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3辛亥革命1内容摘要:
省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爆发: 1911年 10月 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 1)时间: ( 2) 主力: ( 3) 结果: ( 4) 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黎元洪 说明了 革命潜伏失败危机 火眼金睛 一位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创作了下面一段小品,请你帮他修改: 1911年 10月 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接着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了。 定都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 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是一个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一、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背景与条件 革命爆发(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失败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 1月 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 ,民国纪年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 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1912年 1月 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 ,民国纪年 性质: 一、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背景与条件 革命爆发(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失败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有那些进步。 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 、责任内阁制 封建社会法律规定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 (2)材料中 “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 (4)材料四中, “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材料四 国务员 (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 )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主权在民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实行责任内阁制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1)内容: ( 4)意义: 具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民主宪法 ( 2)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 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一、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背景与条件 革命爆发(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革命的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必修1】13辛亥革命1
相关推荐
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迁到( )。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阶级的利益。 1931年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中央政府成立,( )当选为主席,定都( )。 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对峙: 政权、军队 湘赣边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起义的主力不同 ,秋收起义的主力是工农 . 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根据地 ——( )。
”是指 A、结束了 202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二、判断题: 3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护国运动护的“国”是中华民国。 3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 20世纪第一次历史巨变。 2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 • 一、填空题(每空
•属于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先锋 :青年学生 •主力 :中国工人阶级 •领导 :先进的知识分子 •基础 :中国社会各阶层 五四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 7月 23日 上海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代表: 各地选派的 13名代表和共产国际的马林 规定党的名称、奋斗目标、 确定中心任务、选举领导机构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 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 天朝田亩制度 》 与 《 资政新篇 》 比较 ● 不同点 《 天朝田亩制度 》 《 资政新篇 》 经济形式 经济基础 代表阶级 性 质 ● 共同点 小农经济 (落后性 )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步 )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公有制 ,平均主义 (空想 ) 反映农民愿望 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563 1887- 1889 112643649 1892- 1894 149522309 参考答案:表 1,中国门户刚开放各国抢占中国市场,大量商品输入。 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盲目的输入, 鸦片贸易 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商品滞销导致输出量的下降。 表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一步开阔中国市场,关税再一次下降,以及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三
) 镇江守军同英军进行殊死巷战 (1842年 7月 ) 恩格斯 对镇江守军的英勇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 南京条约 》 的主要内容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万元; •开放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