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天然色素提取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食用天然色素提取工艺? 市场上销售的果酒、汽水、果汁、果酱、糕点、冷饮等食品中的色素添加剂有的是由一些矿物质和煤焦油,通过化学方法提炼出来的,在提炼的过程中又加进了一些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食品制造业使用这类色素加以限制,取代上述色素添加剂的是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 这种无毒的安全色素提炼过程中,仅采用浸泡、压榨、浓缩等方法,成品为胶质体或固体物质。 ? 1、红色色素提取工艺:红色素是从红曲中提取出来的。 现在市销的果酒、汽水等需要红色素的量极大,而红曲本身不能直接使用,需经提炼才能作色素添加剂。 取红曲 50 公斤,放入陶瓷缸内,再加入 200 公斤纯度 70 2、%以上的酒精,并搅拌数分钟加盖静置浸泡 24 小时,取出过 滤。 将滤渣同第一次那样,进行第二次浸泡,经 24 小时后,取出过滤。 然后将滤渣反复进行 第三次、四次浸泡。 将第一、二次滤出的滤液,倒入铝(搪瓷)桶中澄清数小时,第三、四次的下层滤液用于第二批第一次浸泡缸中代替新酒精重浸。 澄清后的滤液,用虹吸法将澄清桶中的清液吸出(下脚的浊浑物可洗涤再澄清后加入蒸馏,其废料弃去)置于蒸馏釜内,将蒸馏 釜置于铁锅水浴中,加热蒸馏。 蒸馏时应控制釜内温度在90左右,慢慢蒸出酒精,供回收 利用。 当釜温达 100(或酒精极少蒸来)即可停止加热,这时可将开关打开放出蒸馏釜内红色素半流体,将它置于炼胶盆中加热提炼,在 3、不断搅拌下,将胶体浓缩,当红色素完全成胶体时(滴水不散)可从水浴中取出冷却至室温进行包装。 ? 2、绿色素提取工艺:绿色素是把植物叶、茎中的叶绿素溶解出来,经提炼而得到的。 本技术以竹叶提叶绿素为例。 竹叶无特殊气味,色素稳定,更无毒害。 将竹叶去梗,洗净,风干后,用 硫酸铜溶液浸泡 46 小时,以稳定叶绿素,使它在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不变色。 再用水反复冲 45 次,风干后放入陶瓷缸中加浓度为 90%的酒精浸泡,酒精加入量以浸没竹叶为宜。 经 24 小时后,再换新酒精在另缸内进行第二次浸泡,第一、二次浸液作蒸 馏提叶绿素用,余下步骤与红色素的提取相同。 ? 3、黄色素提取工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是姜黄。 取姜黄洗 4、净,去除霉烂部分和异物,风干后打碎,称 25 公斤置于陶瓷缸内加浓度 70%以上的酒精 100 公斤(以浸没姜黄原料为度),其余制取工艺与提炼红色素相同。 ? 4、焦糖黄色素提取工艺:焦糖黄色素的主要原料是饴糖或葡萄糖。 称取饴糖50 公斤,再加 0 斤的硫酸铵。 放入锅内用慢火加热待糖熬至产生青色并有刺激性的气体时,即可加水煮沸溶化,可得到浓厚的焦黄糖,然后熬制焦黄糖,熬时应不断搅拌,注意掌握熬制程度。 放入硫酸铵的目的,是使饴糖能在较低温度下达到焦化而不发生苦味。 以后步骤与提取红色素的相同。 ? 在使用时应注意:色胶不能直接加入食品着色,而应将色胶倒出,加入色胶重 13 的酒精溶化,方能加入被着色物中;使用量多少,视被着色物本身色级而定,可在使用时适当掌握。 专利查询。食用天然色素提取工艺
相关推荐
一种、两处 : 挥之不去,越来越浓,越来越重 移情于物、借景抒情 ——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直抒胸臆 ——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 情之深重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化无形为有形、由外到内、运动之速 揭示主旨(相思之愁) 下片: 写女词人由想象回到现实 ————愁更愁 阅读 《 一剪梅 》 和 《 声声慢 》 两词,两篇中都写 “ 愁 ” 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 “ 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柿果综合加工技术(下)五、柿醋 1、工艺流程:原料压碎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淋醋成品。 2、技术要点(1)原料:残次果、落果、果皮、果渣等。 (2)酒精发酵:将果品洗净,捣碎,加入酵母液 3%行发酵,约经 5酵完成。 (3)醋酸发酵:经酒精发酵完成的果品,加入谷壳或米糠,醋母液 10%充分搅拌均匀,装入缸中,进行发酵,经 10醋香味时,加入 2%食盐,搅拌均匀,即成醋胚。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试用 70%玉米酿造啤酒使用 70%的玉米、30%麦芽生产啤酒,其理化指标和感官鉴定均达到了老工艺啤酒质量水平。 实际证明,用 70%玉米生产啤酒,不仅为缺少大麦、大米的地区发展啤酒生产、开辟原料来源提供了技术条件,而且在节约麦芽降低成本上,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果。 黑龙江省富锦啤酒厂自 1976 年吸取玉泉酶法糖化试点的经验,把玉米配比应用到 40%,1977
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首句,后人夗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癿创作风格。 【 稼轩居士:辛廻疾 】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 大江东去 ; 美 芹 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 ——郭沫若 “美芹悲黍”中癿“芹”指芹菜。 《 列子 • 扬朱 》 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奶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乊物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