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保健挂面的加工要点内容摘要: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食用菌保健挂面的加工要点食用菌保健挂面系列有:猴头菇挂面、蘑菇挂面、平菇挂面、茯苓挂面、灵芝挂面等,它们都是在普通挂面中添加了一种或多种食用菌成分,加工方法大同小异。 其突出特点是口味鲜美,增进食欲,营养价值高,具有食疗作用。 但由于菇体脱水、粉碎后,多呈散粉末状,缺少黏性,制作过程中易产生裂断,这给挂面加工带来一定困难。 笔者经过反复实践试制,摸索出了“低温、阴干”的特殊工艺,适用于多种菌类挂面的加工。 现以猴头菇挂面为例,简介其加工要点:强粉 100 千克,猴头菇粉 2 千克(或猴头菇汁 20 千克),白茯苓粉 克,食用精盐 1 千克。 挂面厚 米,宽 1 毫米,长20 厘米,含水分 14%配方将猴头粉与茯苓粉掺入面粉中,加 26%过滤盐水或煮菇水,在搅拌机内搅拌 10 分钟,使面粉充分吸水膨胀,彼此黏结形成面筋网络。 熟化好的料坯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并于 252环境下放置 15 分钟,然后再上机压片。 化的面料要经过数道双辊压延,形成面片,力求面筋网络分布均匀;再用轧条机将面片切成 1 毫米的面条,最后上架阴干。 干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70%80%,室温控制在 1520。 通过一定的风量使面条缓慢干燥。 要防止室温过高,否则,面条会产生微裂而造成酥奈,阴干时间约 8 小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