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3区域和区域差异1内容摘要:
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 ) A. 800mm等降水量线 B. 1000m等高线 C、 400mm等降水量线 D. 3000m等高线 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阶梯的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 5~6题。 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地区是: ( ) 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所以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这里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 该区聚落稠密,道路纵横,也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 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布。 该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源不足,以及与之相伴的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问题。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在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弱,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畜牧业,少数地区可以开展适度林业和种植业。 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中图版地理必修3区域和区域差异1
相关推荐
点 想一想:为什么 21世纪 是海洋的世纪。 历史上又如何呢。 材料: 17世纪,荷兰划定的领海宽度为 3 海里;一战至二战期间多数国家划定领海宽度为 12 海里。 本世纪 6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提出 200 海 里的领海权。 (注: 1海里 =) 不同阶段人们划定领海宽度出于什么目的。 这反应出人们的海洋权益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思考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 1982年通过,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 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 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 风季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 个航程至少需要 (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 大航海时代 • 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现
缴学生学杂费、支办公费用、经费收支查询、学校财产、收费标准文件等。 我们一起跨入未来世界,在下列选题中任选一个,描述它的特征 ⑴ 数字政府 ⑵数字农业 ⑶数字城市 ⑷数字环保 ⑸数字奥运 数字奥运建筑技术在展览 数字政府 :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主要作用 :提高政务办公效率
行安装; c.所有电器元件及辅件应按照其制造厂的说明书(使用条件、需要的飞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进行安装; d.电器元件及辅件的安装应便于接线,维修和更换,需要在装置内部操作调整和复位的元件应易于操作: 与外部连接的接线座应安装在装置安装基准面上方至少 ; 仪表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安装基面 2m; 操作器件(如手柄、按钮等)的高度一般不得高出装置基面的。
的重要原因。 (自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 –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 20—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 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的海湾 • 一、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 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 • 二、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