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内容摘要: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故选 A项。 B、 C、 D三项共同体现了 A项这一特征,均排除。 : 材料一 „„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 司马迁 《 史记 秦始皇本纪 》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 班固 《 汉书 楚元王传 》 材料二 请回答: (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什么价值 ?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 (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 材料二具有什么价值 ? (3)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磅礴气势。 就其政治功绩而言,列出三项足以体现其磅礴气势的事迹。 【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考查发散思维,第( 1)题明确材料出自史书;第( 2)题注意描述历史和艺术两方面的价值;第( 3)题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回答。 答案: (1)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 通过考古探测来证实。 (2)是秦大规模统一六国战争的真实反映,是两千多年前那个尚武威猛的民族形象的反映,也是古代军阵和兵器的反映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有历史价值 );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 (也可以有其他表述,任答一点即可,但必须是艺术方面的 )。 材料二具有实物价值。 (3)统一中国,创立皇帝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或者 “ 建立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共 32分) 《 六国论 》 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一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 ) 【 解析 】 选 D。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材料中的观点认为六国灭亡是贿赂秦国的缘故, 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此处的“ 秦 ” 是秦国,不是秦朝,排除 A、 C两项。 材料观点只从六国方面找原因,忽视了秦灭六国是顺应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故选 D项。 ,他头上戴的叫 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穿的衣服 称衮服,有 12种图案,这种服饰只有 他和继承他地位的子孙可以穿着。 这 突出说明( ) 【 解题提示 】 本题为图片型材料选择题,但其有效信息。人教版历史必修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相关推荐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望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 望 大 陆 》 国民党元老于佑任 1962/1/24 深情朗读: “一国两制 ” 构想的提出 • 步骤 : 1.《 告台湾同胞书 》 • 对台政策转变 2. 邓小平访美讲话 3. 邓小平提出并阐释 “ 一国两制 ” 构想 “一国两制 ” 的内容
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王国政府英国将于 1997年 7月 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 —— 中英联合声明 中英会谈: 1982 邓小平、撒切尔夫人 中英谈判: 19821984 《 中英联合声明 》 : 香港回归 设香港特别行政区 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 ( 1)回归的历程: 中国国力进一步提高(决定性因素) 有正确的解决方案 ——一国两制
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这是英国不情愿又不得不做的。 前提条件 —— 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 ——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 —— 渴望回归 ( 1) 对港澳 : ( 2) 对大陆: ( 3) 对世界: 开创新纪元 迈出重要一步 港澳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提供典范 ( 4) 对台湾 : 启示作用 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什么启示。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 三公 皇帝 御史 大夫 丞 相 太 尉 (牵制) (统率) (统率) (虚设) 诸卿 直接控制 三公九卿制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 皇权为中心 的中央行政体制。 “ 三公九卿 ” 在地位、职权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 军权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决策的失误。 (作用) 第二,充分体现出 “ 家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