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的加工技术(一)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扇贝的加工技术(一)扇贝,又名干贝蛤,软体动物门,瓣鳃纲,扇贝科,我国的扇贝有十多种,主要的养殖品种有北方的栉孔扇贝,南方的华贵扇贝,近几年又引进美国的海湾扇贝。 栉孔扇贝,贝壳扇形,长 7米,薄而轻,两壳大小几乎相等,但左壳比右壳较凹,前耳比后耳大,后耳两壳同形,略成直角等腰三解形,右壳前耳略呈长方形,其腹面有一凹陷,与左壳前耳构成一孔,即为足丝孔。 孔之下缘生有栉状小齿 6。 左壳有主要放射肋 10 条左右,两主肋之间夹杂着数条小肋;右壳主要放射肋较多,主肋间也夹杂小肋数条。 这些主要放射肋在壳顶部的细而平,渐至腹面渐粗大,且生有鳞片状凸起,同心形生长轮脉不很明显。 贝壳 2、内面白色,具有与表面相当的主肋突和肋间沟。 较合线直,内韧带、闭壳肌痕大,圆形,位于背侧后方。 生活于浅海水流较急的清水中,自低潮线附近至 20米甚至更深的砂砾或岩石海底均有栖息,以足丝营固着生活。 雌雄异体,卵巢为鲜明的桔黄色,精巢为乳白色,每年 5为繁殖季节。 受精卵发育孵化后,经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阶段后,开始营附着生活。 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尤以山东半岛为多。 是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一般采用筏式吊笼养殖。 扇贝的闭壳股(肉柱)特别发达,而且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著称,尤其含有显味的已氨酸和琥珀酸,使其味道别致,称之为“天下绝品”。 经化验,每百克干品含蛋白质 ,脂肪 3 克,糖类 15 克,而 3、且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扇贝壳是贝雕工艺的良好原料。 扇贝的传统加工主要是加工干贝,现代也加工冷冻扇贝柱和扇贝罐头,现将几种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一)干贝 干贝,又名江珧柱,是以扇贝、江珧、日月贝等的闭壳肌经过干制加工而成。 干贝从其加工方法上可分为煮干品,蒸干品和生干品。 1煮干品的加工。 原料:加工干贝要以鲜活贝为原料,从海上捕捞上来以后,应有主时加工,放置时间长会使贝类消瘦,降低鲜度,影响质量和出成率。 扇贝的最好生产季节是春末夏初,或者秋末冬初,因这两个季节的扇贝肥壮,加工的干贝质量好,出成率高。 操作工序:(1)脱壳:将鲜活贝表面的泥沙等污物用海水洗刷干净,用圆头刀插入壳缝,贴壳壁之一 4、边,把贝柱的一端切下,去掉一面壳,摘下内脏团和外套膜(即贝边),留作副产品处理。 再用刀沿另一面壳的内壁将贝柱完整地切下来。 (2)洗涤:将贝柱用清洁的海水洗净,沥干水分即行水煮。 (3)水煮:用海水煮不需加盐,用淡水煮可加盐 3%,原料与水的比例为 1:4,先把水烧开,再将洗净的贝柱盛在竹筐放入锅内,进行转动,使之受热均匀,当沸腾时,除去浮沫,2 分钟后即将筐端出(煮久易碎),用海水或 3%的盐水洗去污末,沥水后出晒。 (4)出晒:将煮好洗净的原料放在竹筐中架晒,或在洁净的席子上摊晒,贝柱不要相互叠压或紧靠,每日轻轻翻动两次,中午前后须移至阴凉通风处,以免爆日晒裂,晒至全干后入库,半月左右再出风一次 5、即可包装。 出成率一般为鲜贝的 3%左右。 质量要求:一级品:每粒重 1 克以上,色淡黄,微带白霜,粒坚实,整齐,味道鲜美,破碎率在 5%以下。 二级品:每粒重 1 克以上,色暗黄,微带白霜,粒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坚实,味道鲜美,破碎率在 10%以下。 三级品:个头不够均匀,色暗红或昆红,鲜度较差,但无异味,破碎率不超过 20%。 2蒸煮品的加工 (1)将鲜活贝洗净,放在锅内蒸煮(不要加水),待贝壳张开立即出锅。 (2)用小刀将肉柱取下,除掉内脏和外套膜。 (3)取下的贝柱摊在席子上晒干即成为干贝。 蒸煮时要注意火候,如蒸之过度,闭壳肌全部自动脱离贝壳,制成的干贝将会开裂,外观不美,味道欠佳出 6、成率代。 火候不到,壳张不开,半生不熟的加工出来的成品味不美,个体不够完整,同样会影响产品质量。 3生干品的加工 (1)用海水洗净贝壳上的泥沙等杂质。 (2)用小刀撬开壳口,贴壳的一面内壁剥离闭壳肌,去掉一面壳,除去内脏和外套膜。 沿另一面壳的内壁切下肉柱。 (3)用干净的海水加 2%的精盐,把肉柱在盐水中浸洗 10 分钟,并摘净肌肉上的黑斑和其它皮膜等。 (4)捞出沥水后在席子上摆晒、翻动,晒至全干,即为生干贝。 4干贝的贮藏:经过加工为成品的干贝,要严密包装,不得透风,贮存在干燥而阴凉的仓库中,夏季贮藏更要注意防潮、防虫。 受潮发霉变质的干贝呈红紫色,已失去食用价值。 5干贝的泡发及食用方法:干 7、贝以它的味道鲜美,纤维质少而格外松嫩闻名于世。 用干贝可烹制多种名菜,如芙蓉干贝、氽三鲜、溜三样、红烧干贝等都是餐桌上的佳肴。 干贝在烹调入菜前需泡发,但方法比较简单,可提前 8 小时左右用少量的热水浸泡,当用手指轻捏即开时,便是发好,与原汤一起入菜。 也可用冷水洗一遍,盛于碗中,加入适量的葱、姜、料酒和鲜汤,上笼屉蒸约 2 小时左右,用手轻捏即散成丝状即可,原汤一起入菜 (二)冷冻扇贝柱 1开壳取肉:以鲜活扇贝为原料,用海水把壳外的泥沙等杂质洗刷干净,用圆头刀插入壳颖贴壳内壁的一边把贝柱的一端切下,去掉一面壳,摘除内脏和外套膜,再用刀沿另一面壳的内壁将贝柱的另一端切下。 2洗涤沥水:用干净的海水 8、或淡水将肉柱漂洗干净,盛于漏水的容器中沥水 5分钟。 3称重装盘:沥水后的贝柱进行定量称重、装盘,以每盘 斤或 1 公斤的组装为好,要摆得平整美观,也有时直接装进塑料袋中,然后放进盘中速冻。 4速冻:摆好盘的贝柱进入速冻间冷冻,直接摆盘而未装塑料袋的,要在灌水制作冰被,当中心温度达到即可出速冻间脱盘,速冻温度要求下,时间不超过 12 小时。 5脱盘镀冰衣:速冻后应立即出速冻间脱盘,用淋浴法脱盘为好,未装塑料袋的要在 0右的冷水中蘸一下镀上冰衣。 6包装入库:未装塑料袋的冻块,要在镀冰衣后,套上塑料袋,然后装小纸盒、大纸箱用泡花碱粘住纸箱的底和顶,并用胶带封口,入冷藏库贮存,库温要求稳定在下,有 9、效冷藏期为 4 个月。 (三)扇贝罐头 1开壳取肉:以鲜活扇贝为原料,先把外壳洗刷干净,再用圆头刀取下肉柱。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2洗涤剂:用 2%的精盐水把贝柱洗净。 3预煮:锅中注入淡水加温,当水温达到 80左右时,把洗净的贝柱放进锅中,当沸腾后,立即捞出,放进流动的冷水中冷却。 4称重:经过冷却的贝柱,放进汛水的容器中沥水 10 分钟,然后定量称重。 5装罐:固形物(贝柱)与料液的比例为 60:50,料液的配方为:用洁净的清水加 4%的精盐,味精,并加以微量的醋酸,使其稍显酸性。 6排气封罐:在排气箱中加蒸气排气,排气温度 105,时间 30 分钟,排气后立即密封。 7杀菌:用 1 10、15的高温杀菌,升温时间 15 分钟,杀菌时间 50 分钟,降温时间 15 分钟(1515/115),降温用冷水冷却,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也可用压缩空气冷却,罐头温度下降到 45左右时,从高压杀菌釜中取出擦罐。 8检验包装:经过感官检验合格者入保温库中保温(温度以 40左右为宜)7天,出库后检验合格进用纸箱包装。 (四)副产品的利用 扇贝在加工干贝、冻扇贝柱以及扇贝罐头时,其外套膜(即扇贝边)就成了下脚料,可以加工成熟干品,用海水或淡水将其泥沙洗净,配制浓度为 5%的盐水,在锅中烧沸,把少量的贝边倒进,沸腾后找出沥水晒干即可收藏。 尽管鲜味较差,但仍有食用价值。 也可洗刷干净后,就鲜进行冷冻加工,也有的将扇贝边及内脏一起混冻,以做为对虾或鱼类的饵料。 专利查询。扇贝的加工技术(一)
相关推荐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扇贝的加工技术(二)冻扇贝柱(去脏、去附肌): a工艺流程:鲜活扇贝水洗开壳取肉去脏及套膜水洗沥水挑选称重装盘速冻脱盘包装成品冷藏。 b工艺要求: 开壳取肉:左手执扇贝,使左壳向上,伸出足丝的孔向操作者,右手执刀从足丝孔伸入,紧贴右壳把闭壳肌切断翻转,摘掉右壳用刀挑起外套膜和内脏,并用右手食指捏住,从闭壳肌上撕下,然后将附着在左壳上的闭壳肌切下。 这样做法,可使刀口平滑
................................................ 27“成长心连心 ”手册 1“成长心连心 ”手册注意:此手册需要 “循环再用 ”,敬请 TA 妥善保管及爱护; TA 服务总监在 TA毕业之前需将手册交回给总教练及传给下一班 TA 使用;如发现手册已有损坏,请直接致电 07583047747与领航人联系; “成长心连心
形式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绘画: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 舞台表演: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逼真的布景。 中国绘画和舞台表演在空间的处理上所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无景处都成妙境”。 作者如何评价虚实相生的中国传统艺术。 • “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民族独特的现实主义的表达形式,使真和美
OM技术方案优势和特色 41. 1POLYCOM核心技术优势 41. 2POLYCOM 产风飞恰佐铆关瓤蜒腊剧爹饭府朱途凳帧街晰艺珐测钎荔蹋棕挫崭器甘辈副诅少追吞茧皮蚁吮通炽窖桨波梆腿宁郁屉理邮灰季辊喀工帖承淹绿坯辊挑 第一章 POLYCOM 技术方案 优势 和特色 POLYCOM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方案 2 宝利通视频会议方案 2020年 8月临汾市远图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第一章
然则 :既然如此那么 厌 :满足 弥 :更加 之 :前代土地 后代诸侯 判 :分出,分清 至于: 到 …… 程度、地步 固 :本来 得 :得当,对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 比 秦攻取所得 ——受赂所得 大欲大患不在战 祖父得难 ——子孙割易 一夕安寝 ——秦兵又至 地有限 ——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诸侯赂秦所亡 ——战败而亡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终继五国 迁灭 与 嬴 而
I ISt arUML用户手册第一章 Star UML概述 3StarUML是什么 3适合用户的 UML工具 3真正的 UMD支持 3高可扩充及适应性 3主要特征 3系统需求 4第二章 基本概念 6模型、视与图( Model, View and Diagr am)6项 目与单元 6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