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甜玉米粒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速冻甜玉米粒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 原料采收验收去苞叶、花丝检验修整漂洗脱粒清洗漂烫冷却挑选冰水预冷沥干速冻筛选包装冷藏检验 2操作要点 (1)原料采收 甜玉米的最佳采收期为乳熟期,即授粉后 2022 天,一般以玉米雌穗吐出花丝 1 寸(米)左右时开始计算授粉时间。 采收时玉米粒的含水量应在 7073,这时甜玉米的口感、风味最佳。 采收后的玉米不能在田间长时间停留和暴晒,运输和搬运时不要过分挤压,以免玉米粒破损。 (2)原料验收 采收时甜玉米的包叶应为青绿色。 籽粒饱满,颜色为黄色或淡黄色,色泽均匀,无杂色粒,籽粒大小及籽粒排列均匀整齐,秃尖、缺粒、虫蛀现象不严重。 (3)剥皮 2、去花丝 甜玉米进厂后应放在阴凉处并立即剥皮加工。 从玉米采收到加工的时间不能超过 6小时,如果 6 小时内不能加工完,必须放进 0左右的保鲜库内短时间储存。 人工剥去玉米苞叶,去除玉米须。 去除苞叶的玉米穗要轻拿轻放,装入专用的筐内。 (4)修整、挑选、分级 先将过老、过嫩、过度虫蛀、籽粒极度不整齐的甜玉米穗剔除。 把有少许虫蛀、杂色粒的甜玉米穗用刀挖去虫蛀粒和杂色粒。 然后按玉米的直径分级,可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制定 23 个等级,等级间的直径差定在 5 毫米左右。 (5)清洗、脱粒 因为速冻玉米粒在食用前不再经过化冻和清洗,所以一定用流动水清洗干净。 脱粒在专用的玉米脱粒机上进行,脱粒机刀深距离按等级来凋 3、整,避免玉米籽粒切得过深或过浅。 若干切得过深,可能切下玉米芯,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口感;切得过浅,切下的籽粒少,得率低,浪费原料。 (6)漂烫 漂烫是嫩玉米加工过程中最关键的工序,在漂烫的温度和时间上必须严格控制。 漂烫的作用有以下几点:可以使玉米组织中的酶失活,因为低温冷藏也不会使酶失去活性,仍然进行着缓慢的生理和化学反应,使籽粒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漂烫还可以杀死部分微生物和虫卵,确保产品的卫生和食用安全;经漂烫的玉米粒中的空气被排挤出一部分,减少了冻结时冰晶形成时的膨胀压力,增加对膨胀压的抵抗力,并相应减轻原料的氧化程度,保持产品的色泽和营养。 漂烫可以使用沸水或蒸汽,温度为 931根据水温控制 4、漂烫的时间,一般为 38 分钟。 漂烫的时间过长,会使营养成分严重流失,成品的颜色和口感等质量指标也会大大降低。 脱粒后的玉米粒应立即漂烫。 漂烫可在夹层锅或连续式漂烫机内进行。 漂烫的方法是先将清水煮沸,再放入甜玉米粒,水与玉米粒的比例为 4:1。 (7)冷却 经漂烫的玉米粒应立即冷却,否则残余的热量会严重影响品质,如颜色变暗,干耗增大,速冻时间加长而浪费能源,也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所以冷却必须及时彻底,以确保产品的色泽和质量。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采用分段冷却的方法。 首先使用喷淋的方法,将 90左右的玉米粒的温度降到 2530;然后在 05的冰水中浸泡冷却,使玉米粒中心的温度降到 5以下。 ( 5、8)挑选 挑拣出穗轴屑、花丝、变色粒和其他外来杂质。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包装前筛选的压力,冷却后在传送带上进行人工挑选,剔除过熟、未烫透和碎玉米粒。 (9)沥干 沥干可以除去玉米粒表面的水分,防止冻结时表面水分过多而形成冰块以及玉米粒之间粘连,影响外观和净重,也可以减少电能的消耗。 沥干可以在震动筛上进行,但最好用冷风吹干,一是沥干彻底,二是可以进一步冷却。 (10)速冻 速冻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冻结速度越快产品质量越好,反之冻结时间越长质量越差。 速冻玉米粒使用流化床式速冻隧道。 玉米粒平铺在传送网带上,传送带下的多台风机以 68 米秒的速度将冷风由下向上吹,使玉米粒最新农副 6、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呈悬浮状,玉米粒中心的温度达到可。 速冻完的玉米粒应互不粘连,表面无霜。 如果机器的蒸发温度为40,冷空气温度30,玉米粒的厚度为 3038 毫米,冻结 35 分钟即可达到要求。 (11)筛选 将冻结的玉米粒进一步挑选,剔除有缺陷粒和碎粒,必要时可过筛筛选。 (12)包装 速冻玉米粒应在条件下进行包装。 一般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根据需要包装成 250 克袋或 500 克袋。 包装后封口,同时在封口上打上生产日期,装箱后立即送往冷藏库冷藏。 (13)冷藏 冷藏库的温度应在下,相对湿度9598。 冷藏库内的温度波动范围不能超过 2,否则温度波动过大会出现重结晶和冰升华,使玉米组织内部的冰晶增大而破坏细胞组织,影响产品质量。 码放时垛与垛之间要留有足够的空隙,以利空气流通。 3质量标准 (1)感官指标 色泽:浅黄色或金黄色;形态:玉米粒大小均匀,无破碎粒,玉米粒的切口整齐;杂质:不得有玉米花丝、苞叶及其他杂质,包装袋内无返霜现象;滋味、口感:用开水急火煮 35 分钟,然后品尝,应具有该甜玉米品种的甜味和香味,香脆爽口。 (2)理化指标 铜(以 )克千克,砷(以 )克千克,铅(以 )克千克。 (3)卫生指标 微生物符合商业无菌要求。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