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2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2内容摘要:
等等 减少浪费现象 、 使用节水器具 、 实现分质供水等等 海水淡化 、 跨流域调水 结合上面的例子,归纳有哪些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自然资源指标(水、土、气候、生物、 矿产等资源) 环境承载力 社会条件指标(人口、开放程度、经济 状况 、 技术条件等) 污染承受能力指标 环境承载力主要是从哪几个因素角度出发考虑的。 测评单位或测评方式 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美国农业问题委员会(耕地) 479亿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 净初始生产力 NPP(供人类利用的生物化学能) 70~ 150亿人 测评结果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注释: NPP=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12%被人类破坏、27%被人类利用、 60%被其他动物利用) 这些不同的说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每年中国粮食消费 改革初 300千克。中图版地理必修2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2
相关推荐
教师确定课的目的与进程,并指明为什么要从事探究学习,为什么要采用可靠的探究过程。 在处理和讨论研究结果的过程中,教师促进学生开展生生之间以及全班之间的合作。 出于严谨方面的考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激发他们反思自己的观点,挑战自己的想法。 由于整个探究过程是 由学生实行的,观察者应该确定学生先前是否有探究的经历。 教师确定调查研究的基调,决定开展哪种类型的探究,然后促进学生探究问题
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 ) A. 800mm等降水量线 B. 1000m等高线 C、 400mm等降水量线 D. 3000m等高线 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阶梯的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 读图回答 5~6题。 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上游 下游 工业联系促使相关企业产生集聚效应,既节省了运费,降低了成本;又使上下游生产过程紧凑,提高工作效益。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联系与集聚 产生集聚的因素及类型: 廉价劳动力与劳力密集型工业的集聚 1978年的莲塘 2020年的莲塘 读 《 地图册 》 P24 “珠江三角洲劳力密集型工业的布局 ”图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联系与集聚 产生集聚的因素及类型:
冲涮作用明显 地质构造 —— 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 植被 ——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降低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30 40 30 50 60 50 85 80 60 89 90 70 95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大,侵蚀加剧
34 核算料腿负荷 35 旋风分离器压力平衡 36 工艺计算结果 37 再生器空气分布管 37 分布管内气体流量 37 分布压降计算 38 开孔面积计算 39 辅助燃烧室 39 热负荷 39 结构尺寸 40 一、二次空气分配 40 辅助燃烧室环隙面积 41 空气进口管线的直径 41 反应系统 41 提升管反应器基础数据 41 提升管进料处的工艺计算 43 沉降器 46 气提段工艺计算 47
与学校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和育人过程。 家长协会、关工委等,参与学校重要决策。 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之家,供学生开展校外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坚持定期开展活动。 学校在“减负爱生”活动中针对学生在校时间缩短而放学后又缺少管理这一新情况,组织社区力量,开展校外社区托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深受家长欢迎。 第二,学校主动为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