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1寒潮内容摘要:
雪 下降 寒潮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联系2020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过境前: _____________; 过境时: _____________; 过境后: ____________。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一带。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多项选择 )( )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 解析 】 第 (1)题~第 (3)题考查寒潮的源地和过境前后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等知识,难度不大。 第 (4)题考查寒潮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寒潮除了带来灾害外,还能减少病虫害、促进羽绒服的销售。 【 答案 】 (1)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 气温较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西伯利亚、蒙古 (3)B (4)ABDE (1)成因 影响我国的寒潮实际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其形成过程及天气系统如下所示: ① 形成过程 ② 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1.寒潮的成因及多发季节 (2)多发季节 ① 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 11月~次年 4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② 原因: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2. 寒潮的多发季节及 “ 功 ” 与 “ 过 ”。 (1)寒潮的多发季节 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寒潮过境前后,气温气压会发生显著变化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最低气温在寒潮过境后,该地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时产生的。 我国寒潮在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是多,隆冬反而较少。 这主要是寒潮定义考虑降温幅度的缘故,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少。 (2)寒。中图版地理必修1寒潮
相关推荐
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 年降水量 年蒸发量 年径流量 立方千米 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州 0 5000 10000 15000 20200 25000 30000 35000 补给的循环性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 水利水害双重性 水资源的特征 讨论:试比较水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有何特性。 第一组:水资源在古代有何利用方式。
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 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 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 ⑤ 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 解析 】 我国华北地区因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密集,需水量大,再加上污染浪费严重,从而成为我国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 针对其缺水问题,被动的来缩减工农业生产规模,限制经济发展固然不可行
最多,欧洲最少。 (2)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3)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污染严重。 由于水污染日益严重,许多原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 工业排放物、农药和化肥、生活用的含磷洗涤剂和杀虫剂是当前水资源的三大污染源。 3. 缓解措施 (1)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等。 (2)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合理利用水资源
调整了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 思考: 伦敦与莫斯科的气候有何差异。 主要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全年降水情况 大陆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 大 小 较少 较多 下垫面因素: ( 1)海陆差异的影响 大 小 A B C 探究: 观察图中 A、 B、 C、 D三地分别是什么洋 流经过,分别形成什么气候类型,思考洋流对一 地的气候有何影响。 D 下垫面因素: ( 2)洋流的影响
客人:我叫 leo 会籍主管:请问您参观了我们健身俱乐部喜欢吗。 客人:喜欢啊。 会籍主管:那 您如果来这边会选择什么项目啊。 客人:我会喜欢上街舞啦。 会籍主管:街舞。 那是我的最爱看的运动了,可惜我学了 2次还是初 级,您每次来的时候可以叫上我一起运动吗。 我想找个伴的, 客人:当然可以啦 会籍主管:太好了,那推荐 linda的课程,因为这是为初学者设计的,如果一个月后我们有了提高,那就去上
是在 说实 施的方法。 而具体目 标应 是用 “增加 … 、 减少 … 、 降低 … ” 这样 的 词开头。 ? ? 一个具体目 标应 表明 项 目将要得到什 么 成果,而 这 一成果 应 是能 够被 测 量的 ? ? 具体目 标 越明确,越容易 计 划和 实 施可成功 实现这 些目 标 的活 动 确定具体目 标 的一些要点: 1. 1. 具体目 标 一定要明确 什 么 将要被改 变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