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1内容摘要:

• ( 4)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 原因: 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 寒潮的危害: • 使农作物、果木等受到严重冻害; • 形成大雪、冰冻会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信中断; • 引起的大风在沿海地区会造成风暴潮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寒潮对人类有利的影响: 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缓解冬春旱情;天然“杀虫剂”;净化城市空气;带来风能资源等 旱灾 干旱: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 土地缺水的一种现象。 分析干旱与干旱灾害的区别。 • 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区划。 • 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干旱。 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灾害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 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 旱灾 P37页阅读 — 历史上的旱灾和P38页阅读 — 06年川渝大旱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中国旱灾频次分布 华北旱灾区、华南旱灾区、西南旱灾区、江淮旱灾区。 旱灾频次都在30%以上,平均每年发生旱灾 8次。 中国旱灾分布 思考: 四大区域旱灾类型及严重的原因。 提示;结合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规律、我国水资源分布以及我国土地利用状况,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我国区域旱灾类型与特点 我国区域旱灾类型、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区 旱灾类型 旱灾成因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东北地区 盛夏旱 长时间睛天高温天气 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 “ 春雨贵如油 ” 的说法 华北地区 春旱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 江淮地区 伏旱为主 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 “ 伏旱 ” 作物生长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