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70%玉米酿造啤酒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试用 70%玉米酿造啤酒使用 70%的玉米、30%麦芽生产啤酒,其理化指标和感官鉴定均达到了老工艺啤酒质量水平。 实际证明,用 70%玉米生产啤酒,不仅为缺少大麦、大米的地区发展啤酒生产、开辟原料来源提供了技术条件,而且在节约麦芽降低成本上,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果。 黑龙江省富锦啤酒厂自 1976 年吸取玉泉酶法糖化试点的经验,把玉米配比应用到 40%,1977 年糖化加麸皮后,玉米增到 53%;1978 年玉米配比达到了70%;1979 年又进行一年的大生产推广,由常年亏损转亏为盈,从而扭转了被动局面。 糖化工艺 )设备:一锅一槽,班产热麦汁 6 吨。 (2)配比:玉米面 2、 70%,麦芽 30%。 (3)工艺:加辅料升温浸出糖化法。 (4)措施:用细菌 用麸皮补 加食盐调整麦汁氯离子。 2玉米麦汁糖化工艺流程(1)上料时将麸皮与麦芽上在一块,放料时同时投入食盐。 (2):液化为 化为 3)玉米面成分:无氮浸出物 粗纤维:蛋白质 脂肪 4)麦芽的糖化酵素力为 288艺流程 浸渍(45、20 分钟)液化(8、20 分钟)保温(102C、10分钟) 水(加至 6 吨)麦芽(270 公斤)水()配料7658 淀粉酶(1 公斤)糖化配料 盐(斤)麸皮(斤) 玉米面(630 公斤) 保温(45、20 分钟) 送过滤槽升温至 78 糖化(65、60 分钟至碘不变色)蛋白分解(55、6 3、0 分钟)工艺分析 样投料,由于料水比的变化,产量相差很大。 料液比增大之后,麦汁产量稳定在 左右,比过去增加 600 公斤。 2. 在酶法糖化工艺中,液化操作除与产量有关外,对麦汁组分和以后操作有很大的影响。 液化不当,易使淀粉老化量增加。 一般是反应温度越低,时间反应越长,不溶性淀粉形成量就越多。 把液化温度提高到 80,在 80下,从 40分钟改为 20 分钟;这样不但产量得到提高,同时过滤也有明显改善。 3对 102的处理:时间过长,给过滤带来很大的困难。 1979 年从 40 分钟改20 分钟,现在是 10 分钟,并没受到任何影响。 4原来蛋白分解温度,是沿着传统的分解温度 50进行的,麦汁的过滤度 4、一直受到很大影响,自从发现蛋白分解产物与过滤关系之后,把蛋白分解温度改为 55,麦汁的过滤时间,从 时缩短为 时左右。 基本恢复到传统的过滤时间,同时也改善了麦汁的清亮程度。 5麸皮的应用,加与不加的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还原糖与可发酵性糖的含量上。 加麸皮,还原糖一般 右,不加麸皮则达不到 6%。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6糖化时加食盐,目的是解决啤酒口味淡薄与粗糙感。 与此同时,酒的色泽、泡沫,也得到了改善。 加盐量以氯离子含量为指标,目前的酒,维持在140150 毫米 升。 7糊化前 45浸渍的目的,是让玉米原料有个充分吸水膨化过程,以利液化、蛋白休止和糖化操作,进而发挥玉米自身的酶潜力,改善醪液的流 5、动性;而在糖化前经 45浸渍,使产量和麦芽糖、可发酵性糖、氨态氮都有所提高。 从两个浸渍的作用看,时间的长短,对产量和麦芽组份影响很大,实践表明,20 分钟较为适宜;时间过长,反而影响酒的产量、外观指标和口味。 质量标准 1品尝鉴定结果(1) 泡沫洁白,细腻挂杯;(2)口味纯正,风味正常;(3)杀口力尚可,爽口稍差;(4)有酒花香,但不明显;(5)色泽符合部颁标准;(6)口感达到正常酒水平。 2理化指标情况 试验罐分析结果:双乙酰 克/每升,乙醛 克/升异戊醇 6876 毫克/升,氯离子 139141 毫克/升,乙酸乙脂 28 毫克/升,硫化氢 克/升,二甲硫 克/升。 0%玉米、30%麦芽的啤酒与传统酒相比,每吨啤酒节粮 斤。 吨酒降低原料费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