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 D.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020全国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2020湖南 )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2020山东青岛 )下列对 十月革命胜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革命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成 节 压迫 列宁在 《 四月提纲 》 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的任务是 会主义革命 列宁在 《 四月提纲 》 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的任务是 会主义革命 简述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 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规定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 从而标志着作为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正式确立。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 合作的方针和主要形式 角色: 中国共产党 —— 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 —— 参政党 , 参政议政 合作 八字 方针: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1956年 ) 合作的主要形式: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会议是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基本组织 (存在的必要性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一、内容 两个规定 二、特点 两个原则(与 《 共同纲领 》 相比的新特点。 ) 三、地位 新中国第一部 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 ) 四、意义 人民民主 进入了全新阶段 依法治国 的新起点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阅读思考: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民族分布 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 大杂居、小聚居 ,只宜于合作互助而不宜于分离的民族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中国各民族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施行的。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全国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重要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体 政党制度 民族制度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本框架 1949年 10月一日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05北京 ) A 抗战胜利雪洗百年国耻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从清末立宪到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中国的宪政建设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05上海 ) A . 《 钦定宪法大纲) B . 《 临时约法 》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 . 《 共同纲领 》 D 与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相比, 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的新特点是( 05黑龙江 ) A .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 .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 .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第一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99全国 ) ①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② 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 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① ② ③ B .①③④ C .① ②④ D .① ②③④ B 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02广东 ) A . 1949 年 B . 1953 年 C . 1954 年 D . 1956 年 1953 一 1956 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其表现是( 03全国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 .全国政协成立 D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A 20 世纪 50 年代,推动我国国家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03天津文综 ) A .在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 B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发动群众参加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D .成立全国政协 B 、 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是在 : C.“ 文化大革命 ” 期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这表明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 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共提出同民主党派实行 “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 的方针 , 主要是为了 :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必修1】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
相关推荐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过渡失败)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 11月 7日,革命爆发,推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农苏维埃政府。 ——(暴力胜利) 罗曼诺夫王朝 1613~ 1917 1613年 1月在缙绅会议上,推举罗斯托夫总主 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 罗曼诺夫为沙皇,是为罗曼诺夫王朝之始。 罗曼诺夫王朝长达300余年
托邦人以农业和手工业为 生,鄙视金银,用金银制 作便桶溺器和锁住囚犯的 长链手铐。 请思考 : 19世纪空想社会 主义的理想与莫尔的乌托 邦有什么不同。 一、探寻公正的理想国 二、《共产党宣言》 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 黑格尔 费尔巴哈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亚当 斯密 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 1847年 6月,正 义者同盟在伦敦举
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在,并发挥作用。 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逸事;名言名句。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
280 万 365万 优于敌军 不 足 大为改善 略占优势 巩 固 危机四伏 高 昂 低 落 总兵力 机动兵力 装 备 后 方 士 气 人民 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 剥削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斗争地主 三大战役结束后 ,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共消灭国民党军队 150多万人 ,可以说全国胜利就在眼前 ,那么在这种巨大的优势之下
望于国联调停 …… ③ 视中共和人民力量为心腹之患 …… ④ 企图牺牲局部保全局论 …… 二、 1937~1938年:联共积极抗日 原因: ① 日军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 …… ; ② “ 八一三事变 ” 后 …… ,威胁 …… ; ③中共建立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表现: ① …… ② 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 (主要战役:时间、地点、影响) 评价: ① 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盾上升 共产党的“左”倾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北上抗日 进攻:冒险主义 防御:保守主义 退却:逃跑主义 军事上: 道路上 中心:工人阶级的城市暴动 配合:农民阶级配合作用 【 直接原因 】 【 主要原因 】 瞿秋白 ——李立三 ——王明、博古 八七会议 1931 遵义会议 1935 整风运动 1942 中心: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 建立、包围、夺取 【 小结 】 二、过程 (一)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