结果应重新进行验收 ; d) 监理工程师应将完整的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归档 ; e) 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 施工单位 应按有关规定上报监理单位处理,总监理工程 20 师应书面报告建设单位。 工程进度监理 工程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a) 根据施工招标和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信息,协助业主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并据此进行施工阶段进度控制; b) 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单位施工进度计划,确认其可行 性并满足项目控制进度计划要求; c) 制定业主方材料和设备供应进度计划并进行控制,确保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 d) 审查施工单位进度控制报告,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e) 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掌握施工动态;研究制定预防工期索赔措施,做好处理工期索赔工作; f)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对人力、材料、机具、设备等的投入控制工作、转换控制工作、信息反馈工作、对比和纠正工作,使进度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h) 开好进度协调会议,及时协调有关各方关系,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工程进度目标分解及总目标实现风险分析 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建成交付使用,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 为了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项目 监理机构 应将单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目标按年度、季度、月度进行分解,并用实物工程量、货币工作量或形象进度表示,实现长期目标对短期目标自上而下逐级控制,短期目标对长期目标自下而上逐级保证,最终达到工程项目按期竣工交付使用的目的。 在工程施工准备期及施工过程中, 监理机构 应当及时对能够影响工程进度总目标实现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前应对,制定 防范性对策,控制风险,使之不影响或最小程度地影响工程进度总目标实现。 影响工程进度总目标的风险因素主要有: a) 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的有关工程项目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电大开放式教育考试复习题 国际私法 一名词解释1、 涉外民事关系:是指民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具有涉外因素。 2、 间接调整:又称冲突法调整,指在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中制定法律适用规则,规定在什么情况下适用内国法,什么情况下适用外国法,然后再按照冲突规范指定的那个国家的实体法具体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3、 直接调整:又称实体法调整,指制定统一实体规范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4、
( 5)水泥砂浆 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施工中改变砂浆的配合比时,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拌制砂浆时,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计量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拌制过程中保持砂料含水率的稳定,当砂的含水率有变化时,即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 称量允许误差:水泥为177。 2%,砂为177。 3%,水、外加剂为177。 1%。
柱绑扎时,柱纵筋立筋间距均匀、对称、无弯曲现象,柱钢箍与水平,间距一致。 柱绑扎完毕,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填写钢筋隐蔽记录和自检记录表格,邀请建设监理、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浇长砼时派专人看护钢筋,及时修整柱偏位、变形钢 筋,防止钢筋偏位。 ⑬、楼板钢筋绑扎 梁板钢筋绑扎按主梁、次梁、板筋的顺序施工。 主次梁相交处,主梁箍筋严禁漏扎。 双向受力板筋要求满扎,严禁梅花扎点,且扎点牢固。
管各种原材料、构配件等,对需超期使用的水泥等材料及时请有关部门鉴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生产和安装设备,制定施工设备管理规定,核定所选用设备的生产能力;保证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质量保证和改进作用。 总体质 量控制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经济保证 奖优罚劣 实行质量保险抵押 经济 兑现 控 制 保
监测与测试的报警要求 20 、基坑顶:水平位移速度不超过 ;总位移量小于%挖深。 沉降速度不超过 ,道路沉降总量小于 15mm。 房屋差异沉降不超过 1/1000。 监测周期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信息化指导施工,从二次开挖前 3天开始,自始至终进行边坡变形 的测量和地面裂缝的观测,为了掌握第一手原始资料,工地开工前测得位移点和沉降点的原始数据。 、沉降位移观测由专人负责
0。 BookBrower() { f=new JFrame(预览图书 )。 cp=()。 jpS=new JPanel()。 jpanelWest=new JPanel()。 jbt1=new JButton(确定 )。 ()。 jbt2=new JButton(返回 )。 ()。 label=new JLabel(htmlfont size=39。 539。 amp。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