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内容摘要:
进行旅顺大屠杀 进攻山东半岛: 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覆灭 三 . 战争的结果 清政府战败,签订 《 马关条约 》 ( 1) 《 马关条约 》 割地 台湾 …… 赔款 2亿两 开埠 重庆、沙市、杭州、苏州 设厂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加重人民负担) (深入内地) ( 资本输出 ,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2)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 大大加深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人民的反割占斗争 俄德法 四 . 战争的后续。【必修1】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
相关推荐
) 的旗号。 (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广州起义中,建立了( )政府。 ( )为中国共产党从城市转入 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1927年 10月,毛泽东创建了( ),点燃了 “ ”的星星之火。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 ) 召开,选举( )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 为中央军委主席。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 ( )、(
这些武装起义为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摸索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实践: 秋收起义 理论: 八七会议 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 思考:什么叫“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内容 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包含三个内容,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这就是毛泽东的 “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如何理解这一思想的内涵。
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 115师 C 忻口阻击战 D 雁门关大捷 八路军 120师 E 袭击阳明堡机场 八路军 129师 F 徐州会战 1938年春 G 台儿庄战役 H ~ 武汉会战 I 评价 败因:片面的抗战路线 阶级本性 敌强我弱 肯定: 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积极主动抗战,具有民族独立战争性质 结果:失败 —以 、武汉失守为标志。 中国丧失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列岛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军费 2亿两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熊代表沙皇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 《 辛丑条约 》 的签订( 1901年) 便于列强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 列强策划侵华的大本营 列强控制京津地区 清政府成为 “ 洋人的朝廷 ” 内容 影响 赔 设 拆 惩 改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阶段 第一次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中国 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天津条约 》《 北京条约 》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从此,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3、局限性: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七嘴八舌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创办兴中会 时间: 1894年 性质: 檀香山 地点: 中国 第 一个 资产阶级革命 团体 奋斗目标: 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1894年 11月兴中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