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天然色素提取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食用天然色素提取工艺? 市场上销售的果酒、汽水、果汁、果酱、糕点、冷饮等食品中的色素添加剂有的是由一些矿物质和煤焦油,通过化学方法提炼出来的,在提炼的过程中又加进了一些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食品制造业使用这类色素加以限制,取代上述色素添加剂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 这种无毒的安全色素提炼过程中,仅采用浸泡、压榨、浓缩等方法,成品为胶质体或固体物质。 ? 1、红色色素提取工艺:红色素是从红曲中提取出来的。 现在市销的果酒、汽水等需要红色素的量极大,而红曲本身不能直接使用,需经提炼才能作色素添加剂。 取红曲 50 公斤,放入陶瓷缸内,再加入 200 公斤纯度 70 2、%以上的酒精,并搅拌数分钟加盖静置浸泡 24 小时,取出过 滤。 将滤渣同第一次那样,进行第二次浸泡,经 24 小时后,取出过滤。 然后将滤渣反复进行 第三次、四次浸泡。 将第一、二次滤出的滤液,倒入铝(搪瓷)桶中澄清数小时,第三、四次的下层滤液用于第二批第一次浸泡缸中代替新酒精重浸。 澄清后的滤液,用虹吸法将澄清桶中的清液吸出(下脚的浊浑物可洗涤再澄清后加入蒸馏,其废料弃去)置于蒸馏釜内,将蒸馏 釜置于铁锅水浴中,加热蒸馏。 蒸馏时应控制釜内温度在90左右,慢慢蒸出酒精,供回收 利用。 当釜温达 100(或酒精极少蒸来)即可停止加热,这时可将开关打开放出蒸馏釜内红色素半流体,将它置于炼胶盆中加热提炼,在 3、不断搅拌下,将胶体浓缩,当红色素完全成胶体时(滴水不散)可从水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进行包装。 ? 2、绿色素提取工艺:绿色素是把植物叶、茎中的叶绿素溶解出来,经提炼而得到的。 本技术以竹叶提叶绿素为例。 竹叶无特殊气味,色素稳定,更无毒害。 将竹叶去梗,洗净,风干后,用 硫酸铜溶液浸泡 46 小时,以稳定叶绿素,使它在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不变色。 再用水反复冲 45 次,风干后放入陶瓷缸中加浓度为 90%的酒精浸泡,酒精加入量以浸没竹叶为宜。 经 24 小时后,再换新酒精在另缸内进行第二次浸泡,第一、二次浸液作蒸 馏提叶绿素用,余下步骤与红色素的提取相同。 ? 3、黄色素提取工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是姜黄。 取姜黄洗 4、净,去除霉烂部分和异物,风干后打碎,称 25 公斤置于陶瓷缸内加浓度 70%以上的酒精 100 公斤(以浸没姜黄原料为度),其余制取工艺与提炼红色素相同。 ? 4、焦糖黄色素提取工艺:焦糖黄色素的主要原料是饴糖或葡萄糖。 称取饴糖50 公斤,再加 0 斤的硫酸铵。 放入锅内用慢火加热待糖熬至产生青色并有刺激性的气体时,即可加水煮沸溶化,可得到浓厚的焦黄糖,然后熬制焦黄糖,熬时应不断搅拌,注意掌握熬制程度。 放入硫酸铵的目的,是使饴糖能在较低温度下达到焦化而不发生苦味。 以后步骤与提取红色素的相同。 ? 在使用时应注意:色胶不能直接加入食品着色,而应将色胶倒出,加入色胶重 13 的酒精溶化,方能加入被着色物中;使用量多少,视被着色物本身色级而定,可在使用时适当掌握。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