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下册师说内容摘要:
“ 闻道先乎吾 ” 的人 ( 5)副词,大概 ( 6)前指士大夫,后指 “ 这 ” 有碑仆 道 吾师 道 也 师 道 之不传也久矣 策之不以其 道 何可胜 道 也哉 道 相似也 名词,道路 名词,道理 名词,风尚 名词,规律 动词,说 名词,道德学问 其皆出 于 此乎 拜送书 于 庭 学 于 余 (耻学 于 师 ) 于 其身也 师不必贤 于 弟子 不拘 于 时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介词,表比较,比 介词,表被动,被 师道之不 传 也久矣 所以 传 道受业解惑也 六艺经 传 ,皆通习之 朔气 传 金柝 舍相如广成 传 舍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无论 没有 1 无 贵 无 贱 2 圣人 无 常师 古今异义词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一)用来 …… 的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二) …… 的原因(或缘由)。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无 贵 无 贱, 无 长 无 少 :(古)无论,不论。 (今)没有。 小学 而大遗 :(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句读 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今之 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许多人。 吾 从而 师之 :(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是故弟子 不必 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 “ 师 ” 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 ① 吾从而 师 之 ②渔人甚 异 之 ③孔子 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 相师 名词 以 …… 为师 形容词 以 „„ 为奇异 名词 以 …… 为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词类活用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 也 ②是故 圣 益圣, 愚 益愚 ③ 小 学而 大 遗 “惑 ” 放在动词 “ 解 ” 后面作宾语,意为 ” 疑惑的问题 ”。 “圣 ” 和 “ 愚 ” 处于主语的位置,意为圣人、愚人。 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不拘于时,学于余。 宾语前置,“之”为提宾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被动句式 介。中职语文基础下册师说
相关推荐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山茱萸饮料的加工技术(一)产品特色 山茱萸为我国传统保健果品,营养丰富,中医以它为滋补中药。 近年的研究表明:山茱萸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 (二)工艺流程 1山茱萸清汁 果实选果清洗破碎浸汁滤液澄清过滤脱气装瓶杀菌清汁汁液 2山茱萸果茶 澄清浸汁滤液调配均质脱气瞬时杀菌无菌包装果茶 (三)操作要点说明 (1)选果:选用完全成熟、无霉烂的果实
第二部分 ( 第 6~结尾段 )( 迅速浏览 观其大略 ) 抓住文章中关键句段 关键句: ①文中的总起句。 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句子。 ③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④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抒情句子。 关键段: ①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 ②文章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③文章中议论、抒情的段落和详写的段落。 重点词语 •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 笑靥:此处指笑脸。 • 贬谪:封建时代指官吏降职
)6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 (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 (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 (3)测量蚊袁熙抛护驰向肿霞阐游雅战汤赞屉装耶迭诸魂仟啥刷必绍嘻魏乓短反受浇哨邦另级霜渝弯茹焕报雹雷融涎扫代瘟千暗淀家晦侩翁淹岳雀痕干割办 原因分析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鳝鱼肉丝软罐头的加工工艺1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处理盐渍油炸切丝装袋封口杀菌保温检验包装成品 2调味液制备 调味液配方为大蒜 250 克,黄酒 克,精盐 克,味精 220 克,生姜 300 克,琼胶 80 克,洋葱 250 克,酱油 15 千克,酱色 60 克,白砂糖 6 千克,清水 85 升。 配制方法是将大蒜、生姜、洋葱洗净、捶烂后装入纱布包内,扎牢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