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文化胠箧2内容摘要:

: 这里指规矩、准绳。 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 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 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剖腹,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 即使象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 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 “ 做强盗也有规矩吗。 ” 跖曰: “ 何适 而无有道邪。 夫 妄意 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 何适 :(无论)到什么地方。 妄意: 凭空推测。 盗跖回答说: “ 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 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 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 ”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 竭 而齿寒, 鲁酒薄而邯郸围 ,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 击圣人, 纵舍 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竭: 缺失。 鲁酒薄而邯郸围: 楚宣王大会诸侯,鲁恭王后到,所献之酒味道淡薄,楚王怒。 鲁王自恃是周公的后代,不告而别。 楚王于是带兵攻打鲁国。 魏国一直想攻打赵国,担心楚国发兵救赵,楚国和鲁国交兵,魏国于是趁机兵围赵国都城邯郸。 掊 pǒu:抨击。 纵: 放宽。 舍 shě: 放弃。 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 所以说:嘴唇缺失了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 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第一部分: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 夫谷 虚 而川 竭 ,丘 夷 而 渊实。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 故 矣。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虽 重 圣人而治天下,则是 重利盗跖 也。 虚: 空旷。 竭: 干涸。 夷: 平。 渊: 深潭。 实:满。 故: 事故,变故。 重 zh242。 ng圣人: 使圣人之法得到重视。 重利盗跖: 使盗跖获得厚利。 山谷空旷河流就会干涸,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 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 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 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 为之 斗斛 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 权衡 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 符玺 以 信 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 矫 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斗斛 h: 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 本句两个 “ 之 ” 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 权: 秤锤。 衡: 秤杆。 符玺 xǐ: 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 “ 符 ” 由两半组成,合在一起以验明真伪; “ 玺 ” 就是印。 信: 取信。 矫: 纠正。 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