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鱼蛋白的加工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水解鱼蛋白的加工工艺(一)食用水解鱼蛋白 由于浓缩鱼蛋白是不溶性的,在扩大应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研究者开始研究可溶性的水解鱼蛋白。 用酸碱或酶将鱼蛋白进行部分或全部水解使其成为水溶性的蛋白质,即是水解鱼蛋白。 由于采用不同的水解方法和条件,有的产品在水中分散度很高,有的具有发泡能力,有的具有乳化能力,有的具有强保水性和膨胀性,因此其应用范围除了作为营养补充剂外,还可作为乳化剂、发泡剂以及其他食品中的填充剂。 由于各国使用的方法及工艺条件不同,水解鱼蛋白的工艺很多,这里仅介绍两种我国生产食用水解鱼蛋白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方法 将洗净的原料捣碎后加 5 倍量的 氧化钠稀 2、溶液进行水解,浸渍 1620 小时后,滤去不溶性的结缔组织,用醋酸中和到 ,使蛋白质呈絮状沉淀,过滤后洗到中性。 将所得蛋白质在结约 20 小时呈海绵状,取出压去水分,用 5醋酸乙酯、酒精溶液反复回流进行脱臭,再用乙醚脱脂即得半成品。 将半成品加 8 倍量 氧化钠溶液,在水浴上加热 1 小时,用 10醋酸中和到 液量加入 1过氧化物使其澄清,再将其浓缩一半体积,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成品。 第二种方法 将脱脂鱼粉加 45 倍量水和 610石灰,直接利用蒸气加热至 141水解 34 小时后用板框压滤机过滤,滤液加热浓缩到 33浓度,即可直接作为发泡剂使用,如果要求制成干粉,可再进行浓缩,喷雾干燥。 (二 3、)药用水解鱼蛋白 包括蛋白胨、口服和注射水解鱼蛋白等。 很多动物性蛋白都可用来生产这类产品,如酪蛋白、血纤维、动物肉等。 鱼蛋白是药用水解蛋白的很好原料。 蛋白胨和蛋白 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是微生物繁殖的良好基质。 蛋白质水解条件不同,产品中胨和 比例也不一样,胨的比例高者称为蛋白胨,比例高者称蛋白 产蛋白胨的原料除鱼肉、鱼粉以外,很多含有鱼蛋白的废料也可利用,如国外用湿法生产鱼粉时的压榨液浓缩后生产蛋白胨。 生产蛋白胨所用的水解剂,国内主要采用猪胰、商品蛋酶。 上海鱼品加工厂是生产药用水解鱼蛋白品种最多的工厂,采用脱脂带鱼鱼粉,以猪胰和 白酶为水解剂生产生化试剂蛋白胨和水解蛋白注射液。 蛋白质水解程 4、度不同,其产物的组成也不同。 如用 水解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解 6小时,其产品中以蛋白 主;水解 13 小时,其产品以蛋白胨为主;水解22 小时,其产品中以氨基酸为主。 这样就可以控制水解的时间,使产品成为蛋白胨、蛋白 水解蛋白注射液。 水解蛋白注射液是一种含有 5水解蛋白、5葡萄糖的静脉注射液,对于缺乏蛋白质的病人,因肠胃功能衰退、严重烧伤、失血过多、不能口服的病人,注射水解蛋白是补充蛋白质极为有效的方法。 印度制备了一种口服的水解鱼蛋白,被认为是肠胃病患者的有效药物及营养补充剂。 这种水解鱼蛋白一般采用鲨鱼肉为原料,先将鱼肉切碎,用水洗涤几次,放在 酸溶液中加热到 80煮 1 小时,至鱼 5、肉用手压紧呈纤维状时,用水洗涤除去胶质物和酸液,再用压榨机将其水分压出。 压榨饼用乙醇或石油醚脱脂,脱脂物用 1氢氧化钠在 7080下进行水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后用稀醋酸中和到 7,使蛋白质沉淀。 滤取的蛋白质用水洗涤、干燥、粉碎、筛析,即得水解鱼蛋白。 (三)饲用水解鱼蛋白 生产饲用水解鱼蛋白使用的原料大多是整条鱼或带有内脏的废料,常利用鱼体自身的酶类进行水解。 在水解过程中如用酸抑制腐败生物,称为酸贮饲料,此种制品一般是液体。 如果发酵时采用强酸,则需要中和之后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才能喂养动物。 如果采用弱酸,则可直接饲喂动物。 日本的可溶性蛋白饲料是用鱼或鱼内脏经自身蛋白酶消化后,将溶体浓缩后用麦麸或米糠吸收,这种产品称为鱼汁糠粉。 英国实验室制备酸贮饲料中试工厂的方法是将原料鱼磨碎,加入原料重 85的甲酸充分混合,输送到发酵罐,液化温度 1820,发酵 2448 小时。 液化后通过 16 目筛将固体残渣分离,将液加热到 50,用离心机分离油脂。 此种制品腐蚀性不大,可直接饲喂动物。 其他蛋白质废料,如鸡毛、头发等均可以作为水解蛋白饲料原料。 生产水解鱼蛋白设备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