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内容摘要:
的编纂 C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 A、 《 十二铜表法 》 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 《 民法大全 》 的编纂 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D C 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 ( ) 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 B 再见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 《 罗马法的精神 》 中说: “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 材料一 “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 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的服从主人,服从 “ 命运 ” 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人教版历史必修1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
相关推荐
万民法。 万民法主要调整什么关系。 有何规定。 概念 适用范围 演变原因 内容 客观 主观 公民法 万民法 概念 适用范围 演变原因 内容 客观 主观 公民法 万民法 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 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仅限于 罗马公民 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 自由民 ,是 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罗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这段话可理解为(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革命 B.在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以前不能进行革命斗争 C.革命的成功需要成熟的主客观条件作保证 D. 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答案: C 考点二 :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一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 背景 :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改革很不彻底。 20世纪初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四川内江大头菜的加工方法大头莱收获后,除去叶簇、侧根和根尖,用竹丝从根端穿成串,置菜架上任其风吹日晒,俟每 100 千克鲜大头菜晾干到 31 千克32 千克便可下架;下架后逐个进行修整,削尽须根、黑斑烂点,按每 100 千克晾干大头菜加盐 10 千克,入池分层腌制,层层压紧。 在池内腌 78 天后,食盐已全部溶化,并有大量莱水渗出,便可将大头菜在菜水中淘洗干净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 望 大 陆 》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 1962/1/24 深情朗读: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提出 • 步骤 : 1.《 告台湾同胞书 》 • 对台政策转变 2. 邓小平访美讲话 3. 邓小平提出并阐释 “ 一国两制 ” 构想 “一国两制 ” 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