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0鸦片战争2内容摘要:
) 镇江守军同英军进行殊死巷战 (1842年 7月 ) 恩格斯 对镇江守军的英勇抗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 “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中英 《 南京条约 》 签订 : 《 南京条约 》 的主要内容是: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英 《 南京条约 》 抄本 阅读课本回答,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 “落后就要挨打 ” 本节课文的线索: 生产技术进步 社会分工扩大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必修1】10鸦片战争2
相关推荐
563 1887- 1889 112643649 1892- 1894 149522309 参考答案:表 1,中国门户刚开放各国抢占中国市场,大量商品输入。 但是由于自然经济的抵制、盲目的输入, 鸦片贸易 大量白银外流导致人民购买力下降,商品滞销导致输出量的下降。 表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一步开阔中国市场,关税再一次下降,以及商品价格的下降,导致商品输出额的增长。 三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 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 天朝田亩制度 》 与 《 资政新篇 》 比较 ● 不同点 《 天朝田亩制度 》 《 资政新篇 》 经济形式 经济基础 代表阶级 性 质 ● 共同点 小农经济 (落后性 ) (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步 )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 公有制 ,平均主义 (空想 ) 反映农民愿望 不能反映农民愿望 空想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省宣布独立 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一、武昌起义 ——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爆发: 1911年 10月 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 1)时间: ( 2) 主力: ( 3) 结果: ( 4) 影响: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层的深度及特征比较表 读图: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思考 : 1。 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上、下)、地核(外、内)的深度范围。 2。 地壳、地幔、地核的特点。 岩石圈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分。 活动: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什么。
消极影响 客 观 积极作 用 通商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居住及租地 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割地 赔款 历史进程转变: 中国的主权和 领土完整遭到 破坏独立发展 的道路被中断 ;被迫卷入资 本主义世界 市场 经济: 破坏自然经 济的基础,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刺激商品经济发展。 创办近代工业。 政治: 设总理衙门 和海关总税务司 思想文化
斜程度 ,太阳光射向地面的倾斜程度越厉害 ,地面上的单位面积单位获得的太阳光热量就越少 . 平均赤道半径 : ae = 米 平均极半径 : ap = 米 平均半径 : a = 米 赤道重力加速度 : ge = 米 /秒 2 平均自转角速度 : ωe = 105 弧度 /秒 扁率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